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小剧种的传承与发展

2018-10-25 07:34
剧影月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雷同剧种戏曲

褐马鸡是一种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共有4种,均产于中国,既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许多动物学家建议,应把褐马鸡定为中国国鸟。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我觉得褐马鸡就是地方戏曲小剧种的一种生存写照。人们一提起濒危动物,自然会想起大熊猫。有谁会知道褐马鸡?就像每每提到非物质戏文化遗产,总会想到京剧,而不是其他地方小剧种。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是不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老戏迷越来越少了。没有新的戏迷群体,小剧种只能作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孤芳自赏的孱弱的小花吗?或者作为活化石放在橱窗中展示?

从主观上讲,我不愿意相信这是地方小剧种的未来。我是一名地方小剧种的从业者,这些年,我一直思索地方小剧种的出路在哪里,也算是位卑不敢忘忧国吧。自然界物竞天择,进化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曲艺或者文艺也是,稍不注意,可能就会消散在时光的长河。曾经有人做过调查,发现只有5.1%的大学生选择“非常喜欢”戏曲艺术,91%选择“无所谓,没太多感觉”,3.9%选择“不喜欢”。大学生不喜欢戏曲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听不懂、内容老套、节奏慢等。问及大学生对剧种了解情况时,有8.6%学生知道5个剧种以上,84.1%学生了解“2-5个剧种”,7.3%的学生“一个都不知道”。问及大学生“是否愿意花钱观看戏曲演出”时,21.9%学生表示愿意,其中有49%是受家中长辈影响才去观看,78.1%学生不愿花钱进剧场看戏,其中57.9%更愿意选择去欣赏同类型现代演唱会。形势十分严峻,现实更严峻。在我这些年参与的演出中,看到的年轻人真是凤毛麟角。在我所在的城市,很多年轻人根本不知道有我们这个剧种。即使知道,也不知道是这个城市或者这个地区独有的。

如何破局?如何度过这个戏曲文艺形式的白垩纪末期?立足地方,发掘地域精神,开拓创新,把握时代脉搏,创作观众喜爱认可的文艺作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雷同的马路、雷同的高楼、雷同的商业综合区。唯一可以区别城市的,唯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地方戏曲是地域文化的最强展现之一。立足地方,让所有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都了解,有哪些人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奋斗、流血流汗,让本地人为本地骄傲,让外地人更了解这片土地的人文精神。

近年来,很多文艺形式都复苏了。比如相声、比如话剧。这些演出形式的复苏与红火,说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是有这类精神需求的,是需要多元化精神粮食的。把握时代脉搏,创作观众喜爱认可的文艺作品,是我们小剧种命脉延续的唯一出路。我们要转变思路,适应这个多变的今天,适应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与精神需求。在创作上,更贴近观众,得到观众的认可。十九大上,习主席提出文化自信,昭示着我们的文化建设又要步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小剧种的发展就像习主席说的那样,“用新时代的新思想、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局面!”

猜你喜欢
雷同剧种戏曲
关于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及发展探析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戏曲从哪里来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画与理
毕业照
“雷同”一词的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