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采用微生物制剂辅助蓝光治疗对机体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

2018-10-31 10:54石旭珍庞永宁
中外医疗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化指标新生儿黄疸蓝光

石旭珍 庞永宁

[摘要] 目的 探究新生儿黄疸采用微生物制剂辅助蓝光治疗对机体生化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 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8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40例,应用微生物制剂辅助蓝光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蓝光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2.50%)相比对照组(72.50%)明显更高(χ2=5.541 1,0.018 6 <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150.24±10.61)μmol/L]、肌酸激酶[(217.24±50.72)U/L]、乳酸脱氢酶[(161.35±39.67)U/L]、肌酸激酶同工酶[(30.24±6.32)U/L]相比对照组[(185.24±32.88)μmol/L、(273.69±45.61)U/L、(189.62±40.35)U/L、(40.15±7.21)U/L]明显更低(t=6.407 0、5.234 0、3.159 8、6.537 1,P=0.000 0、0.000 0、0.002 2、0.000 0 <0.05)。结论 微生物制剂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切实可行,有助于缓解黄疸症状。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微生物制剂;蓝光;生化指标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5(c)-0004-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eonatal jaundice on the use of microbiological agents to assist in the treatment of blue light on the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the body, providing guidance for the clinic. Methods 80 cases of neonatal jaundice in this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s, 80 cases were convenient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40 cases, the use of microbiological agents to assist Blu-ray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40 cases , apply blue light therapy).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92.5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2.50%) (χ2=5.541 1,0.0186 <0.05); serum total bilirubin after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50.24 ±10.61) μmol/L], creatine kinase [(217.24±50.72) U/L], lactate dehydrogenase [(161.35±39.67) U/L],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30.24±6.32)U/L]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85.24±32.88) μmol/L, (273.69±45.61) U/L, (189.62±40.35) U/L, (40.15±7.21) U/L] (t= 6.407 0, 5.234 0, 3.159 8, 6.537 1, P=0.000 0, 0.000 0, 0.002 2, 0.000 0 <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microbiological agents to assist blue light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is feasible and can help relieve the symptoms of jaundice.

[Key words] Neonatal jaundice; Microbial preparations; Blue light; Biochemical indicators

新生兒黄疸属于临床儿科的常见病,主要是指新生儿在出生28 d内发生黄疸,目前,临床常将黄疸分为生理性、病理性黄疸,其中生理性黄疸一般7~10 d后可自行消退,不需特殊治疗,但病理性黄疸常需及时对患儿实施有效治疗,否则易使患儿并发其他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1-3]。该院对2015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别实施蓝光治疗、微生物制剂辅助蓝光治疗,以探究微生物制剂辅助蓝光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8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40例,应用微生物制剂辅助蓝光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蓝光治疗)。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80例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后开展研究。

实验组40例患儿日龄为1~5 d,平均(2.75±0.73)d,男女分别为26例(65.00%)、14例(35.00%)例;出生体质量为2 023~3 411 g,平均为(2 932.24±25.61)g;8例患儿为早产儿,32例患儿为足月儿。

对照组40例患儿日龄为2~5,平均(2.78±0.69)d,男女分别为27例(67.50%)、13例(32.50%);出生体质量为2 035~3 423 g,平均为(2 930.24±26.89)g;7例患儿为早产儿,33例患儿为足月儿。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资料经对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①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 μmol/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7 μmol/L,或每天升高>85 μmol/L;②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对该研究使用药物具有过敏现象患儿;②先天性疾病及器质性疾病患儿;③母体在孕期存在胆汁淤积或母体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患儿应用蓝光治疗,即使用蓝光光疗黄疸治疗仪对患儿实施蓝光照射,在照射前,应对患儿的眼睛、生殖器、会阴部、肛门实施保护,为其戴好脚套、手套、眼罩,结合患儿病情程度给予其间断光疗24~96 h。实验组40例患儿应用微生物制剂辅助蓝光治疗,蓝光照射治疗同对照组患儿,并同时给予患儿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国药准字S20020037,规格:每袋装1 g)治疗,1袋/次,1~2次/d,连续口服5 d。

1.3 评估指标及评估标准

1.3.1 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水平。

1.3.2 评估标准 疗效评估标准[4]:分为显效(治疗3 d后,患儿皮肤黄染明显好转,血清总胆红素降至220.6 μmol/L)、有效(治疗5 d后,患儿皮肤黄染明显好转,血清总胆红素降至220.6 μmol/L)及无效(治疗5 d后,患儿皮肤黄染未出现明显变化,且血清总胆红素未降至220.6 μmol/L),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占比之和。生化指标主要对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肌酸激酶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进行分析。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对比研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2.50%)相比对照组(72.50%)明显更高(P<0.05),见表1。

