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品质的优雅之路

2018-10-26 07:02亦安冉
现代苏州 2018年19期
关键词:吴中区吴中物业公司

记者 亦安冉

住得舒不舒心,是最好的生活品质检验标准。诗和远方只是一段自我放飞,最终还是得回家过踏实的日子。这40年,有关居住,从老公房到商品房,从毛坯房到精装房,从各人自扫门前雪,到有物业来帮忙,房价一直在往上,生活品质也一直在向上。

从建筑开始,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住宅的品质化之路

在吴中住建局老员工魏师傅的印象里,上世纪80年代,各个单位都在集体造房。1987年,魏师傅结婚,单位分配了一套54平米的房子,两房一厅,那时候商品房刚刚出现。1996年,魏师傅卖掉了54平米的老房子,买了一套90平米的商品房,当时只要十几万,后来,魏师傅又搬了一次家,搬到了水香花园,吴中老城区的房价当时已经涨到1万出头,不过仍然是整个苏州的价格洼地,后来房价飞速飙升,都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

最早只要有房住就行,后来对房子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每一次搬迁,都像是踩着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印记。最早只有老公房,后来有了商品房,之后又有了精装房,现在恒温恒湿、智慧家庭之类的新兴名词,大家都已经不再陌生。

团结桥以南的很多老小区都是上世界80年代开始一波波建造起来的,东吴新村、苏苑新村、西塘北巷,在老一辈吴县人的眼里大约是最早一批建起来的小区。

后来,模仿欧式建筑的许多小区出现在人们视野里,像碧波花园整齐地矗立在京杭大运河旁,看得到一湾碧水,成了很多摄影师镜头里的风景,也特别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周边配套很有生活气息的水香花园,成了当年很多老吴县人改善房的绝佳选择;还有港澳桂苑,红色的砖墙连同名字都洋气十足,住在里面仿佛有种提高社会阶层的感觉。

1999年,嘉宝花园第一期开盘,这个门口带着希腊雕塑还有喷泉的小区,在当时绝对是“蛮赞”的。当年的嘉宝花园售楼小姐王女士记得很清楚,一期是1000多元一平方,二期的价格是1888元,房展会上,好多苏州市区的市民觉得好偏。那时候吴中一带的一波波商品房在拔地而起,不过购买的人多是下面乡镇上来的或是老的吴县人。

再往后,吴中开始变大了。石湖、尹山湖、太湖,吴中的房地产建设蓝图一步步扩大,眼见着石湖边亲水住宅风生水起,眼见着尹山湖边从“非洲”变成了“欧洲”,眼见着太湖新城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家就在青山绿水间,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最早只要有房住就行,后来小区绿化好不好,周边配套怎么样,学区是不是还可以,楼间距宽不宽采光好不好,小区里有没有健身设施游泳池,物业管理怎么样……到后来,精装房逐步开始普及,人们选房的标准开始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精装风格是否合我意? 类似“恒温恒湿”、“智慧家庭”,对于老百姓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高科技新名词。

住宅开发提速,生活要求变高,各项生活商业配套逐步完善,文化休闲娱乐更是愈发高大山,曾经被老苏州人认为“有点偏”的城南吴中,正在成为人们追捧的一个板块。生活品质,自然是水涨船高。

建筑工地看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建筑业兴起,大家都开始学习深圳速度,追求快。时间到了1985年,一味求快带来的质量问题就已经显现了出来。1985年后,建筑行业开始抓质量,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应运而生。当时的建筑工地现场,连简易房也没有,安全意识也不是那么强,文明施工就更没有概念了。

建筑工地的改变,有目共睹

工厂流水线生产的构件,可以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

歌林小镇的工地生活区让人开了眼界(图片来自网络)

