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2018-10-24 11:04梁佩樱
关键词:能力提升

梁佩樱

【摘要】 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又要考虑到学生要减轻作业负担,高效的中考复习迫在眉睫。固、液体压强是中考必考考点,而学生对于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总觉得很困难,容易混淆甚至无从下手,所以笔者以《固、液体压强》为例,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精选例题的讲解、优化作业的精练,实现减轻作业负担的同时促进能力的提高,实现高效复习。

【关键词】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 V=Sh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7-093-02

0

一、现状下中考复习出现的困惑

1.知识点缺乏体系,没有构建成知识网络。学生的知识散乱,知识点既“清晰”有“模糊”,觉得既是这个知识点又似乎是另一个知识点,离开试题似乎一清二楚,运用到试题中时,乱成麻团,一脸困惑。

2.课堂例题随意,缺乏有“故事”的例题。直接的拿来主义,缺少带有教师自身思考的改编题目,课堂例题缺乏与相关知识点、考点之间的针对性。

3.海量的复习资料,作业的随意性,学生跳进茫茫题海,苦不堪言。

二、浅谈中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1.构建知识网络,理解固、液体压强的本质

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获得了新的意义,另一方面,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得到了一定调整或改组。

在期末复习或中考复习阶段,学生原来对固、液体压强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前提下,构建固、液体知识体系对理解液体压强将有助于学生对此知识点的重新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压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而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与受力面积有关,所有求压强都可以利用p=FS求得,而关键是找到相应的压力与受力面积,如果没有找到相应的压力与受力面积,再考虑用p=ρgh。而求液体的压强时,一般都找不到相应的压力与受力面积,所以液体压强一般都用p=ρgh求得。

2.精选例题,从本质上区分固、液体压强的关系

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说:“一个专心钻研教材的老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

要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必须先跳进题海中,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精选、改编出好的例题出来,使课堂教学事半而功倍。

例题1: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的质量和底面积相等,容器中装有深度相同的同种液体,请比较:

(1)三个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

(2)三个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F丙;

(3)三個容器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4)三个容器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

(5)三个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容器中液体重力的关系,F甲G甲,F乙G乙,F丙G丙。

本题是道典型例题,涉及到固体的压力与压强,液体的压力与压强,做题时先审好题,明确题目要求的是液体的压力与压强还是固体的压力与压强。如(1)、(2)两问是“液体对容器”,是求液体的;而(3)、(4)两问是“容器对桌面”,求的则是固体的,审题至关重要。

接下来利用前面构建的知识来解决,(1)问,液体的,根据p=ρgh,ρ、h相同,则p相同;(2)问,根据F=pS,p、S相同,则F相同;(3)问,固体的,根据F压=G总=G容+G水,G甲水>G乙水>G丙水,G容相同,所以;(4)问,根据p=FS,F、S相同,所以p相同;(5)问,根据F=pS=ρghS,甲图液体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乙图液体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丙图液体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

题目讲评后,液体对容器的压力与容器的形状有关,而且容器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我们可以与学生归纳总结一下,如下表:

这里或许我们有些老师可能认为太难了,学生不一定掌握得了,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理论,有了对固、液体压强和压力的初步知识后,再通过以上的典型例题,最后总结归纳,师生共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解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自身重力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关系。

3.优化练习,减负而促能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这就是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条件来制定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在规定限度的时间和精力内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

练习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同时也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在中考的指挥棒下,练习是不可缺的,但又不能多。要谈素质教育就离不开练习的优化,好的练习必须要与考点、知识点一一对应,而且有很强的针对性,使素质教育与中考取胜两不误。 据此,笔者精选了3道例题,如下:

例1:如图所示,三个粗细、长短都不同的均匀实心铁制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最小的是()

A.甲铁柱B.乙铁柱 C.丙铁柱 D.无法确定

点评:本题虽是固体压强,但题目中无法获知相应F压于受力面积S,故无法用p=FS,可是该柱体满足V=Sh的关系,所以虽然是固体也可以用p=ρgh,由于都是铁制的,ρ相同,h甲>h乙>h丙,故p甲>p乙>p丙。

例2: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与压力分别为pA和pB,FA和FB,则pApB,FAFB(以上两空选填“>”、“<”或“=”);若瓶底和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p′A 和p′B ,F′A 和F′B ,则F′A F′B ,p′A p′B (以上两空选填“>”、“<”或“=”)。

点评:此题以填空题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固、液体压强与压力,有一定的难度。本题最关键点是审题,“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与压力”是关于液体的压强和压力;而“瓶底和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与压强”则是关于固体的压力。由于瓶子不属于符合V=Sh的,所以液体对瓶盖的压力与液体自身的重力不等,在此利用p=ρgh,ρ相同,如下图所示,hAhBSB,∴FA>FB.“瓶底和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与压强”是关于固体的压力与压强;由于在水平桌面,压力等于总重力,F压=G总=G瓶+G水,G瓶与G水都相同,F压相同,F′A = F′B ;∵S1>S2,据p=FS,∴ p′A < p′B .

例3:(2015·广东)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杯的底面积为100cm2,将一个质量为600g、体积为300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10N/kg).则:

(1)物体A的密度是g/cm3,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如图,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Pa.

(2)物体A所受的浮力为N,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N,台秤的示数为N,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Pa.

点评:此题为2015年广东省中考题的综合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了物体的密度,浮力,固、液体压强等问题。此题(1)问中的第二问,可用两种方法(下详),两种方法都与学生讲解,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液体的压强、压力问题。

(1)ρ=mV=600g300cm3=2g/cm3;

“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是液体压强,因为容器符合V=Sh,利用h=VS求得h,所以用p=ρgh可以,用p=FS也可以。

(法一):Δh=ΔVS=150cm3100cm2=1.5cm;Δp=ρgh=103kg/m3×10N/kg×1.5×10-2m=150Pa

(法二):F浮=ρgV排=103kg/m3×10N/kg×150×10-6m3=1.5N

Δp=ΔFS=G物-F拉S=F浮S=1.5N100×10-4m2=150Pa

(2)F浮=ρgV排=103kg/m3×10N/kg×150×10-6m3=1.5N

F拉=G-F浮=mg-F浮=6N-1.5N=4.5N

“台秤的示数”是指固体的压力,即F压=G总-F拉=6N+6N-4.5N=7.5N

三、结语

素质教育与中考、高考并存的今天,如何减轻作业负担的同时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成为我们教育教学中的当务之急。高效的中考复习离不开知识体系的构建、例题的精选和作业的优化,當然这都离不开我们教师对课本、考纲、知识点的深入研究,相信有了教师们的付出,学生的中考复习将事半而功倍。

[ 参 考 文 献 ]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李韦潼.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8.

[3]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法方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能力提升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途径
以服务为核心的我国物流企业服务供应链能力的创新探讨
高校创业指导教师能力提升路径及职称问题对策研究
精品课程建设对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成长的实践
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措施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