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语文阅读拓展教学初探

2018-10-24 11:04吴桂月
关键词:模式信息技术

吴桂月

【摘要】 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可以有效拓展学生课外阅读,既符合现在的中学阅读的体验,又能在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劈开一个相对纯净的空间。如果要让网络阅读为语文阅读服务,势必需要老师全方位的指导。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阅读拓展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7-230-01

0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对人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信息搜索、获取、吸收、传递和创造的能力。而正青春的中学生无疑在这方面比老师有着绝对的优势。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大多喜欢纸质化阅读,对于网络阅读,有些老师并不适应,甚至是远离的。然而,时代的要求终究要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中丰富的信息资源为语文学习服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语文教学仅限于教材会滞后于社会生活,这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网络信息更新快,内容新鲜活泼,无疑能给缺乏阅读热情的学生以兴趣的刺激。但其内容的繁杂和不确定性,也给学生阅读环境带来困扰。因此,我们尝试着将网络阅读与语文课阅读指导和素材积累作为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的一个角度进行尝试。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学生乐于网络信息获取的主动性,又能借助教师的指导,规范网络阅读带来的浅阅读、浅思考,另一方面也给教师带来成长的空间,既减轻搜索信息的难度,又能从学生身上获取新鲜的热情,提高个人的信息化技术。

可以说,在这个人人都有智能手机的时代,网络阅读已成为高中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但是现在网络上的信息太过繁杂,少数没有责任心的媒体只会用一些没有营养的信息博取眼球,甚至过多地报道负面的消息,又缺乏科学价值观的导向,高中生对网络报刊中大量的资讯缺乏甄别能力,对于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也很欠缺,因此,如果要让网络阅读为语文阅读服务,势必需要老师全方位的指导。

那么如何具体实施呢?笔者尝试了三种模式:

一、时文阅读

教师先选定一个热点事件,然后布置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相关的信息,选文主要是针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角度的解读,选定一个个人比较认同的角度或观点,然后对信息进行筛选,最后汇集到学习小组组长的邮箱,学习小组组长针对小组成员的文章进行整合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选文,最后,在阅读课上进行分享。例如,以“校园欺凌事件”为例,学生从网络上选取的文章有:《应对校园欺凌,不宜只靠责罚》(人民时评)、《校园欺凌的“罪”与“罚”》(环球網)《学校勿成校园欺凌的“第一道防线”》(腾讯评论)、《校园欺凌,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中国社会科学网)、《校园欺凌,不是“过分的玩笑”》(人民日报)在分享的过程中,出现观点针锋相对的,学生可以自行辩论,将课堂交给学生。

这种方式,可以引领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的思维品质,也有利于他们对同一事件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符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文化专题

这个模式相对灵活,可以由教师选定某个人物或某个专题,整合与之相关的各种材料,也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呈现的方式是课前活动,时间为5到10分钟。一次一个到两个人。

例如,在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出来后,笔者限定以鲍勃迪伦为中心,让学生寻找近期与之有关的文章,那一周的课前活动,让愿意分享的学生自主上台,借助教室多媒体,将文章和观点分享出来。这种方式,对学生主要是文化上的熏陶,就鲍勃迪伦这个人物专题来讲,如果学生没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去筛选一些材料,那么,很多学生对鲍勃迪伦的了解大概仅限于2016诺贝尔奖。然而,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这个人物就有了相对立体的了解。这是教师限定主题的模式。

还有一种就是由学生自由选择。学生根据他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他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这样的分享,往往要借助信息技术。例如,有一次一个学生分享的是林夕和黄伟文的歌词,歌词的创作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况且,这两个人物的确是写词大师。学生制作了PPT,并插入图片和相关歌曲,在解读歌词的同时,能形象化的感受,现场感的获取。这种方式给了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也能借助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信息搜索、筛选、传递和创造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展现个性化追求,提高他们的自信力。

以上两种模式,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始终能主动积极参与,而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协助者,不宜对学生进行过多权威性的说教或解读。这个过程,学生是以体验的方式在参与在学习。

三、有关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的赏析性文章或观点的分享

这个模式中的材料,主要是由老师来准备。在教授一篇课文之后,学生如果特别有感触,教师可以在课后挑选出有代表性的评论性、赏析性文章,将课堂延伸得更广。例如在教授《采薇》后,笔者在古诗文网上选取了两篇对这首诗主题理解不一样的文章,跟学生分享,在分享之后,给他们时间讨论,并表达看法。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深化理解,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质疑、思考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吸取他人独特的观点和材料,培养思维的缜密性。

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可以有效拓展学生课外阅读,既符合现在的中学阅读的体验,又能在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劈开一个相对纯净的空间,既让学生保持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获取相对新鲜的信息,又能促进他们进行有效性的思考和表达,既能保持他们参与的兴趣,又能减轻教师选取信息的压力。

猜你喜欢
模式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