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专业社团建设模式研究

2018-10-31 12:08李明丽
求知导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建设模式应用型人才一带一路

李明丽

摘 要:课题组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模拟联合国社团为例,分析了专业类社团建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探讨了专业类社团的建设模式及如何发挥专业类社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三个方面,阐释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不断加深对专业类社团建设的探索,使社团活动更加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专业类社团;建设模式

一、发挥专业类社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1.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大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人格等层面上应当全面协调发展。单靠课堂教学是无法丰富学生知识需求的,而参加专业类社团,由于其成员来自各个院系、专业、年级和班级,使学生在活动中必然会产生知识的火花,收获课堂教学无法获取的知识。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企事业单位衡量大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实践能力也是学生成人成才的主观愿望。当代大学生主观上都很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获得,都希望参与各平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此促进自身成长。

3.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有活跃的思维、张扬的个性,但普遍缺乏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能力,而每一项社团专业活动都需要学生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锻炼专业技能

专业类社团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一些依托辩论赛、演讲比赛、模拟联合国大会而产生的辩论社、演讲与口才社和模拟联合国协会等社团每年都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和活动,这极大地增长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

5.培养创新创造精神

专业类社团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实践证明,大学生专业类社团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创造性、实效性,使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

二、掌握专业类社团的建设模式

为了更好地贴近生产实际,专业类社团的建设应以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因此,专业类社团的建设应该围绕“一条主线、二个管理体系、三个层次、四个有机结合和五个工作目标”的模式而展开。

一条主线是指专业类社团的设置和运行始终要与专业紧密结合,围绕专业的办学目标,努力实现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内容、校园文化传统、校风、学风等方面无缝“对接”。二个管理体系是指目标计划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目标计划管理体系的目的是将学院的办学方针、长远目标以及实现这些方针和目标的计划层层分解到每个专业类社团的建设过程之中。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强调 “过程管理”,其基本理念为“质量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三个层次是将专业类社团分成专业基础、专业运用和专业能力创新三个能级层次的社团。专业基础层社团主要吸纳第一层次的学生,即1~2 年级学生,目标是加强学生对本专业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为日后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专业运用层社团主要吸纳第二层次的学生,即2~3 年级学生,以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和生产力为办团的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切身体验专业知识的实际价值,从而增强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等。专业创新能力层社团主要吸纳第三层次的学生,即3~4 年级的学生,社团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主题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才智,使学生增强创新意识,焕发创新精神,掌握创新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模拟联合国协会在社团内部完成了这三个层次的完美结合。成员分三级管理,第一层次为主席团(Chair),第二层次为核心成员(Member),第三层次为培训生(Trainee),不同层次的人员来自不同的年级,负责不同的工作,同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有一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鲁娟.“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7(32):94-95.

[2]秦玉国,宋立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学生科技创新类社团建设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4):84-87.

猜你喜欢
建设模式应用型人才一带一路
适应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设模式探讨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