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浅析

2018-10-25 10:33曲宁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摘 要:随着中国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和进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每一个炎黄子孙奋斗的目标。那么中华复兴的文化根基是什么?只有弄清这个根基,才能使我们的文化更加充满自信,从而屹立于世界之林。对于这个问题,也可以有更具体的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本文从这两个角度努力去探究这一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仔细思考这一问题的实质,就是要说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和代表,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思想精髓,是国家精神、民族特征的历史积淀和生命力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目的就是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立足民族、立足当代,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社会主义的本质、任务、目标相结合,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们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定是要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文化前进的方向和中国发展的需要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其实质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球的视野下,以独特的民族形象和积极的文化影响,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

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明确探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意义何在。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实质是中华文化骨子里所要表达的深层内涵。离开了这一血脉,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产生异化的结果。历经沧桑,祖先留给我们无数的精华和瑰宝,曾经让我们引以自豪。中国古代无数的文学、绘画、诗歌等等都让同时代的帝国望尘莫及。传统文化之所以流传下来,必然具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自身所塑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必然是符合这个民族的特点,符合这个地域环境的要求,它的生命力是来自于这片土地所给予的一切,任何把外来文化代替根植于本土的文化的做法都是一种盲从和自我消解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看待。概括起来,传统文化的存续体现出四个巨大的价值:

第一,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价值是它的艺术与审美价值。如果没有了艺术与审美价值,传统文化不可能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洗礼之后还能够流传下来并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同。

第二,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传承性。中国文化十分讲究传承和延续,而这种代代相传的特点,将传统保持了下来,将精神保存了下来。我们不是要将一成不变,但是变也是有根基的,不是彻底的解构和批判,而是一种升华。

第三,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沉淀和积聚的重要部分,同时具有深厚的人文性与民俗性。像剪纸、年画、刺绣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作品的内容里面涵透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中国人而言,作品中的意蕴是特定的,大众对这些形象的熟悉与接受,不是任何一样东西可代替的,而其中传达的信息与内容可让受众马上心领神会,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

第四,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世界性价值。文化,作为一种泛人类主义表现形式,包括了人类全部的文化遗产,不是某个民族某个人的专利。随着世界的不断融合和交流,这种文化的世界性不断加强,风格的多元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必然是走向世界性,以独特的文化魅力来展现自身的内在自信。

明确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我们就要进一步探讨它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状态。当下,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但是与之同时诞生的就是精神贫瘠的消费主义狂潮。商业文化排挤着传统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市场经济影响下的中国年轻人开始淡化社会价值和理想,而将自我放在中心,重视自我价值的满足。社会的道德开始隐退,文化也逐渐走向了世俗。当金钱与名利成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识的时候,我们也正在经历着西方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在文化现代化所经历的一切,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传统文化渐淡渐远;慷慨悲歌的士大夫精神没落了,而现代民主意识又没有及时与经济平行发展。儒家精神所追求的积极人生态度被曲解,佛道的精神追求也不敌“名利”二字。大众文化取代了人文精神,精神此岸与彼岸相对立。文化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群体性的价值迷茫和意识衰微。按照哲学的视角,我们的个体已经不再具有自我反思的需要,意欲的当下满足成为时代的标签。

为什么重提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信仰。在中国古代“艺”不是职业,而是人们每天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方式。古代中国文人的琴、棋、书、画四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不是登堂入室的高雅,而是人们生活的情趣。这些文化修养代表了一个人的生存境界和个性的豁达高度。所以,文化的真正意义,不是专修的学科,而是众多生活的真实自我体验。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代表了人的精神。文化的终极价值在于追寻人生意义和存在价值。文化源于对人生终极的关怀与皈依,对人生的思考是文化精神的根基,也是文化精神的自醒过程。因此,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意义也正在于此。

那么什么是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呢?

第一,进取精神和忧患意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君子终日乾乾,夕阳若,厉,无咎”的忧患意识,都是我们民族自信和自强的体现,在这种哲学思想激励下,形成了中國文化和中国文人的优秀品质。这正是一个民族振兴文化的关键所在。进取与忧患,是中国自救的精神良药,更是民族自强的精神机制。

第二,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它以极强的人文精神关怀着人与自然。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本位”观,把个体看成是构成群体的分子和要素,强调和谐与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群体本位的文化正是我们当代文明实体最值得放大的精神内涵。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入世思想。儒家和道家都强调给予。从孔子到孟子,都遵循“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入世哲学。道家则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从而实现从无为到有为,而这两种精神正是中华文化不败的武器。

我们用近百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的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整整三百年的旅程,中国文化的道路仍很漫长。今天中国经济的崛起,给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可以预期,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中华复兴的时间指日可待。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中华辉煌文化的振兴是 我们必然的使命。

那么我们在今天应该怎样重新认识和看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呢?

