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融合新闻报道中的误区及对策

2018-10-25 10:06陈超李帅
声屏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全媒体

陈超 李帅

摘要: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全面对标新兴媒体,新闻阵地已成为融合内容生产最重要的试验田。但在实际操作中,融合报道依然是大多数传统广电的“短板”。文中指出,现阶段融合新闻报道中存在夸大全媒体记者能力、新闻表达缺乏多元化、重形式轻内容等三大问题。并提出要强化后方编辑能力、创新组合采访模式及在技术与设备上化繁为简,才能试图走出融合报道的痛点。

关键词:全媒体 融合报道 新闻采编

2014年,中央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以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为代表的融合报道雏形横空出世,让“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传播”成为当下报业集团、地方广电融合节目生产的基本路径。

新闻阵地是融合内容生产最重要的试验田。近年来,各级媒体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央视让重要新闻实现新媒体首发;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中,江苏广电在江苏团代表抵京后,首次尝试时政内容的网络直播;上海广播电视台则开办了国内第一个24小时互联网视频新闻频道。可以说,它们逐渐摆脱甚至颠覆了传统媒体新闻分发模式和渠道。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融合报道依然是大多数传统广电媒体的“短板”。面对大势所趋的行业转型,制播机构并没有很好地细化融媒体新闻产品生产流程,在推演过程中依葫芦画瓢,很难真正找到消解自我焦虑的破题口。

融合新闻报道中的三个误区

一、“全媒体记者”定义尚存偏差。早在本世纪初,业界就提出要培养“采编播为一体”的复合型传媒人才,但当时,仅局限在记者擁有完成采制传统新闻报道各环节的能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开始有意识进军网络受众市场,“全媒体记者”的概念随之出现。如今,在采访现场经常见到记者左拿话筒,右扛摄像机,不时还要掏出手机拍照后编辑文字推送新媒体平台。媒体机构试图从效率角度定义记者在融合报道中的任务和功能。然而,看似跨界且无所不能的全媒体记者,在实际采编中的表现大多不尽人意。同一新闻事件报道中,撰写的新媒体稿件水土不服缺乏互联网传播气质,同时拿手的传统报道也因精力分散导致稿件质量下滑。

业界对“全媒体记者”的迷思还在继续,学界却已开始反思。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是世界上最早开设媒介融合课程的院校之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院教授发现,没有任何一个记者能够成为熟练掌握所有媒介技术的能手。同时提出,媒介融合也不是非要求全才型记者不可。?譹?訛国内也有研究者持类似看法,认为若什么都得会、什么都得做,变为对所有记者常态化的要求,既无必要也不现实。?譺?訛持久战并不利于高质量的新闻生产。笔者认为,将不同分发平台的采编压力全部前置给前方记者,说明指挥者一方面缺乏对实际采编环境的研判,另一方面也未真正了解受众需求。有一线采编人员就提出,多数情况下,前方掌握的信源呈现单一化、碎片化等特点,自己往往只能凭经验聚焦到一个具体的点。另外由于时间紧迫,现场单打独斗的记者很难发挥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而对受众来说,除了希望第一时间看到新闻现场,更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获取相关延伸内容。忙于应付统筹兼顾,导致专业性下降,融合新闻产品适销不对路在所难免。

二、控本下让融合报道丧失多元声音。时下,不少传统制播机构都建立了融媒体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其中一个目的是有效整合人力。昔日,一个新闻事件,一家电视台的多个频道会分别派记者前去采访。如今变成一家电视台只派一组记者采访撰稿,然后供各频道选用。笔者不否认通过融合生产调度降低了人力成本,但从内容呈现看,采访角度扁平化,新闻表述千篇一律是不争的事实。客观上削弱了不同定位的新闻栏目个性化特征,以致于常出现时政新闻记者供稿,民生新闻栏目认为过于呆板、趣味性不足。社会新闻记者撰稿,时政新闻栏目又表示文字不够凝练或没有结合国家、地方大政方针做深做透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控制采编人力成本时,没有考虑到各新闻栏目个性化需求。

