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途径研究

2018-10-28 09:15李适金钧泽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李适 金钧泽

摘要: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技艺创新的精神理念。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以中兴通讯管理模式为例,从“双主体”管理模式、MIMPS教学法、工程师自主教学法以及职业管理等方面,探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和创新。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教育;职业管理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就要求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要求员工爱岗敬业、一丝不苟、专注于产品质量,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1]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技艺创新的精神理念。2015年央视热播的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工匠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问题

在《中国制造 2025》新形势下,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工匠精神且技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受传统观念“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影响,使得“工匠精神”的传承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我国高职院校现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也就是学生的生存技能,但是缺乏培养学生对于职业执着的坚守、对于工作的热爱、对于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对于团队合作的重视,学生大多从事基础性工作,职业认同感较低,往往缺少了工匠精神,这也偏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2]

三、新时期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途径

(一)实行“双主体”管理模式,实现深度产教融合

“双主体”是指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学校和企业均为办学的主体,均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14年,中兴通讯与我校开展校企合作,成立“中兴通讯电信学院”,(以下称为中兴学院),融合校企双方优势,在专业教学、素质培养、学生管理、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层次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中兴学院由中兴通讯技术人员与学院骨干教师组成“混编”教学团队,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引入中兴通讯的实训设备、技术资源、课程资源、学习平台、企业培训方案等企业资源,实现深度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企业文化和理念的影响,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二)采用MIMPS教学法,学生在任务中培养工匠精神

中兴学院采用MIMPS教学法,也称项目教学法,以分组—布置任务—小组实施—完成任务—成果评价—自我评价的任务驱动的授课方式來组织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创造出类似工作岗位的学习环境,学生扮演着员工的角色,改变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作用下,自己动手去找答案,解决问题。由于是分组任务,学生非常注重组队合作的形式,建立互评、自评意识的培养。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既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职业技能,又激发了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以及锻炼创造性的思维,学生对团队合作非常重视,优化教学效果。

(三)工程师自主教学模式,发挥榜样力量

为了弥补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充分发挥企业工程师的经验优势,中兴学院所有课程中均要求专业教师采用工程师自主教学模式,利用教师在行业内累积的经验和知识,形成个人授课的特长,在完成现行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利用其中20%-40%的课时进行相关经验和知识的传授。[3]在教学中,教师将踏实的治学精神、规范的行业操作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工作追求,以及对工作的热爱和崇敬。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营造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学习环境,发挥榜样力量。

(四)从学生管理到职业管理的转变,培养“准职业人”工匠精神

中兴学院把学生称为“准职业人”,就是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初步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质,能够适应在企业的发展。学院把辅导员、就业指导教师和职业素质教师共同定义为职业素质导师,将学生管理、职业素质教育和就业指导三者合一,实现从学生管理到职业管理的转变。

1、职业素质课和职业素质拓展活动相结合

中兴学院开设职业素质课程,根据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能力需求设置课程内容。同时,借鉴企业培训新员工模式,聘请有从业经验的企业人员担任讲师。课程体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准职业人导向训练,以准职业人的素质要求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职场礼仪、表达与沟通、目标与计划能力。在导向训练中,学生的责任心、执行力等也得到大幅提升。

第二、职业发展与定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联网行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此阶段,学生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岗位产生向往与认同。

第三、求职能力训练,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面试关,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作为职业素质课的补充,职业素质拓展活动充分锻炼了学生实践及应用能力。通过ICT行业基地参观、各行业社会调研活动及企业讲座、职业礼仪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专业技能竞赛、模拟招聘面试等活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组织纪律性、沟通表达、团队合作、职业意识与技能以及创新能力。

2、职业素质KPI考核管理

为了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更好地了解企业运作方式,中兴学院采用ICT行业最常用的KPI考核法,结合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一套适合我院学生的KPI职业管理制度。制度包含准职业人个人(职业)道德、学习(工作)态度、团队协作、学习(工作)纪律、责任、创新测评等九项考核,全面包含了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行为表现,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了学生在校的综合成绩。该测评结果关系到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安置。此种对学生全方位的考核,把学生的在校表现量化,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更清晰的看到同学之间的差距。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提早适应企业管理制度,提高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漪.“工匠精神”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J]职教论坛.2016(32)

[2]石博.“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途径研究》,编号GZD1317050。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