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中等生自我实现的案例探究

2018-10-25 11:35冯红林李清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中等生自我实现小班化教学

冯红林 李清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小班化教育成为了改革方向的前沿。一直被老师和学生都忽视的中等生在小班化教育这样一个诸多优点的大环境下通过创设轻松的交流氛围;张扬独特的个性教育;培养自然的合作习惯,使他们感到被老师的重视与同学的尊重,从而实现自我。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中等生 自我实现

如果说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那么改革创新则是腾飞的翅膀。当前教育改革方向是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随着这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小班化教学日益普遍。在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下,大部分教师会发现除了优等生和落后生外,还会存在那么多一直被忽视的中等生。

一、中等生被忽略的表现

1.缺少课堂提问。中等生的自觉性尚可,课堂上不会表现自己,主动性也不强,所以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常常把目光锁定在优等生上,甚至在课堂提问时,老师关注那些学困生的时间也比中等生多。

2.缺少活动指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会设计一些课堂活动,此时优等生会激烈地争论,落后生在那里浑水摸鱼,中等生却在那默默无闻,因此老师也忽略了对他们的指导。

3.评价单一性。在课堂中,对于中等生的回答,一般老师的评价也就局限于简单的“对”“错”“好”之类,缺少鼓励性动作或语言的评价,以及准确地激励和表扬。

二、在小班化教学下中等生自我实现的实例探究

1.创设轻松的交流氛围。课堂上的交流应该是民主、平等、学生充分表达意见的模式,尤其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应是轻松互动的。这样中等生就不会有压迫感,不再被动地学习老师所教的知识,能主动地去学习研究。

案例1:在学习浙教版数学八下《4.4反证法》这一课的例题,求证: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和另一条也相交。之前已经学过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所以学生说,笔者在黑板上画图,写出已知求证。

已知: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

且l1∥l2,l3与l1相交于点p。

求证: l3与l2相交。

接下来笔者问了以下问题:(1)假设所求证的结论不成立,那么l3 与l2只能是怎样的位置关系?(2)过点p有几条直线和直线l2平行?(3)这与哪一条定理矛盾?学生在笔者一步步启发下完成了证明。证完后一学生说直接用平行线的传递性更简单。能预想到学生会质疑,没想到会是一个平时安静话不多的学生提出来的,回顾这一年实行小班化教学后课堂氛围活跃了,也有很多中等生甚至落后生回答问题,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合作讨论,上讲台讲解题目,这都离不开课堂上轻松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中等生能在小团体中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能在人际交往方面实现自我。

2.张扬独特的个性教育。在小班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个别化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好地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的学习;尤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根据组内学习情况,对中等生实施设问的个别化,这种方式能让他们有能力、有机会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

案例2:我们班有个蔡同学成绩在及格边缘,成绩随着试题卷难易程度而上下波动。在上课、讲题和讨论时都会提出让人哭笑不得的問题。比如讲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题目: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是0,则 的值是 他答了±1,经旁边同学纠正后,还会说“我不是对的吗!把0代进去,不就是±1!”再如学定义与命题时把“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他把条件结论写反了,却说“老师,我不是对的呀!条件写在如果后面,结论写在那么后面!”这种例子是举不胜举,闹得学生都有意见了,于是我跟大家商量给蔡同学2分钟,让他在不自觉地提出这种问题时,每天让他在自修课时给我们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样经过两个星期,终于见效了,他不再盲目地提问了。在教育学生时,教师就要寻求最贴近的方法,以达到高效的结果。尤其面对中等生,教师应当认可他们的提问和表现,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3.培养自然的合作习惯;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常以小组为单位,问题为载体,通过创设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而中等生是分组学习形式下小组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了他们思维的提升与自身潜能的激发。

在一个班级中,中等生的人数比例最大,成绩波动也较明显,既可上升到优等生队伍,也可下滑到后进生行列。但这并不意味要求我们把所有学生拉齐扯平,他们都是课堂中平等的主体,我们追求的是让中等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自我。教师要引导中等生正确认识自己与其他群体的差异,特别是要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不再成为班级中的“隐形人”。

作者简介

冯红林(1981.11—),男,山东河口,初中数学,本科,一级教师。

李清清(1985.01—),女,山东河口,小学数学,本科,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中等生自我实现小班化教学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探析
对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思考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影响的分析
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影响的分析
中学化学教学中万不可忽略中等生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关于“自我实现”的刚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