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克里斯玛型大学英语教师的潜教育价值

2018-10-25 10:53王妍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人格魅力英语教师

摘 要:克里斯玛型大学英语教师是指其人格魅力,主要包括道德魅力、学时魅力和个性魅力等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不可抗拒地吸引大学生的力量。而克里斯玛型大学英语教师的这一人格魅力又可以看作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课程,具有无法忽视的潜教育价值。

关键词:英语教师 人格魅力 潜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026-02

克里斯玛这个概念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最先提出的,“卡里斯玛”(Charisma)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超凡的人格魅力,它是由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气质、能力等特征所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Weber,1997;Hills,1991)。根据Weber的这一理论,高校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定义为:高校教师的道德品质、教育教学能力、性格气质对大学生产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其构成要素包括教师的品德魅力、学识魅力和个性魅力(王杰,2007;王艳萍,2009)。

1 国内外关于克里斯玛理论的研究

国外的学者对于韦伯克里斯玛这一理论的研究,从这一理论产生之初,就从未停歇过。这些学者一部分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分析了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克里斯玛型领袖在世界史和革命当中起到的作用(Terry,1998);还有一些则从克里斯玛理论来分析宗教的形成及其影响力(Bourdieu,1987)。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致力于证明韦伯克里斯玛理论的社会影响力。

而国内关于克里斯玛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會学、哲学以及政治学的领域,有部分学者从哲学和政治学角度深入研究了韦伯的这一理论,不仅分析了卡理斯玛这一概念的内涵,指出其包括个人的人格魅力,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改革以至于变革的力量,此外,还具有非理性化的特征。正是因为如此,克里斯玛的理论从一被提出开始,就吸引了大批的社会学家、政治家、哲学家甚至是法学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争论、研究,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比如有些学者(林安源,2006)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克里斯玛理论与理性化之间的悖论是结构性的、无法消除的,因而是永恒的悖论。而更多的中国学者(王小章,2004;郑崇明,2014)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从政治家必须恪守的伦理准则、领导力、权威确立的角度来诠释韦伯的克里斯玛理论,认为韦伯的克里斯玛理论在优秀的政治家产生、领导人和权威确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国内外学者对于韦伯克里斯玛型理论的相关研究表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仅仅把这一研究的关注点放在政治学和哲学领域,主要研究其在政治领袖身上的体现以及其在权威建立和领导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几乎鲜有学者将该理论运用于教学领域,或者将这一理论和教师相联系。而本研究将韦伯的这一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运用于分析大学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这无疑代表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也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状态。

2 潜教育价值的内涵

潜教育(Invisible Education)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20世纪6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提出的“潜课程”(Invisible Curriculum)概念而来。在大学课程大纲的确定和课程设置过程中,有些没有在大纲内容中体现,也未被列入课程计划,但在授课实践中,却对大学生发挥着重要影响的因素存在着,即“隐性教材”(Hidden Teaching Materials)的存在。

而这一“潜课程”又主要以三种形式呈现,第一种形式可以看做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硬件支持,主要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学校的基本设施,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实训中心等等硬件设备对学生的影响;第二种形式可以看做是大学为大学生提供的软件方面的支持,主要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院专业的设置、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师资力量、管理评价等对大学生的影响;第三种形式可以看做是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大学校园的学风、师风,以及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对大学生潜在的影响。

而大学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就好像一本时刻呈现在大学生面前的教科书,大学生可以时刻观察、阅读、品味和解读这本教科书。可以说克里斯玛型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潜课程”的最高阶段,无论是从时间上、空间上而言,这种潜移默化式的潜在教育价值是长期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也对大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3 克里斯玛型大学英语教师潜教育价值研究的基本框架和重要意义

研究克里斯玛型大学英语教师的潜教育价值的基本框架如下图:

这一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在于:

(1)克里斯玛型大学英语教师人格魅力是潜在课程的重要要素。它的作用应该涵盖在潜在课程功能之内,即对潜在课程功能的具体细化,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功能及对大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动力功能上;

(2)克里斯玛型大学英语教师人格魅力也是潜在课程的重要载体。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有效地发挥潜在课程的各项功能,传播社会和学校的期望,达到教育目的。因此,将二者契合起来探讨之,有助于潜在课程的建设和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

4 结语

将韦伯的克里斯玛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和提升是本研究理论创新上迈出的重要一步。诚然,目前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师人格魅力的打造是一个新兴的、全新的、大胆地尝试。当今社会变革影响着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大学英语教学也在经历着革命性的变革,这一变革从教学内容的安排、设置,教学重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分类等,一直到教学大纲的变化,教材的选择等等方面,可以说,如此多的变革使得今天的大学英语教师不得不寻求出路,然而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魅力是众多路径中的优化选择。只有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反思,不断调整,真正打造大学英语教师的克里斯玛型魅力品牌,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齐欣.名师的人格教育力[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2] 顾忠华.韦伯学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贾馥茗.人格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顾忠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王杰.论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

[6] 王小章.政治家应该恪守什么样的道德准则——马克斯·韦伯论“克里斯玛”领袖和责任伦理[J].浙江学刊,2004(4).

[7] 王艳萍.也谈教师的人格魅力[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 (9)

[8] 郑崇明.论克里斯玛、职业激励与国家运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8).

[9] 周英杰.克里斯玛型领袖[J].科技与人文,2016(2).

[10] Bourdieu 1987“Legitimation and Structured in Webers Sociology of Religion.”In San Whimster and Scott Lash, eds. Max Weber[J]. Rationality and Mondernity,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1] Terry Rey, The Virgin Mary and Revolution in Saint-Domingue[J]. The charisma of Romaine-la-Prophetesse, 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Voc.11 NO.3 September 1998,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作者简介:王妍(1979-),女,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测试。

猜你喜欢
人格魅力英语教师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