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型与新时期文学的发生

2018-10-29 01:49高明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当代文学

高明

摘 要:相比较而言,作为学科,中国现代文学具有了相对稳定而自足的框架,但对于当代文学而言,无论是知识版图还是历史意识,仍然处于不稳定的转型状态当中。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以新时期文学的发生为中心,通过基本历史观念的清理、重要文学史事实的澄清,帮助学生理清基本的历史观念,并让他们掌握实证性的学术方法。

关键词:历史转型 新时期文学 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为开端,已经走过了近七十年的历程。和中国现代文学史学化的历程相比,当代文学形成学科、成为大学专业教育的一部分,却是晚近的事。在很长一段时期,人们认为“当代文学”指的就是“当下文学”,这不难理解,因为当代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时常处于相互交织、混杂的状态,人们很难对它们作以细致的区分。这一状况的改变,主要得力于洪子诚、程光炜等学者推动的“当代文学历史化”的研究实践,此后,当代文学研究逐渐获得了相对自足的领域。标志性成果有洪子诚的《当代文学的概念》《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和程光炜的《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等。

虽然学界出现了不少史著、论著,但人们关于当代文学的叙述、观念等仍然未能取得共识:一则,固然是由于当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等不够完善,有待研究者的努力和历史的沉淀,二则,主要是因为当代文学史写作背后的历史感觉、观念等不够稳定,甚至充满分歧。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处于重要的历史转型期,新时期文学成了一个耳熟能详、颇具概括性的说法,但是,这一描述却很难让读者把握到当时文学的复杂形态,也未能勾勒出文学发生的历史过程。笔者在教学中长期关注这一问题,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几个重要的文学现象的分析,在梳理基本史料、解读重要作品的基础上,探索并勾勒历史转型中新时期文学发生的复杂语境及其曲折历程。

20世纪80年代前后,文学史家王瑶指出,“文学史既是文艺科学,也是一门历史科学。……一部文学既要体现作为反映人民生活的文学的特点,也要体现出历史科学,即作为發展过程来考察的学科的特点。”[1]这一观念无疑大大强化了文学史的历史维度,其同样适用于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在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转型中,各类文学现象层出不穷,形成了众声喧哗的场面。如果稍作细致的分析,就可以看到,和历史变革同步展开的,是历史意识的重新塑造。在文学史领域,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和司马长风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等重新勾画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版图,其大大冲击了王瑶、唐弢等学者确立的以“革命文学”和“延安文艺”为主线的文学史叙事,而以“个人”为主线的文学叙事逐渐成为主流。于是,许多作家被重新认识,一些作品逐渐浮出了历史地表,人们觉得这样的文学史更加客观,而在“人性论”的标准下,教学研究中人们将审美教育作为中心,更侧重于作品的阅读、鉴赏。

新时期文学的发生从一开始就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其合理性几乎是不言自明而且勿庸置疑。关于新时期文学,文学史已经建立起了“地下诗歌——朦胧诗——现代主义——先锋文学”为主线的叙事线索,其正是以西方中心论确立的文学标准为参照坐标。不过,近年来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动向:有的研究者反思了精英主义的文学趣味,而且对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性”、现代主义等看似不证自明的文学观念提出质疑;有的研究者从知识论、谱系学等角度,在西方思潮的背景中重新探索1980年代的文化观念,指出新时期文学的发生实则已经蕴含在此前的文艺实践当中。毫无疑问,新的研究范式对此前的文学史书写构成了挑战。

人们通常认为,新时期文学的发生是建立在此前文学断裂的基础上,这一说法自然有其道理,但仍有较大的修正余地。众所周知,作家刘心武以发表《班主任》而驰名文坛,按照洪子诚的说法,这些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征象:对个体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启蒙观念和知识分子‘主体地位的提出等”。[2]很多人认为,作家刘心武是站在历史的断裂点上,重启了新的问题意识和文学形态,但稍作追溯,可以看到作家早在1970年代已经发表了多篇作品,算不得文坛上的新人了。

如果说,新时期作家的创作可以看到比较明晰的轨迹,那么,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形式变革等则相对隐蔽。如“改革文学”让人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者形象,而且,这类作品被当成改革开放最形象的演绎,可是,当我们将历史视野向前延伸,可以发现更为复杂的文学发生过程。如蒋子龙的文学创作正是得益于建国之后对工农兵作家的大力培养的体制,1972年,他在《天津文艺》上发表了《三个起重工》等作品,此后逐渐生产岗位走向管理岗位,并在1975年10月参加完第一机械工业部召开的会议之后,写下了使其声名大噪的《机电局长的一天》。蒋子龙作为工人作家,对生产管理问题的关心是一惯的,而且,在《机电局长的一天》中,依然残留着十七年文学的写作模式及痕迹,主人公霍大道试图通过“革命精神”和“群众运动”来“改革”僵化的官僚体制[3];又比如,在《机电局长的一天》开头的题记,就写着“工业学大庆,领导干部必须做铁人。这是和平年代的战争,是新的长征——摘自机电局长霍大道的手记。”[4]小说中“铁人精神”,作为1960年代工业的符号,正是革命精神的具体象征,而霍大道时常阅读革命日记,则转化为他改革官僚体制的决心和力量的动力。可以看出,新时期文学的发生并非凭空而至,而是有着更为内在的,也更为隐蔽的历史依据。