第一,寻找根源。挖掘传统文化中可以吸收营养的根基。任何一种文化的创建,如果失去了根基和沃土,自然会丧失其民族性的灵魂,也自然无法多样,只会变得毫无活力而苍白。

第二,创新形式。对待传统文化中的表现形式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比如对待时空关系问题上,这本是一个比较经典的哲学问题,东西方的理解和表达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要表达夜晚,西方不论歌剧还是话剧,自然要用灯光等营造一个夜晚的氛围,来表达戏剧的效果,而中国京剧则不然,意在形先,意在形外,《三岔口》中的两位演员在明亮的舞台上表演黑夜的智斗一幕,给了西方观众最新奇的体验,这不可不谓之“新”,而这种“新”是文化形式的全新探索。不得不感叹古人思维的独到和深邃。

第三,彰显精神。中国不论哪一种文化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刻。中国的山水画,没有任何一幅完全来源于真实,但是却都反映了真实,超越了真实。寥寥数笔的写意,可以勾勒出要表达的神意,这是西方三点透视,寻求真实摹写所难以理解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创作要进入深层次的精神领域中去挖掘出传统文化的精华或“神韵”,把这种“神韵”通过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手法传达出来。

第四,张弛有道。

任何文化的发扬与光大,都必须掌握一个尺度和分寸。既要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更要让这种文化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和方向。一味地抱残守缺或标新立异只能是对文化的扼杀。符合传统文化的特征不等于倒退,更不等于消解民族文化特征。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文化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思潮的优劣基础上,兼容并蓄,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才能寻求开拓传统文化的多元化新路,才能迎来现代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春天。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要实现民族的文化?

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待民族文化存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一种认为中国到了必须用西方的理性精神来代替传统的人文精神,民族文化意味着落后和保守;另一种则认为民族文化是中国人的尊严,我们要用民族文化来对抗西方文化的侵蚀,捍卫文化的主体地位。前者,过分低估了中国文化的力量,而后者是一种文化殖民的后遗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和端正对待民族文化的心态。曾经,我们为我们的刚愎自用付出过沉重的代价——1717年是康熙56年,康熙皇帝开启了中国的“禁海令”,到他的孙子乾隆皇帝,更是将万里迢迢赶来的英国使节马格尔尼拒之门外,从此,东西文化的交流被一道无形的门隔断了,而代价就是工业革命与文艺复兴在中国的消失。一个过于盲从的民族是无知的,而一个过于自闭的民族更是悲哀的。文化本身是超民族性和超功利性的。中国文化,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化,必须立足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

第一、立足民族文化是立足民族文化的形式。

民族文化的形式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符号。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更可以用一个形象来概括出来,这甚至比任何语言都要来的直白和具体,象征意义也更强。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是龙的图腾激励着炎黄子孙挽救民族危亡。那种民族的自强与不屈在这一民族文化元素中表现的酣畅淋漓。罗中立的《父亲》中,那位头戴羊肚兜的陕北汉子,永远都具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沧桑、坚韧、不屈的精神象征。这些文化元素在中国文化的象征意义中,远比任何毫无根基的创造,来的更有内涵,也更具震撼意义。

民族文化的形式也是民族意识认同的客观体现。当我们身在异国他乡,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如果是中国结、旗袍、福字等等传统元素,那种民族意识和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相信是每个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感同身受的。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和心理指向,自然是超脱文化形式的全民族的至高境界。

第二、传承民族文化是保持中华民族的血性。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要在现代化的基础上,继承和传承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过于模仿的思路将会使我们的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方向逐渐迷失。只有將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与我国的“民族性”相结合,将西方现代文化思维和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有机的结合,才既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保持了文化的中国身份,又能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体系提供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不会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近代艰难的挣扎,已经表现出了一种自觉和自醒的特点。所谓传统,“传”就是继承,“统”就是根本,就是将民族血性溶于文化的精神内核。我们要继承传统,因为它是我们的根;我们更要将传统创新发展,这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总之,当我们回顾传统,展望未来时,我们应该庆幸我们已经拥有如此辉煌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中国文化值得我们深深骄傲,更值得我们大力挖掘。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植于优秀的民族文化,立足于世界的舞台,走出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将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展现给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让璀璨的中华文明得到真正的复兴。

参考文献:

[1] 谭大珂《后现代艺术与本土文化的自信》,《美术观察》,2007年。

[2] 方国学《汤因比文明形态史学述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3] 纪宝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学与研究》,2008.4。

[4] 谢泽生《民族文化心态的失衡与调适》,《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6] (法)于连《新世纪对中国文化的挑战》,《二十一世纪》,1999年4月刊。

作者简介:曲宁(1978—),男,汉族,籍贯天津,职称讲师,职务教师,学历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文化学、思想政治理论、艺术学。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评剧在京津冀三地文化协调发展视域下的音乐生态环境现状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