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是一场蓄意的诡计

2018-11-01 03:13来颖燕
上海文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改动浮云众生

来颖燕

对于小说创作而言,谋篇布局是最磨人的,磨作者的心力,也磨读者的眼力。因其不仅事关小说的技法,更蕴藉着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倾向。而对作品的修改,会一点点泄露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秘不示人的心路历程。所以,卡尔维诺会在他著名的《美国讲稿》里谈到诗人弗朗西斯·蓬日热衷于“把思想形成的各个阶段都发表出来,因为他认为真正的作品不在于它的最终形式,而在于为了逐渐接近这个最终形式而采取的各个步骤”。

夏烁曾对她的新短篇《让这夜晚继续》做过一次较大的改动。我们现在得见的成稿在节奏和步调上更加紧凑得当,小说的语言和肌理显然也被细细打磨过。但很多时候,修改成熟的稿子并不只是一种单向度的进步。我们感兴趣的,是在作者走向自认为的“更成熟”时,疏离了什么,又靠近了什么。

故事从准备考研的“她”在画廊的实习切入。会选择这份并非自己专业的实习,如所有志向高洁又为现实所困的年轻人一样,是一种权宜。作者一开始就表达出“她”的“洁身自好”,以至于实习中遇到的太太买主、画家本人、前来采访或者说“合作”的记者、上下班时路遇的摩的司机等一干人,对于“她”而言,都成了浮云和过客。而修改前后的两稿,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对于这些浮云和过客的处理上。成稿中,作者有意缩短了开篇对“她”在画室时的工作经历描述,加快了“她”与买画的太太、画家、记者间接触的节奏。当然,更明显的改动,是续写了前一稿戛然而止的结尾。初稿中,小说截止在那晚“她”回到出租屋后被房东告知因为有新的租客要立即搬出去的节点上,将“她”和读者一起留在了茫然中。而成稿中,小说增加了“她”与室友、男女房东以及新租客之间的戏份,最后还让无处可去的“她”回到画室,并发现了画家的学生在为画家做“枪手”的惊人内幕……

夏烁的小说,最迷人处在于充满指向含混的细节。因为含混,人们常常会不自禁地紧随其后,为的是求得一个明确的出路。从《水上漂》到《廖湖饭店》,直至新近发表的《幻光》,密布的细节一点点拼凑出故事的脉络,又会在倏忽之间转向,令看起来原本走向明确的故事蒙上了一层雾气。但这种迷人的含混,在《让这夜晚继续》中不再明显。当然,我们依然能感觉到夏烁还是有意要让她笔下的众生摆脱纯粹道德上的判断,有意要赋予他们模糊性的指向——譬如“她”会在面对交警时突然对摩的司机的经历有了共鸣(是“共鸣”而不是“同情”)而主动说谎帮他逃过责罚;并且,对于那些“于我如浮云”的众生,夏烁的刻画始终生动而活色生香,升腾出生活的气息。这是人生本应有的样子——众生喧哗,沉浮枯荣,得意失意,共存共生。他们的价值就在于其存在本身。就连题目本身也显露出了一种含混和犹疑——“让”字一出,勉强与无奈的语气顿生,“这夜晚能不能继续”,“又怎样继续”的困惑也就被置顶和放大了。

但,与她的其他小说不同,这一次,夏烁对于人生高下的判断和倾向有些明显。这种倾向几乎一开始就构成了小说的底色。对此,夏烁是自知的,但是,对于表达方式上是显是隐,夏烁是摇摆的。自知,所以许多指向明确的言辞在改动中被完整保留,比如对于两位同龄实习生,“她”有意将自己与她们区分开来——“那两个女孩在工作上的怠慢使她厌烦,但同时,也让她有一种清醒着的优越感”。同时,夏烁又在某些时刻力求摆脱这种明确——她将原本开头的那句“一切都要待在恶性循环的轨道里继续运转”删去。看起来,她意识到如果“她”一开始就将现有的生活定性为“恶性循环”,过早地暴露出意图和爱憎,会让接下来的情节陷入如何摆脱这“恶性循环”的窠臼中。但可惜的是,她后来在改稿中的续写,却是更明白无误的暴露——她加重了描摹乱糟糟的现实的笔力。特别是那回到画室后发现的内幕,是对小说开头时的情境和心境的呼应,更是深刻地映衬出“她”的困惑和迷茫。但是这样的呼应,未免“设计感”过于浓烈。

小说是一场蓄意的诡计,写作者始终纠结的,是怎样将内心的意念化入笔下的世界。但这种“化入”,必得掌握好“有无”之间的分寸。明明是诡计,却不能让读者有太明显的自觉。夏烁之前的不少小说,亮色便在于此。但这一次,在“设计”上,她用力太猛,以至于一开始,我们就不自禁地和作者的眼界合一,将众生归入了“浮云”,一直到最后,都不断地强化着追随“她”将自己与他们隔离的意念。初稿中,那种对于自己与众生距离是远还是近的犹豫,也在最后对于结尾的延续中消失殆尽。当“她”的困惑和迷惘,不再是现实带来的难以判断和取舍,而是如何处理和面对,小说的现实感也就被消磨掉大半。

20世纪的美国画家波洛克曾创立“滴画派”—— 在画面四周走动将墨彩滴落在画面的作画方式,会记录作画时的过程,并邀请观众分享创作这些色迹時的氛围和力量。夏烁对于小说的修改,让我想起了“滴画”,前后不同的痕迹正还原和透析出她在写作时的意念和犹豫。她始终在探索,在调试,但有时候,小说就该让这探索蓄意落空。

猜你喜欢
改动浮云众生
《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不畏浮云遮望眼
写在六合金光寺
浮云
奔驰CLA45 AMG
拜佛
慈怀众生
鸵鸟
咪咪(节选)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