新时期文学“现代派”现象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类似的现象是“现代派”文学。建国之后,“现代派”文学是被批判、否定的对象,尤其是在1958年,茅盾在《夜读偶记》中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做了全面批驳。茅盾不仅提出“现代派”文学的“实质是抽象的形式主义”,思想根源是“主观唯心主义”,而且,将其视为腐朽的资产阶级艺术。[5]由此,“现代派”文学在前三十年被当成边缘化的甚至消失了的文学存在,但从近年来发表的材料来看,“十七年”时期并未停止过对“现代派”文学的译介,这些作品通过以“内参读物”的形式出版,就是今天广为人知的“黄皮书” “灰皮书”。正如贺桂梅所言:“50—70年代的‘禁忌之物转化成‘新时期‘欲望的对象”[6]。

关于新时期文学中的“现代派”,需要细读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冯骥才、李陀、刘心武三人的《现代派通信》等相关文章。可以看出,新时期文学中“现代派”的复兴,已经和很难和建国之后情况等同。相比较而言,新时期的现代派更具现实针对性,主要是不满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粗糙写作技巧,他们试图通过“现代派”探索“不一样的写法”,也就是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之外寻求新的形式。可见,此时的现代派仅仅被局限在艺术创作手法上,且只是为了增补社会主义文学的丰富性,其显然并不具备全面挑战替代现实主义的能力,这也不是提倡者的初衷。但饶有意味的是,对“现代派”的追溯,甚至后来者的不无夸大的叙述,透露出的正是某种历史无意识,即接轨“世界文学”的想象与焦虑。按照张旭东的说法:“谈论‘中国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出发点,并不是‘中国有没有现代主义或‘中国能不能有现代主义这样的几近无意义的问题。那种在中国‘寻找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做法,无论其期待如何,也无论其对这些概念本身的理解是否透彻,已将问题引入死路,至少使之陷入一个琐屑的窘境。……所有这些问题带有一种强烈的先入为主的色彩,并通过展开问题的方式把一个前理论的或说是潜意识的框架推到前台。”[7]通过基本史实的梳理、通过文学形式变革细致的考察,以及背后意识形态因素的考察,无疑可以促使学生对某些文学史中“新时期文学”的“一元论”叙述重新反思。

可以说,通过不断“重写”与“重返”文学史写作,当代文学摆脱了以历次社会运动为历史节点的桎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学科自主性,然而从当代文学学科来说,依然只能借助政治时间来划分文学史的进程,这本身就是自身历史意识缺乏的体现。特别是新时期文学的称谓,在1980年代逐步的建立自身改革叙述中,带有很大的权宜性。这个称谓最早来源于1985年中国社科院编著的《新时期文学六年》一书,带有毅然决然与过去文学观念、文学史意识断裂的倾向,自然也就忽视了新时期文学事实上和“十七年”文学或明或暗的关联。新时期文学起源课程的关键在于:首先,如何恰当地追溯新时期文学的前史,通过作家经历、作品形式等,探索它和建国之后文艺的复杂关联;其次,如何放慢文学史的镜头,将文学史背后的历史经验带到学生的眼前。因此,恰当地处理新时期文学起源的另一面,正是如何能辩证地把握当代文学既是“两个三十年”,同时也是“一个六十年”的历史性关系。当然,对作家创作前史的追溯,并不是趣味化、奇观化地发掘其新时期以来建构正面形象背后的“黑历史”,而是期望通过新时期起源的深入探索,改变平面化的文学作品的讲法,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文学的复杂性,并在學习中掌握辩证唯物的历史观念和学术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瑶.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随想——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1980,4.

[2]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0.

[3] 黄平.《机电局长的一天》《乔厂长上任记》与新时期的“管理”问题——再论新时期文学的起源[J].当代作家评论,2016(3):33-46.

[4] 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A]//蒋子龙文集(第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

[5] 茅盾.夜读偶记[A]//茅盾文艺评论集(下)[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783-784.

[6] 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8.

[7]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C].北京:三联书店,2006:243.

猜你喜欢
当代文学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文学的民族性特点
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经典化
论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1949年后的中国文学》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当代文学的语言问题反思与追问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国文学中的启蒙思想
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探讨
情感休闲文化与当代文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