吴中住建局建管科工作人员介绍,混凝土经过狠抓以后,工程质量得到了保障。与此同时,施工安全也渐渐被重视。在建筑行业里,安全事故的代价越来越高,这也倒逼着建筑行业加强安全防范,安全文明生产一步步开始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2006年,吴中区开始有了文明工地评选。2009年左右,开始临时设施标准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棚”。2010年以后,定制彩钢板的简易临时设施,间距、消防、环保都有要求,办公区和生活区都有严格的规定,生活污水也必须得到有效处理。

从那以后,施工现场,至少要做到两点:道路硬化、门口配备冲淋设备。有些工地还有雨水收集系统,以便循环再利用,并设置围挡、安全网封闭工地,裸露土要覆盖,长期裸露的土要用草籽绿化,大门外50米的区域要定期清扫,围挡要接水管喷淋设备。

后来城市雾霾引发广泛重视,人们意识到工地扬尘是导致雾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原先的建筑工地,土方开挖没有冲洗设备,也没有控制扬尘的概念,工地是没有遮挡的。2015年开始加大扬尘控制力度,吴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每个工地大门出入口安装监控探头,有效控制建筑扬尘,这也是苏州大市范围第一家。

每一个工地,渣土车都要在出工地大门之前冲淋,不允许带泥土上路,不允许抛洒滴漏。“三个一”是必须的;一杆枪——水枪;一个人——专门负责看管;一本台账——进出车辆登记。有些工地还安装了PM2.5监测设备。

东太湖畔,歌林小镇的工地让人开了眼界。工人的生活区由集装箱改建,生活区屋顶还建造了独特的平台连廊,平台上可以种植植物花卉,还设立了避雨通风的晾衣房,工地竖立着扬尘噪音监测系统指示牌,工地道路上有新能源洒水车……

建筑工地的改变,有目共睹。近两年这种改变来得就更猛烈了一些,吴中区的一家建筑企业——苏州嘉盛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拥有苏州规模最大、体系最全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让吴中在装配式建筑领域,走出了一条稳扎稳打的实践之路。

嘉盛远大企业的车间里,生产的是房子的一些“零件”,把这些“零件”拼装起来,就能变成房子!装配式建筑,是吴中区积极探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一个有力尝试,正响应了“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现场,只需把这些工厂流水线定制生产的构件,像搭积木一样完成吊装组合、连接、安装就可以了。甚至可以连装修都可以一步到位, PC构件中水电的预留槽全都预留好了,在一块四四方方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最多的时候甚至嵌入了48个预埋件,一部分“硬装”其实已经先一步就涵盖在预制件中了。

在如今装配式建筑的工地现场,你会惊呼:“万万没想到,施工现场居然是这样的!”

工地没有想象中的尘土飞扬!有的只是洁净的地面与定时喷洒的水雾带来的清新。工地在秩序井然中让你体悟安全的道理。关于建筑施工的传统观念正在被颠覆,建筑工业化时代在吴中已经目所能见。

在吴中,建筑的变革,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物业的进化,让生活更和谐

生活品质好不好,物业很重要。

1950年出生的陆惠男,曾经是吴县房管局的房管科科长,后来兼物业科科长,也是苏州禾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第一任经理。在他的记忆里,1984年,吴县市房管局下面的吴县房屋开发总公司,是国家批准的苏州地区第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那时候团结桥以南还都是农田,之后,一幢幢房屋竖立起来,陆惠男说,“现在去看团结桥往南那一带,你会看到,那一片的小区都有几十年了吧,很多都是那个年代建造起来的。”

后来吴县房屋开发总公司下面有了一个吴县房屋建设开发总公司,再后来吴县成立了房管局,吴中区的各种楼盘多了起来:月亮湾、嘉宝花园一期、二期、三期、聚宝苑……第一家物业公司苏州禾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也是吴县最早的一家物业公司,性质上属于国有物业公司,实际上就是管理自己开发的小区。

陆惠男说,“禾田成立于1998年7月,那个时候整个苏州地区的物业都在起步阶段。”不过,记者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还有一家“苏州市吴中区东吴物业管理中心”,成立于1996年10月。也许单位性质不同,不过究竟哪一家更早,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1999年以后,开发公司多了,物业公司也普及了。那个时候都是开发公司成立物业公司照管自己的小区。整个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大家都到外面去学习先进经验,哪里有好的模式就去哪里学。不像现在有物业管理条例,国家省市都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条例法规。

最早的物业也最难做,陆惠男记得以前基本上是以做群众思想工作为基础。购买了商品房,可是思想观念还没转变过来,大家都不理解,不能接受物业费这回事:“怎么我自己买的房子还要交什么物业费?这是变相收费吧,你们这是要收房租吗?”

