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收获后复种饲用油菜技术示范性推广研究

2018-10-25 05:21王志坤李文华来永才邵立刚李柱刚
新疆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北屯援疆科学院

王志坤 ,李文华 ,刘 娣 ,杨 波 ,来永才 ,黄 波 ,邵立刚 ,李柱刚 ,刘 明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科学技术局,北屯 836099 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哈尔滨 150036

根据黑龙江省委组织部 《关于做好黑龙江省第三批援疆干部人才选派工作的通知》(黑组通字[2016]68号)有关要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被正式纳入黑龙江省第三批(全国第九批)科技援疆工作,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

第十师北屯市每年的冬小麦播种面积都在0.53万hm2左右,冬小麦收获后土地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小麦收获后的复种一直是困扰第十师农业生产的突出问题,曾经复种过大白菜、青贮玉米等作物,都是因为产量效益不高而没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第十师牛羊等牲畜的年平均存栏量都在50万只(头)以上,而第十师的冰雪覆盖期长达5个月左右,饲草的储备供应是制约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大难题。

小麦收获后饲用油菜复种栽培技术2011年开始在黑龙江不同生态地区进行研究试种[1],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所处的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及周边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 “麦茬免耕-种肥混拌-机械条播-机械收获”的成熟栽培技术,一般年份复种的饲用油菜生物产量平均都超过3 000 kg/666.7m2,2014年该项技术获得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第十师农牧业生产上存在的这两大问题,小麦收获后复种饲用油菜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被列为此次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援疆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1 小麦收获后复种饲用油菜的意义

小麦收获后复种饲料油菜技术,是在小麦收后到寒冬前2~3个月的农田空闲时间,种植以收获鲜草为目的的专用饲料油菜。它为本地区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它充分利用了麦收后到寒冬来临之前60~80 d的光、热、水、土资源,种一季饲料油菜,无茬口矛盾,不影响粮食生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在一作区实现了一年两熟,既增加了种植业的收入,又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快速高效发展,同时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培肥地力[2],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冬小麦6月末~7月初收获,春小麦8月初收获,复种播种的饲用油菜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进入抽薹开花期进行收割青贮。在2~3个月时间内,一般可生产青饲料油菜3 000 kg/666.7m2(相当于2 hm2中等草场一年的产草量),可满足1头牛100 d饲料需要,可用来补充冬春饲料供应、减轻雪灾为害,对发展畜牧业有重要意义。

(2)小麦收获后,土地裸露,复种饲料油菜,使大面积裸露土地增加2~3个月的绿色覆盖期,这对保护水土,减少沙尘和调节气候有重要作用,生态效益显著。

(3)金秋9月,油菜花开,漫山遍野满目金黄色的油菜花映入眼帘,对推动当地的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4)将鲜油菜薹作为蔬菜开发,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2 第十师麦后饲用油菜复种的可行性调研

2017年2月25日,黑龙江省第三批援疆工作队员正式进疆,奔赴各自的援疆工作岗位。辽阔的北疆大地尚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第十师麦后复种饲用油菜技术示范推广可行性调研工作顺势展开。

2.1 黑龙江省克山县与第十师北屯市光温条件对比

(1) 黑龙江省克山县地处北纬 47°50′51″~48°33′47″之间,平均海拔300 m左右;第十师北屯市地处北纬 46°02′30″~48°56′04″之间,平均海拔 600 m左右。两地纬度差异不大,生育期都在120 d左右。

(2)黑龙江省克山县以生产春小麦为主,收获时期在7月末到8月初,复种油菜播种一般都在8月10日前后开始;第十师北屯市以生产冬小麦为主,收获时期在7月初到7月中旬,复种油菜播种在7月15日前后就可以开始,复种饲用油菜的生长期可以比黑龙江省克山地区提前并延长20 d以上。

表1 黑龙江省克山县与第十师北屯市部分年份7~10月份≧10℃有效积温对比(单位:℃)

从表1中数据不难看出,相比较的几个年份7月份到9月份≧10℃的有效积温水平第十师北屯市均高于黑龙江省克山县。

2.2 黑龙江省克山县与第十师北屯市水肥条件对比

(1)黑龙江省克山县农业生产水的供应目前还大多数停留在“靠天吃饭”的水平,肥料的供给方式还是种肥加叶面追肥,相对比较粗放;第十师北屯市目前农业生产水的供应已经达到了滴灌水平,可以做到“按需所取”,肥料的供应也能做到水肥一体化程度。

