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运用和思考

2018-10-27 11:25丁卫明曹立勇姚程宽王立平吴兴燕胡宗海
科技视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丁卫明 曹立勇 姚程宽 王立平 吴兴燕 胡宗海

【摘 要】本文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进行了一次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尝试。通过实践对翻转课堂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思考,以便更好的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34;TP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6-015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6.072

【Abstract】The paper attempts to flip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contents of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Through practice,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flipped classroom a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And combining teaching practice to analyze and think,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Flipped Classroom;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普及的不断深入,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上机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多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便利,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实践,我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总结。

1 翻转课堂的内涵

在教和学的关系处理上,近年来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积极热烈的探究和尝试。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和认同学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和使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于它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翻转。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博客和电子文档等内容进行学习,还可以在网络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从而自主的、独立的完成教学内容的自主性学习。在课堂上,老师将不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而是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进一步吸收和消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的深入达到知識的内化,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等能力的培养。

我在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时,尝试着使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在尝试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次课的分析和总结,来谈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和思考。

2 翻转课堂的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知识内化

首先根据教学的内容,我制作了两段分别不到10分钟的微课视频,大概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特点应用和系统组成以及数制的定义、表示方法和相互转化。并引入了几个问题:计算机体系结构思想和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数制的基数和按权展开,各种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在上课的前两天我将事先作好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回家进行观看。

在课堂上,我首先利用几个简单的问题,对学生们自学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然后让每4个学生为一组,对自学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讨论,而我则在教室里巡视,指导和回答学生遇到的解决不好的问题。通过讨论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冯诺依曼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思想、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数制的概念以及数制的转换都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我又邀请了几位学生主动上讲台来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学习成果,在他们讲演的过程中,台下的学生在认真观看的同时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于是我又给出了提升性的练习,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同时学生对发现的问题,采用了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

3 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总结

3.1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通过这次教学的尝试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本节课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在唱主角,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思考和讨论再解决问题。而我只是在知识的归纳、方法的运用和环节的衔接点拨一下。在最大程度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课前充分的自主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自主地控制学习速度,可以快进、快退和重新观看。同时对于遇到的问题学生有足够充分的时间来思考、翻阅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甚至可以和老师同学在网上进行探讨。同时,微课的视频和查阅的资料可以保存下来以便复习时使用。在课堂上,由于不用再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这些时间可以被用在学生更需要的环节上,比如学生可以把在预习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讨论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这段时间也是这节课最热闹的时候, 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有了充裕的时间保证,体现了翻转课堂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3 考虑到学生差异,兼顾优生差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讲授教学内容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而且往往都是一位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能力强的吃不饱,能力弱的跟不上。

翻转课堂教学则不同,在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懂了的可以跳过去,还没有理解和掌握的可以反复学习。在课堂的知识吸收内化过程中,教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与每一位同学交流,实时了解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和分层指导。同时,学生也能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来自教师的支持。

4 问题与思考

通过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我认为,翻转课堂不仅翻转了传统教学中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将传统的先教后学转为了先学后教。将“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转为了“课前学习,课堂研究”,而且还翻转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的作用和地位,将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和课堂的管理者”转为了“学习的指导者和课堂的引导者”,将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了“主动地探究知识”,这些变化拓展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作为近几年来被广大教师津津乐道和跃跃欲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样也有一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1、翻转课堂对硬件和软件设备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电脑和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用电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但是,在不发达的甚至偏远的农村,要做到这一点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这让大范围地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不大现实。另外,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完成微课视频的录制,这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多种视频制作软件的使用。同时,还涉及微课视频的视觉表达,音频技术、教学资料上传和下载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这些造成了一堂翻转课堂教学课的工作量远远大于普通的传统教学课的工作量。

因此,我们还是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和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挥教研组和集体备课的作用,教师们在一起发挥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合理分工,资源共享。使得对翻转课堂的探究和实践变得可持续,而不只是心血来潮和昙花一现。

2、了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深刻性

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过程要求学生在家自主完成,那么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的差异,就会导致学习效果的差异。同样,在课堂探究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生参与度也会高于性格安静内敛,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教师没有注意到这样的情况,那么就会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教学效果,违背了翻转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优点,违背了翻转课堂让“差生不差,优生更优”的初衷。

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对“课前学习“和”课堂探究“两个环节,都相应地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比如:通过提问学生和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学习效果展示、课堂练习等方法,要及时发现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的放矢。

3、准确把握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填鸭式的讲授,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和学习。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有人提出教师的角色是导演,学生才是主演。可是,导演还是在指挥着演员表演。所以我认为教师作为导演的地位还是不准确。在课堂探究和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中,教师只能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组织学生对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引导着学生系统地、完整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极大地进行深化,合纵连横。如果非要给教师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的话,我倒是觉得剧务更加贴切。

翻转课堂翻转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但是,我们还要考虑到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传授课本的知识,同时还要传授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大到教师处理问题时的观点和方法,甚至是“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小到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微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参与缺失了载体,整个教学过程就会变得生涩和枯燥。这同样也违背了我们探究翻转课堂的初衷。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给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它代表了教育工作者探索教育改革之路的方向和决心。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究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教育改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一清,王清云.翻转课堂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科技,2017,33(23):58-59+136.

[2]陳梅,林俊山,温晓芳.基于慕课的大数据课程翻转课堂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6):105-110.

[3]王田.浅析微课在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13):41.

[4]熊信,叶秀枝.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计算机教学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3):63-65.

[5]赵艳红.基于MOOC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网络混合教学模式构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7,16(06):118-121.

猜你喜欢
计算机文化基础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