物业费收着很费劲,就更要想办法把管理跟上去,修剪绿化、打扫卫生等尽力做好,那时候物业公司没有盈利,都是亏损的,管理人员都是房产公司、房管局派出去的职工。当时收费,不是按照面积来计算,有的一户是60元每年,有的一户120元每年,环境好一些,绿化面积多一些的,物业费就相对高一点。1999年以后,嘉宝花园一期二期之后,就按照面积来收费了。不过直到现在,月亮湾、聚宝苑、苏苑新村、东吴新村等等老的小区还是一户每年120元。

物业在不断的进化中

2002年,吴中区共有25家物业公司参与吴中区各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原有15家(禾田、用直东苑、用直物业、龙西、月浜、苏苑、东吴、胥口、建设物业、香榭、机关物业、华侨、城区、碧波、杰盛物业公司);加上2002年新增的5家(佳宝、金诚、新鸿安、天地福田、盘蠡物业);另外还有5家区外物业管理公司(宏基、吴城苏源、新联、苏园、沧浪)。从事的主要工作范围也有了拓展:房屋及附属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护卫、环境卫生、绿化养护、综合管理等。

许多物业公司后来发展出多种经营模式,比如房产中介、家政服务,甚至帮助组织业主去厂家团购等等,收获了不少正面评价。再后来吴中也进入了汽车时代,车位一下子成了刚需,车位费成了支撑老小区物业公司的最重要收入来源。

1999年,嘉宝花园第一期开盘,嘉宝花园二期的物业费是0.75元每平米。如今许多新开发的小区,物业费已经到了每平方米2元以上。

随着吴中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现在高层住宅越来越多,消防和电梯维护必不可少,要定期维修,要年检,高品质的别墅小区也很多,物业的投入也在加大。深层次的管理类似安全监控等,也越来越专业,对物业公司专业度的要求是越来越高。通过物业来评判楼盘品质,是现在的购房者评判楼盘品质的标准之一。

高品质楼盘,高大威猛的保安是必须的

很多吴中的高品质楼盘中,每天看到的都是高大威猛的保安团队守护社区安全;社区一尘不染 生活自然美妙,星级的卫生服务,每日保洁;在干净的环境中呼吸轻快,每一天都美好,业主活动也丰富多彩,成为了社区的活力之源。

而近年来,吴中的物业企业还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不断探寻物业服务新模式,凝练出全新服务体系,通过提供标准化、智能化、国际化、定制化、绿色化的物业服务,使居住者享受到可靠、便利、私享、关爱、舒适的价值生活体验。

时代在发展,物业也在进步。2017年吴中区省优市优项目一览表里,有国家示范小区1家,省级优秀物业管理住宅小区8家,市级优秀物业管理住宅小区42家。

人们的观念也在变,物业如今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很多人意识到:好的物业可以让生活更和谐。

猜你喜欢
吴中区吴中物业公司
苏州吴中区创新精准执法工作见成效
Were Dinosaurs Able to Swim?
“生扭吴中之拍”与“真诗只在民间”的深层次自洽——李开先《宝剑记》“不娴度曲”说新读解
加强物业公司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措施研究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吴中区14家企业列入 苏州市示范智能车间公示名单
吴中逸、姜水舟作品
物业公司不如期退还装修保证金,业主该如何维权?
房屋漏水不解决,业主8年拒交物业费,法院判决:还得交
吴中区退休老人社会化管理服务城乡差异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