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8例浅部真菌病镜检结果分析

2018-10-27 02:37李晓晓李志瑜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皮肤科

李晓晓 李志瑜

浅部真菌病是指皮肤、指(趾)甲和毛发发生的真菌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真菌病,也是皮肤科门诊常见感染性疾病。为了解我院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其镜检的检出结果,我们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拟诊浅部真菌病而进行真菌直接镜检的数据分析,以便更好地掌握本地区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从而进行防治。

1 病例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门诊拟诊浅部真菌病患者的临床标本15418例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其中镜检阳性患者共7366例,男4232例,女3134例,年龄0~93岁,平均36.5岁。

1.2 标本采集与真菌镜检 提取拟诊浅部真菌病患者的皮屑、甲屑、毛发进行检测。标本采集时使用一次性无菌手术刀片,固定取材部位,刀片倾斜轻刮[1]。

将标本置于载玻片中间,滴一滴10%KOH,加盖玻片,酒精灯加热促进角质溶解,注意避免过度加热沸腾,轻压盖玻片,驱除气泡,用棉签吸除周围溢出液,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查找菌丝或/和孢子,再用高倍镜确认;毛囊炎标本火焰固定后滴2~3滴结晶紫染液摇匀流水冲洗后用纸压干,油镜下观察。直接涂片标本查找到菌丝/和孢子为阳性,毛囊炎标本油镜下观察有成簇孢子或芽生孢子为阳性结果;阴性结果需再次取材复查,若患处已使用抗真菌药物,则建议停药一周后再次取材镜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6至2017年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 见表1。

2.2 皮肤科门诊各种浅部真菌病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差异 见表2。

2.2 皮肤科门诊常见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与性别的关系 见表3。

2.4 皮肤科门诊常见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与季节的关系 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患者就医意识增强和医院诊断技术进步,浅部真菌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真菌引起的疾病占皮肤科门诊患者的1/4以上[2],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为20%~25%[3]。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存在地区差异,了解其病种和发病规律

表1 2016年至2017年常见浅部真菌病的镜检情况 (n,%)

经χ2检验,2016年与2017年门诊浅部真菌病及股癣的镜检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2017年低于2016年;头癣的镜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2017年低于2016年对临床开展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表2 各种浅部真菌病镜检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差异 %

经χ2检验,浅部真菌病及甲真菌病、手癣、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均P<0.001)、足癣(P=0.002)、体癣(P=0.004)的镜检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股癣(P=0.046)、念珠菌阴道炎(P=0.039)的镜检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念珠菌包皮龟头炎(P=0.081)及头癣(P=0.057)的镜检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常见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与性别的关系 %

经χ2检验,浅部真菌病及甲真菌病、手癣、足癣、股癣、生殖器念珠菌病、马拉色菌毛囊炎(均P<0.001)、花斑癣(P=0.006)的镜检阳性率在不同性别中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体癣(P=0.016)的镜检阳性率在不同性别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头癣(P=0.317)的镜检阳性率在不同性别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4 常见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与季节的关系 (n,%)

经χ2检验,足癣、股癣、体癣、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均P<0.001)不同季节镜检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甲真菌病(P=0.224)、手癣(P=0.452)、念珠菌包皮龟头炎(P=0.117)、念珠菌阴道炎(P=0.266)、头癣(P=0.786)不同季节镜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文分析了南京鼓楼医院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镜检阳性患者7366例,镜检总阳性率47.78%,低于张欠欠等[4,5]研究。有研究表明镜检阳性率低于培养阳性率,其假阴性率14.77%[6],本文因实验室条件有限,无法进行真菌培养,仅进行镜检,结果易受多方面影响,患处含菌少或已用药、取材不佳、检验者操作技术均可致假阴性。真菌镜检荧光染色一步法正在我院皮肤科实验室试用,该法通过特殊荧光素与真菌细胞壁上的β-葡聚糖或几丁质结合,荧光显微镜下菌丝及孢子发出亮蓝色荧光,与黑暗背景形成明显反差,可减少KOH湿片法因背景杂乱、主观判断而造成的误差,从而提高镜检阳性率[7]。一步法染液中含KOH,较两步法更方便,无需加热,反应仅数十秒。荧光染色法也能标记纤维素,但纤维形态不规则、无立体感,凭经验即可辨别[8]。其次,荧光染色法较KOH湿片法更容易辨认真菌孢子,提高了花斑癣等马拉色菌相关性皮肤病的病原菌检测。对于湿片法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真菌感染的标本可再次进行荧光染色,如油脂、护肤品等杂质较多的标本、难治性手足癣、甲真菌病等。

研究发现,甲真菌病、股癣、足癣、花斑癣为我院门诊浅部真菌病的优势病种,与广东[9]、上海[10]类似,与延安[4]、温州[5]、广西[11]有差异,显示不同地区浅部真菌病分布差异,可能与地域气候、生活卫生习惯、研究病例数、研究时间等有关。

浅部真菌病镜检阳性患者(7366例)中男4232例,女3134例,除头癣外,不同性别浅部真菌病病种分布有明显差异。男性以股癣、体癣、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和手癣为主,可能由于其汗腺皮脂分泌旺盛、局部长期潮湿不透气所致;女性以甲真菌病为主,推测女性重视甲的外观,从而及时就诊,导致其甲真菌病增多[10]。浅部真菌病镜检阳性患者多为20~39岁中青年,系其生理功能旺盛、多集体生活、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所致[4,5]。手癣在20~39、40~59岁均较多,考虑其发生与职业及日常生活有一定的相关性[12],长期浸水或接触洗涤剂的人群(经常做家务、从事餐饮行业等)角质易受损,导致真菌感染;建筑工人、农民等体力劳动者双手经常接触水泥、化肥等物质,易受外伤从而导致手癣的发生。手癣镜检阳性率低,手多暴露于外界,角质层厚,较难采集到含菌量足够的皮损,直接镜检易漏诊。足癣、股癣、体癣、花斑癣及马拉色菌毛囊炎随季节变化镜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浅部真菌病多发于春、夏季,与该季节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有关。

综上所述,南京鼓楼医院皮肤科浅部真菌病分布大体符合国内真菌流行病学趋势,具南方地域特点。真菌直接镜检法诊断浅部真菌病简便、经济,适合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荧光染色法是一种快速有效检测真菌的新方法,但荧光染色液价格昂贵,推广仍有一定难度。直接镜检法虽有一定假阴性,但可在临床高度怀疑真菌感染时重复镜检或进行荧光染色镜检,提高镜检阳性率,为皮肤科医生诊断浅部真菌病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浅部真菌病皮肤科
更 正 声 明
皮肤科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对皮肤科专科体格检查的认知调查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诺尔矿田腰尔压锡矿浅部标志带特征及成矿预测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77例儿童甲真菌病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皮肤科医生6招教你抗“冬痒”
新汶矿区构造复杂区域煤层赋存探查研究
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