(2)黑龙江省克山县及周边地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示范产量水平平均超过了3 000 kg/666.7m2,第十师北屯市冬小麦收获后的光温水肥条件明显好于黑龙江省克山县,稳定通过平均单产3 000 kg/666.7m2不是问题。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生产条件的对比,把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及周边地区示范成熟的麦后复种饲用油菜栽培技术移植到第十师北屯市,效果会好于黑龙江克山。

3 适宜品种筛选等相关试验的设置

为了更加稳妥做好第十师冬小麦复种饲用油菜技术的示范性推广工作,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农业部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方一熟区耕地培肥与合理农作制”课题组、第十师科学技术局、第十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下,在第十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落实了适宜第十师冬小麦复种饲用油菜品种筛选试验、第十师饲用油菜“一季双收”试验和第十师饲用油菜播幅试验。

3.1 适宜品种筛选试验

参试的饲用油菜品种华油杂62、金油158、饲油2号等是我国油菜育种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培育的双低饲用油菜专用品种[3],干基粗蛋白含量平均可达16%以上,平均芥酸含量低于0.75%,硫苷含量低于30 μmol/g。其中华油杂62可作为第十师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的首选品种,从出苗到抽薹开花期大约需要60 d,并且在抽薹开花期收获,油菜的营养成分水平和喂饲的适口性达到最佳。

3.2 “一季双收”试验

包括两种方式:一次(春播)播种,两次(夏收第一茬和秋收二次生长的第二茬)收获;两次(春播和夏播)播种,两次(夏收和秋收)收获。

“一季双收”生产的第一茬饲用油菜既可以随割随喂做青饲料,又可以收获青贮做冬春两季饲料的补充;第二茬饲料油菜完全作为青贮饲料,确保牲畜有充足的优质饲料安全越冬。一般年份饲用油菜的生物产量都能达到每茬3 000 kg/666.7m2以上。

3.3 播幅试验

设计了30 cm和15 cm两个播幅。试验结果表明,春播15 cm播幅早春杂草控制效果好于30 cm播幅。

4 冬小麦收获后复种饲用油菜在第十师成功立项

第十师北屯市市委市政府、黑龙江援疆十师分指指挥部、第十师北屯市科学技术局对麦后复种饲用油菜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性推广工作十分重视,经多方面论证,《第十师冬小麦复种饲用油菜技术示范性推广》项目在第十师正式立项,确定2017年度启动万亩冬小麦复种饲用油菜技术示范性推广工作,由第十师财政划拨专款100万元作为饲用油菜种子补贴资金,各团场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适当地进行肥料、机耕费、水费等补贴,加大力度完成万亩冬小麦收获后复种饲用油菜示范性推广任务,为将来全面积冬小麦复种饲用油菜奠定良好的基础。2017年7月13日麦后复种饲用油菜播种正式启动,截止到7月25日,全师7个团场累计完成复种播种面积0.075万hm2。

如果在第十师北屯市推广小麦复种饲料油菜0.667万hm2,相当于20万hm2中等草原产草量,如果按4 hm2载畜量为1头牛计算,可供5万头牛的饲料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

5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对麦后复种进行调研并予以肯定

2017年9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率领农业部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北方一熟区耕地培肥与合理农作制”课题组来到第十师,对第十师冬小麦复种饲用油菜进行现场调研。傅廷栋院士一行通过对第十师187团、188团复种地块的现场调研,对采用的“麦茬免耕-种肥混拌-机械播种-机械收获”配套复种栽培技术给予了高度肯定[4]。同时,组织课题组专家随机对第十师187团和188团的部分复种饲用油菜地块进行了现场测产,复种的饲用油菜平均生物产量均超过了4 000 kg/666.7m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超出了预期。

随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第十师北屯市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农业科技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正在有序地筹建中,目前已经有30多个农业科研项目和近百名专家进入联合研究中心,有九大类40余项科研成果即将进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到那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援疆”工作将会在第十师北屯市呈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景象。

猜你喜欢
北屯援疆科学院
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我的“小气”爸爸
沧桑巨变话北屯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稿约
援疆的夜晚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医疗“组团式”援疆模式应加快探索
寻找北屯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