浅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马克思的灌输理论视角

2018-10-24 02:03王星媛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灌输教育工作者马克思

王星媛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科学把握马克思灌输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主要内容

我们都知道,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中,马克思的灌输观是及其重要的一个形成部分,是经过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工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提取出来的智慧结晶,与无产阶级的实践历史并驾齐驱,一同发展。

在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著名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中清楚地表明:“共产党一分钟也不能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1]已经非常坚定地说明,马克思主义者在该文件当中无比肯定了对工人阶级实行灌输教育很有必要。

我们通过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有关灌输理论的思想精髓,并以此为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正好契合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或是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均为明确使用“灌输”一词,更没有提出其相关内容,但是,通过仔细研读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隐含的有关寓意。列宁还特别对此加以研究,对前人的著作进行比较研究,深刻领悟其中真谛,从而日趋完善了马克思的有关“灌输理论”的思想。马克思的灌输理论对于我们当前的研究颇为重要,我们通过这个思想可以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重归经典,在经典原著的理论基础之下更好地把这项工作“返本创新”。[2]

伟人领袖列宁经马克思主义者的灌输理论在总结《怎么办?》《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等经典原著的基础上进一步整体化、规范化,不仅如此,他还根据俄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时代背景,在实践运动和创新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加全面深入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灌输理论。列宁第一个指出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引进灌输理论,并且进一步加深对灌输理论的形式、思想和重要性等方面的研究。例如,列宁说过:“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这一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所以,我们应清楚地看到要想让工人自觉地有意识的认识先进思想的想法是不可行的,只能通过外界有目的性地灌输和教育工人阶级认识并接受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意识。与此同时,列宁还强调,“从外面”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从工人阶级头部以外的外面;二是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实践。列宁认为从外界灌输的思想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把人们未探索过、未曾接触过的先进思想灌输给工人阶级;另一方面是指使广大工人阶级明确自身所处的政治立场,看清无产阶级肩负着推翻资产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的崇高历史使命。[3]

二、马克思的灌输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权威机构中国互联网网络消息中心第四十次发布消息《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12月底,网络利用普及率已经高达53.2%,尤其以青少年网民居多,占最高比,全国互联网网民约7.31亿。我们可以很明了地从这份报告中看出,如今。互联网络甚至比传统的新闻广播、电视媒介、报纸等媒体更为深入地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给众多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日趋成熟完善,从宏观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必有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下虽然更加方便有效,可是其中利害可见一斑。这些危害和风险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现代青少年学生不仅会利用网络帮助查阅学习所需的资料,业余时间还会在网上社交、游戏,而网络言论自由以及网上五花八门的软件消息带给这些未成年人多元化的纷繁复杂的视觉上的冲击,那些不可避免的歪曲错误信息有可能会造成他们价值观念的偏离,个别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学生,甚至会出现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思想的情况。其次,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存在一定局限性,青少年学生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受到近年来西方社会思潮文化侵袭的影响,比较片面。

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马克思的灌输理论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使得二者相得益彰,而不是单纯片面地进行灌输教育,这样的教育到来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青少年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把社会宣传的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包括政治策略、规章制度、伦理道德组成为自身信仰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把自身所坚守的道德信仰贯彻落实到行动中身体力行的去施行。

社会主义执政党是马克思灌输理论的主体,所以我国政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理论的宣传教育。这几年,我国尤其重视党对高校的管理,不断加强一众领导班子的力量,把各个高校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紧跟党的号召,发扬党的艰苦奋斗作风,加强学习党的政策,选拔优秀党员,宣传党的纲领,切实领悟党的精神,不断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校党委部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党、团工作,全面覆盖网上教育平台,积极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基于马克思灌输理论视角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展望

当代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非常强烈,因此教育者在灌输过程中不仅要树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还要重视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单纯直接式的灌输教育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开放的社会,21世纪培养的人才是一批追求个性解放和独立思想的青年,所以,教育工作者更应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做到因材施教。世事变幻,时过境迁,今时不同往日,新如今的形式要求教育者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积极调动他们接受一切新鲜事物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地灌输,没有思想的灌输等同于失去灵魂,变得行尸走肉般毫无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关注受教育者在网络外和网络内的生活状况。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大学生应主动进行网络社交,随时刷新自我教育内容,追求个体本性,满足自身需要。另外,开展教育工作的人,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有针对性的加强规范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主体地位意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道德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大学生理应培养自己打网络环境中的自觉性。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养成了良好的道德约束力,才能在网络环境中坚守道德情操,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古为今用,贯穿古今,话语体系内容的创新应秉持着一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展现出的是一种高校别具一格的教育风格,它经历了不同时代,历经风风雨雨,不断汲取以往政治工作、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训,一步步走到今天。高等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征,大致看来,从改革开放以后算起,主要有80年代方案、80年代中期方案、90年代后期方案、20世纪初方案这几个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话语体系。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这也是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此,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这个道德教育的大军中。具体而言,高校工作者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第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掌握最前沿科学技术知识,精通专业理论知识。首先就是药非常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就是要熟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相关知识,包括其他主要运用到的学科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掌握扎实的本领,在对待各种突发情况时,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将所学运用到实践当中,解决困难,克服障碍,为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榜样。第二,教育工作者需掌握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多方获取、搜集、整理、传达相关信息。教育工作者应随时关注网络新去向,主动参与到青年大学生网络运营平台中去。第三,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主动与青年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青年大学生兴趣爱好、社交习惯和语言风格,逐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紧跟时下潮流,与青年大学生建立共同友谊桥梁。

猜你喜欢
灌输教育工作者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