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民族服饰文化初探

2018-10-28 09:15巴莹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初探

摘要:民族服饰是指各民族本身文化中独有特色的服饰,也可以称为地方服饰或民俗服饰。唐代文献中记载,古代乌蛮“妇人衣黑缯,其长曳地。”透过拉祜族服饰,仍可窥见古代氐羌系统民族衣着形象。本文通过对拉祜族服饰的起源、特点及文化价值等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定价值依据。

关键词:拉祜族;民族服饰;初探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物的一个重要门类。从不同的服饰,可以识别出不同的民族,可以了解其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等状况,可以看到各民族的节庆、婚丧、宗教信仰、礼仪等习俗。云南有众多的民族,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立体气候,决定了民族的服装和装饰品必然蔚为大观。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

一、服饰介绍

拉祜族在不断迁徙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与其他民族杂居和交往,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民族服饰。

1.服饰的起源

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叙述:“拉祜族先民在青海湖一带居住时,在集市上看到赤身裸体的拉祜人后赐予丝织品并教他们做衣服,妇女就仿照开襟长袍、石头花纹、喜鹊羽毛等做成了青蓝色调的服饰”。

2.服饰的发展

拉祜族先民经历了采集、狩猎、农业三个阶段,在采集和狩猎时期衣服主要是纤维树皮、兽皮、芭蕉叶来遮掩身体。早期的纺织是以织麻布为主,后期才学会种植棉花并学会纺纱织布。解放前处于用简单的纺车纺纱,用自制的织布机织布后染成蓝色、青色,做成衣服。直至今天,拉祜族人民还喜欢自己织布,穿传统服装,老年人穿自制、厚实的土布衣服,年轻人则趋向于穿融入流行元素的服装。

3.服饰的分类

唐末宋初拉祜族分东西两路迁徙后定居在澜沧江东西两岸,因分布地域和所处周边经济及文化的不同,也出现了大同小异的变化,形成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支系的分类。拉祜纳支系主要居住在澜沧江以西,服饰分为传统型和改进型。拉祜西支系主要居住在澜沧江以东,拉祜西女服因年龄差异使其风格各有不同。

拉祜族的服饰多样化,可以按时代、地区和性别区分。一是近代拉祜族的服饰有男女统一型、男子服饰型和妇女服饰型。二是现代拉祜族服饰分男性服饰和女性服饰两大类,不分社会地位。三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交融、思想的转变,在地理地貌、地域分布的基础上服饰也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新特点。

二、服饰特点

1.黑色是拉祜族服饰的主要特点。拉祜族最喜爱黑色,以黑为美,以黑为主色。服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上洁白的银泡,使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解放后,国家每年由内地调入各色的棉布和化纤织品供应。由于拉祜族人民喜欢自己织的布,国家每年还要调入大量的棉花和棉纱,供拉祜族人民自己纺纱织布。现在,拉祜族的小伙子和小姑娘既喜爱自己的民族服装,又喜爱各色布匹和化纤产品制作的新式服装。

2.拉祜族男子身穿浅色右衽交领长袍和长裤,喜欢佩刀,系腰带,脚穿布鞋,头戴包头,长袍两侧有较高的开衩,领口衣襟等处用深色布条镶边,包头用白红黑等各色布条交织缠成。拉祜族妇女服装具有青藏高原妇女服装的特点,穿的是黑布长衫,长至膝下,两侧开衩较高,立领右襟,缀有银泡,喜欢用红色或白色花边镶缀在袖口、襟边,显得光艳美丽。下穿长裤,头缠黑色包头巾,戴大耳环,胸前佩挂“普巴”(大银牌)。

3.拉祜族男女均喜戴银质项圈、耳环、手镯,妇女胸前还多佩挂大银牌。节日或盛装时,男女均喜长方形的背袋。背袋系自织的青布或红白彩线编织而成,袋上饰有贝壳和彩色绒球。男女青年恋爱时除赠送绣荷包、腰带外,背袋也是定情物。

三、服饰类别

1.居住在高寒山区的喜欢较厚实的服饰。男子多穿无领对襟短衣,头戴无遮阳帽或瓜皮帽,穿肥大的长裤。妇女裹黑布包头,身穿开岔很高镶有彩色几何图案的长袍。

2.居住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保留了传统服饰。男子服装随意性强,有穿无领对襟衣和肥大裤子的,有穿汉服或傣服的。妇女穿右开襟,两边齐腰处开岔口,可盖膝下,镶有菱形图案的长袍。

3.拉祜纳服饰。男子服饰均为蜡染青蓝色土布制成,上衣为圆领窄袖,衣长齐腰,右开襟长衣,对襟开短衣。女服有旗袍式和裹裙式,旗袍式用自织的四片青蓝色土布缝制,衣长150厘米,宽40厘米,高领长袖口右开襟,两边齐腰处开盆口,衣长至脚面。

4.拉祜西服饰。男子服饰分上衣和裤子,用纯棉手工纺织的土布缝制,上衣圆领,右开襟,窄袖短衣,衣长齐腰,布条、银泡、花边刺绣点缀,式样古朴。女服用自织的土布染色后缝制,分上衣和裹裙,上衣较短,竖领窄袖左开襟,不收腰,衣长齐腰。

四、服饰的文化内涵

拉祜族的服饰文化经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传统服饰的款式花纹及颜色多样化,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包头。传说是洪水时代的产物,当时为逃生躲进大葫芦后飘到天上,天神见状好奇而砍开葫芦时砍到拉祜祖先的头,天神见鲜血泉涌便解下自己的腰带缠在拉祜祖先头上,于是拉祜族男女都缠上了包头。

2.妇女包头绣有长穗。传说在与外族作战失败后,被围困的妇女用99条包头分33路逃走,为纪念成功突围便有了包头上的长穗。

3.妇女长袍手臂部位袖上有三道明显的红色花纹。传说是象征拉祜族迁徙史上三次大的战争,每次战争都引起拉祜族大规模的迁徙,为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同胞,便在衣袖上绣三道红色花纹。

五、服饰在舞蹈表演中作用

1.合理利用民族服饰有助于增加舞蹈的感染力。舞蹈中的服飾通过对创作原型上进行设计加工,使舞蹈作品具有传神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合理利用民族服饰有助于提升艺术审美能力。民族服饰的运用使舞蹈更具有视觉冲击性,让舞蹈更加赏心悦目,舞蹈化、符号化的特征被融入到艺术审美的理念中,有助于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3.合理利用民族服饰有助于时代的发展。在当今,可以将民族文化特色和时尚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将传统民族服饰时尚化、流传化,这将具有跨时代发展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澜沧拉祜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研究所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16

[2]李进参.拉祜族[M].民族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巴莹(1986.1)女,民族:汉族,籍贯:云南省昭通市,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舞蹈及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初探
欢欢喜喜购物记
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设计
民族服饰的包装设计浅析
意象油画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审美意义研究
学生管理法制化及其权利保护思路初探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汤鹏作品
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服饰应用研究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