三、融合报道形式大于内容,新闻生产成本不降反升。融合报道中的另一个误区则是重形式轻内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过于强化设备在前方采访报道中的道具功能。以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各级媒体在完成政治宣传任务的同时,也在想办法自我营销。其中,一些报道神器的抢镜效果不容小觑。有记者曾背着一款重达30斤、名为“钢铁侠”的报道设备亮相会场外围。通过在稳定器上安装全景摄像机、平板电脑、Go Pro等设备,实现普通视频、全景、VR同步录制与直播。寻求“沉浸式新闻”报道无可厚非,但噱头之外必须考虑为内容服务。有行业专家表示,报道神器受限于电池续航能力和现场网络状况,本身稳定性就存疑。另外,VR新闻的成本相对较高,且适用范围相当有限。第二,有学者指出,在新媒体上动则上亿元的经费投入,对许多省级市级媒体来说是个沉重负担。而现在一些媒体在“中央厨房”建设上,认为必须在硬件上到位,要有一个“大屏”,还要有一个很大的“中央办公区”。?譻?訛然而,这些“大屏”呈现的内容,对融媒体编辑记者用处并不大,沦为供参观展示的宣传窗口。

综上所述,业界希望通过融合新闻生产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用适销对路的优质新闻产品,占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舆论主阵地。但从生产逻辑链看,新闻产品在采编环节就出现了矛盾与问题。如何打通融合传播的“任督二脉”?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融合新闻报道破题三路径

一、强化后方编辑能力,为前方记者减负。前文提到,前方记者在报道中很难实现统筹兼顾。这让人们意识到融合报道绝不是一个人的事,应为团队合作的报道。因此,发挥后方编辑能力非常关键。对一些重要性报道,后方编辑应主动提前介入,与前方记者打好配合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指的后方编辑为供职于各级媒体新闻中心的新媒体部门或网络电视台编辑。

从融合报道前期开始,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就应主动沟通。在获取前方记者选题后,编辑可根据新媒体传播特点,结合前方记者拟出的初步报道思路,提出新媒体稿件的切入点,以及具体需要前方记者配合拍摄采集视频、图片、同期等内容。到达采访现场后,前方记者应第一时间将新闻通稿、整合关键词(也可以是含有新闻要素的语音)发送给后方编辑。后方编辑可视情况,要求前方记者在结束规定动作后协助增补内容。同时,自身利用网络等渠道,整合延展内容完成组稿。后期,前方记者则集中精力完成规定报道。后方编辑可根据新闻各阶段落点,再组稿推送发布。若遇突发事件,前方记者不间断提供碎片化进展,后方编辑做好整合,同时尽可能为前方记者提供阶段性参考报道要点及其他报道所需内容。

二、不再片面控制成本,创新组合采访模式。有统计显示,相比融合报道中的其他投入,人力成本并非最大。要处理好人力成本与新闻栏目个性化之间的关系,除了要强化各栏目编辑二次加工的能力,还可以从采访队伍的编排上下工夫。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在一些选题处理上采用了“2+1”采编模式,即同一选题,派出两名记者和一名摄像。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记者可结合栏目特点及自身业务优势各有侧重,采制结束后,所有画面、同期实现共享。从目前制播效果看,这一模式摆脱了融合报道中稿件千人一面的样式。在解决新闻同城同题竞争乱象的情况下,实现频道间新闻差异化呈现,有助于提升融合报道的品质。

三、弃形式主义,让技术用在融合报道“刀刃上”。面对多元化的发稿需求,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十分关键。从融合报道追求效率的角度看,所有技术与设备必须化繁为简。其中,建设能满足自身需求融媒体信息平台才是第一要义。首先,从输入端看,不论PC端还是手机端,都能较好兼容不同类型摄像机、手机及其他设备,满足文字、视音频等文件上传格式,保证高效上传与稳定性。其次,平台除了为编辑记者提供全台共享稿件、显示审稿状态外,还能实现个性化资讯定制,通过算法抓取有用信息,缩短记者整合新闻时间。最后,从输出看,要具有一键推送多个平台的功能,并根据运行情况,不断优化平台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广播电视总台)

注释:

?譹?訛陈一新:《全媒体记者如何掌“全”》,《新闻战线》,2011(2)。

?譺?訛唐润华,陈国权:《走出“全媒体”的集体迷思》,《新闻记者》,2011(4)。

?譻?訛陈国权:《中国媒体“中央厨房”发展报告》,《新闻记者》,2018(1)。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全媒体
刍议新形势下提升新闻采编技巧的途径
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能力培养方法的探讨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技巧探究
全媒体时期时政新闻发展的新常态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