2.2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生化指标水平

实验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150.24±10.61)μmol/L]、肌酸激酶[(217.24±50.72)U/L]、乳酸脱氢酶[(161.35±39.67)U/L]、肌酸激酶同工酶[(30.24±6.32)U/L]相比对照组[(185.24±32.88)μmol/L、(273.69±45.61)U/L、(189.62±40.35)U/L、(40.15±7.21)U/L]明顯更低(P<0.05),见表2、表3。

3 讨论

药物、物理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手段,为增强疗效,促进患儿早日预后,临床常对患儿实施联合治疗[5]。该研究对患儿实施微生物制剂辅助蓝光治疗,其中蓝光治疗主要是通过对皮肤进行直接照射,从而达到降低胆红素水平的效果[6],而该文所用的微生物制剂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其主要成分为枯草杆菌、乳酸钙、蓝生菌屎肠球菌、氧化锌、烟酰胺、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12,能有效增加新生儿肠道内的有益菌数量,从而增加肠道内尿胆原以及粪胆原水平,对促进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粪胆原具有较积极的作用,最终达到促使胆红素排出体外以及黄疸消退的效果[7-8]。

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150.24±10.61)μmol/L]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且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2.50%)相比对照组(72.50%)明显更高,这提示在蓝光治疗的基础上对患儿加用微生物制剂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从而有效缓解黄疸症状。同时数据发现,实验组患儿治疗后肌酸激酶[(217.24±50.72)U/L]、乳酸脱氢酶[(161.35±39.67)U/L]、肌酸激酶同工酶[(30.24±6.32)U/L]相比对照组[(273.69±45.61)、(189.62±40.35)、(40.15±7.21)U/L]明显更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有效生化指标,若心肌细胞损伤越严重,则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越高,而过高浓度的胆红素可对患儿的心肌细胞产生一定的损伤[9-11],因此,为减轻心肌损伤,降低胆红素浓度尤为关键,结果显示治疗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下降,这提示在蓝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生物制剂的疗效更显著,更有助于减少胆红素浓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倪晟贤等[12]在《微生物制剂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患儿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详细分析了微生物制剂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其以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蓝光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蓝光联合微生物制剂治疗,通过研究其发现,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100.00%)相比对照组(73.33%)明显更高,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肌酸激酶[(219.97±48.63)U/L]、乳酸脱氢酶[(162.33±40.05)U/L]、肌酸激酶同工酶[(30.07±8.63)U/L]相比对照组[(274.74±42.28)、(194.52±39.57)、(41.52±7.94)U/L]明显更低,通过研究其认为,利用微生物制剂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十分可行,可有效改善心肌酶谱以及血清胆红素,治疗效果更佳。将倪晟贤等人[12]的研究结果与该研究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认为微生物制剂辅助蓝光治疗的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微生物制剂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切实可行,有助于缓解黄疸症状,降低血清总胆红素、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对病情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小凤,田斌斌.不同蓝光照射方式辅助黄疸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胆红素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0):5939-5940.

[2] 张明丽.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黄疸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患儿血清胆红素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79-80,82.

[3] 李国苍.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48例[J].中国药业,2014,23(4):89.

[4] 吴恩莲,刘琴,冯国莲,等.强化风险护理对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指数、胆红素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26-129.

[5] 李云生.预防性L ED蓝光照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黄疸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9):1153-1154.

[6] 张晓芳.保温箱内蓝光治疗早产儿黄疸时温度调节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81-82.

[7] 朱媛媛,劉颖.蓝光照射结合腹部环形按摩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和黄疸消退情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1):133-136.

[8] 黄仟英,肖艳兰,邓文娟,等.自制透光气囊枕在新生儿黄疸进行双面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 13(7):133-134.

[9] 花少栋,温建武,刘楚芹,等.蓝光治疗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溶血反应的影响[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2):50-54.

[10] 刘玲,张路,蒋榆辉,等.苯巴比妥钠联合蓝光照射治疗难治性或迁延性新生儿黄疸的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1):112-114.

[11] 贾承英,崔彦敏,张青,等.不同蓝光照射方法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5):2358-2360.

[12] 倪晟贤,马进.微生物制剂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患儿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0):1199-1202.

(收稿日期:2018-02-23)

猜你喜欢
生化指标新生儿黄疸蓝光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早期血浆置换对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新生儿窒息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并发症观察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检测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