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促进是策略,管理是途径

2018-10-25 03:10
中国卫生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卫生保健卫生因素

健康中国的总目标是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人人享有健康”的内涵包含:“健康”不是指医护人员为每一个人治愈全部已有的疾病,也不是指不再有人患病或残疾。“享有健康”是指人们将运用比现在更为先进的方法去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减轻疾病和伤残的痛苦,愉快步入老年并安然地告别人世。“人人享有”是指每个公民都能平等的获得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即所有的个人和家庭在能接受和提供的范围内通过充分参与,享受到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在其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保持健康状态;保证人人公平得到基本卫生保健是政府的责任,实现人人享有健康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共建共享、全面健康”战略主题和“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发展原则;明确健康中国建设是系统工程,包含了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发展健康产业,建设健康环境等领域;强调健康中国建设的支撑与保障,重申实现《健康中国》的途径和支撑条件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健康人力资源建设,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健康法制建设,强化组织实施。要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环境,消除健康不利因素,夯实支撑的基础。

健康促进:树立大卫生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1986年提出,健康促进是帮助人们增强对健康的控制能力并改善健康的过程。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示,健康促进可使人们加强对自身健康的掌控。它涵盖一系列范围广泛的社会和环境干预方法,这些方法意在通过解决和预防不良健康的根源,而不仅侧重在治疗和治愈方面,从而使每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获益并受到保护。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对健康促进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和实践。健康促进已成为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策略。

开展健康促进,需要对健康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所谓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性上的完好状态。健康的概念已从生理层面发展到生理、心理层面,继而提升到生理、心理、社会层面。健康定义的拓展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得以升华,提示健康的影响因素不单纯是生物性因素,还包括社会性因素。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多重的,除了众所周知的卫生服务、公众健康素养外,还与人们所处的内外环境有密切关系。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长和发育环境,生物及遗传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等。因此,研究健康问题除了从卫生服务和公众健康素养的角度来分析,还应以大卫生的观念,从社会决定因素层面来考虑。

健康促进是指通过积极主动干预,消除和控制妨碍健康的各种不利因素,实现维护和改善公众健康目的的过程。健康促进不仅要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和卫生服务水平,还应改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氛围,优化生长发育环境和提升科技水平。健康促进提出的意义在于:健康促进理论揭示了健康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健康促进是对所有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积极主动干预。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特别需要树立大健康观念,将卫生融于所有政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影响因素也会不断变化,健康促进的内涵也将随之相应调整。因此,健康促进是应对健康挑战的策略,其内涵不是固化的,一成不变的。健康促进目标的实现,是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连续过程。

健康管理:群体与个体,预防与医疗

健康管理是实施健康促进策略的基本途径,是新时期卫生健康服务的新要求、新模式。广义的健康管理应是对群体或个体的所有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管理,通过积极主动的、针对性的干预,尽力改善或消除健康的不利于因素,达到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目的。狭义的健康管理应是以居民为中心,以改善健康为目的,对居民健康进行全面、全程、全周期的监测——评估——干预的循环管理过程。本文重点讨论狭义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的内涵从管理的范围看,是对与居民个体健康相关的所有影响因素的管理。包含健康、亚健康、非健康状态。从管理目的性讲,是增进健康、维护健康、恢复健康、身心抚慰等。从管理的过程讲,是贯穿个体全生命周期,包括围产期保健和临终关怀。从管理的方式而言,是监测、评估、干预的循环过程。

健康管理的定位应是发挥统领作用,统筹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工作。健康管理的原则,应是群体与个体结合,预防与医疗结合。预防为主是健康管理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医疗服务是健康管理的核心支撑,个体化管理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方式。

健康中国: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要对健康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体制、制度、体系、机制等方面统筹设计,真正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面改善健康环境,才能有效、高效的改善居民健康。

开展健康管理必须以基本卫生保健体系为基础。要遵循基本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即向贫困地区、重点人群倾斜,实现健康公平;大卫生观念,全社会参与;预防为主,医防结合;基层为基础,分级负责;技术适宜,质量可靠;经济可支撑,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综合服务,提高整体效益。

开展健康管理要加强基本卫生保健体系的统筹性和系统性。要对城市社区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农村村、乡、县卫生机构功能进行优化整合,明确健康管理工作职责和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任务分工。探索建立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前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县区级专业医疗卫生机构为技术支撑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要统筹区域内基本卫生保健资源,打破层级、机构、部门限制,探索建立县、区域内专病健康管理联盟,形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间纵向、横向的协同模式,对任务、资金、人力、信息进行全面统筹。要运用“互联网+健康管理”技术,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保障。应当对已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努力实现互联互通,促进现有数据的有效利用。要切实加强基本卫生保健体系服务能力,强化制度保障,探索建立筹资、价格、补偿、激励等支撑机制。要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良好的医患互动机制,积极探索居民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共享共建的有效模式。

开展健康管理应当分步实施。现阶段应将发(患)病率较高、医疗费用风险大、有适宜干预技术和相应的服务能力、经济可负担、干预可持续的疾病率先纳入健康管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可逐步扩大健康管理的范围。

开展健康管理要围绕健康评估、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及其他健康管理内涵等,探索形成以人为本、全流程、整合型的健康管理模式。按疾病研究制定健康管理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标准、质量管控等,做到精细化管理。

开展健康管理要重视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要树立绩效管理的理念,对健康管理开展科学的绩效评价,注重健康管理效果,让居民真正从中受益,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健康管理的好处。同时,要建立起基于绩效的激励制约机制,以保证健康管理能沿着正确的轨道,扎实、有效、可持续的开展。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目标和工作重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应当以“健康中国”为基本战略,以“健康促进”为基本策略,以“健康管理”为基本途径,以“基本卫生保健”为基础,全面推进健康促进,精细开展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切实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卫生保健卫生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浅谈小学卫生保健的教育
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社区妇女卫生保健的影响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提高策略
解石三大因素
保护环境卫生
利川市培训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员
卫生歌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