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
——以粤西高校图书馆为例

2018-11-02 02:27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馆长双一流一流

杨 曼

(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广东湛江524048)

学科服务最长起源于美国,我国的学科服务工作起步较晚,从1998年开始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代表的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科服务工作试点图书馆,正式全面开展学科服务工作.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的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它以传统服务为基础,对传统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和深化的结果.它要求具有学科专业背景、精通情报技术的学科馆员主动改变自己信息提供者的身份,以科研工作者的身份主动参与到用户的科研或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用户提供专业资源和信息导航,为用户的科研和教学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服务工作的发展和创新成为了我国高校及高校图书馆深化读者服务及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各高校图书馆纷纷设立学科馆员加入学科服务大军.但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不同层次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差异化较大.本文以粤西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开展的现状进行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逐一提出具体完善策略,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 “双一流”建设的内涵

2015年10月国务院颁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双一流”的概念,“双一流”可概括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1]“双一流”是继“985 工程”“211 工程”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中指出我国将分“三步走”统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通过“三步走”的努力,在本世纪中叶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另外,通过“双一流”建设要完成以下任务: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提升、优秀文化传承创新、成果转化着力推进.

“双一流”建设将我国高校分为两类布局来发展,以扶持优秀学科、扶持特色学科、扶持新兴学科为原则,鼓励和支持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定位,差别化发展,办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流高校.这为地方高校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发展机遇.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高校教师、学生、科研工作者教学、科研所需信息资源的核心部门,要勇于抓住机遇深化学科服务工作深度与广度,全力做好学科服务工作,发挥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重要性

原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过: “学科建设是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关键.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学科上达到一流水平; 一所一流大学一定有某些学科在教学科研方面都达到一流水平; 在经费和人才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选准突破口,集中人力和财力,有可能创建一流水平的学科”.[2]一直以来,地方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教育、科研项目等方面都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的方向必然是加强学科建设工作,这给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地方高校图书馆对学科服务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能让其紧跟社会进步的脚步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国家教育部对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奖励投入加大吸引了更多的高校教师投身科研工作,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对地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渴求凸显出学科服务工作在地方高校科研、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对于各学科的专业划分有了新的方向与定位.作为辅助地方高校向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图书馆应提升自身在学术科研领域的作用,深化开展学科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促进地方高校学科发展,提升地方高校学科核心竞争力.

3 粤西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分析

采用实地调查法与网站调查法相结合,以粤西地区四所具有专业特色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广东医科大学图书馆、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作为样本.一方面,分别访问四所高校图书馆网站,进入图书馆主页详细查找与学科服务相关的重要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走访四所高校图书馆,与学科馆员面对面进行学科服务工作调研.经调查发现,粤西地区4所高校图书馆网站均公开了学科服务的相关信息,但信息服务具体内容差异较大,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通过深入调研发现:粤西地区四所高校图书馆均积极开展学科服务工作,但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程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如下:(1)学科服务队伍建设差异较大.广东医科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作为粤西地区唯一两所一本高校,具有一本高校的优势:学科馆员年龄、学历层次、职称、专业背景、专业人才配备科学合理,人员数量充足.岭南师范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作为粤西地区两所二本高校在以上方面差异较大.集中表现在学科馆员数量少、学历层次偏低(博士学历人数为0人、本科以下学历人数较多)、高级职称人数少(研究馆员人数为1人和6人)、专业背景及专业人才寥寥无几.(2)学科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广东医科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的学科服务范围较宽,除了常规工作外,两所高校图书馆都具备科技查新、申请专利资格,并深入开展了相关工作.岭南师范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人员受学历、职称的影响无法开展科技查新、申请专利工作.另外,受学科服务工作经费影响,这两所高校图书馆的课题检索、专题服务工作展开并不深入.

4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路径创新

“双一流”环境下,学科服务的创新和推广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当前地方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为促进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校图书馆必须创新学科服务模式、转变学科服务理念,主动把握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积极向一流图书馆的目标奋进,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作出巨大贡献.

4.1 建立科学合理的馆长选任制度,提高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1)建立科学合理的馆长选任制度.地方高校图书馆馆长作为图书馆的重要人物,其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长远发展.目前,国内外图书馆馆长造作制度各有差异: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校图书馆馆长均为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背景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专职担任;以德国为代表的高校图书馆馆长造作采取从馆员中选拔晋升制;以日本为代表的高校图书馆馆长是教授兼任馆长制.我国以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图书馆馆长均为图书馆学专业教授任职.当前拥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点的高校日益增多,可见未来的图书馆专业人才必将越来越多,高校图书馆馆长专业化、职业化将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馆长均为非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的教授任职,这种做法必然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因此,一方面,从专业角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馆长选任制度逐步改变单一的内部选拔或兼任制,面向国内外广纳贤才,给有志于图书馆事业的图书馆学、情报报专业人才搭建专业才华施展平台.另一方面,在图书馆馆长的选拔中,需要对任职年龄、管理能力、文化素养、领导素质等方面做全面的考量,通过科学合理的选任制度选拔出一批专业对口、业务技能高、管理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担任地方高校图书馆馆长.

(2)提升馆长的专业化职业化能力.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指出:图书馆馆长职位应设为专业技术岗位,要求有相应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图书馆专业馆员要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同时要进行专业系统的教育与培训.同时,高校应重视图书对高层次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在职学习和进修等方式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馆长均由其它部门领导轮岗到图书馆任职馆长,导致馆长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不高.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给馆长制造充分的专业知识学习的机会,比如通过在职学习、进修或积极参加专业学术交流会等改善图书馆馆长的专业,提升馆长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实现馆长的专业化职业化能力.

4.2 设定一流学科服务目标,做好学科服务规划

地方高校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依据,来确定本校学科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当前国内高校普遍使用ESI 学科评价体系来评价自身学科发展水平和影响力,ESI 是一种分析评介工具,ESI学科评价体系可以对科学研究绩效进行衡量,对科学发展趋势进行跟踪,其数据权威可量化、可比较,可对学科建设绩效进行动态监测.在“双一流”建设的大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将ESI 学科建设作为学科服务目标,以此提升自身在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力.

地方高校图书馆的ESI 学科建设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编制投稿指南.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使用ESI学科评价工具和期刊数据库对相应学科期刊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编制出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目录和详细投稿信息.对地方高校科研人员的投稿起到引导性作用,降低投稿的盲目性,提高投稿效率和录用率.[3]

(2)组织整理和分析学科要点.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利用数据库组织整理出本校学重要学科、特色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研究热点,探析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本校教师、科研人员及学生的科研工作提供帮助.

(3)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一流的文献信息资源是一流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地方高校图书馆应使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馆藏期刊进行科学评估,根据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对期刊订构进行调整,为科研工作者提供高品质的文献信息资源,充分满足科研工作者的科研需求.

4.3 深化学科服务内容,加强学科服务实践

(1)深化学科服务内容.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读者日益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已严重威胁到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工作.地方高校图书馆除了开展常规的信息咨询工作外,要努力探寻学科服务的新方向:嵌入式服务.近年来,“嵌入式服务”已成为各位学者、科研人员研究的科研热点,通过检索发现以嵌入式服务为研究主题的论文较多,说明嵌入式服务已成为图书馆研究的热点.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参考“211”“985”高校图书馆的嵌入课堂、嵌入科研等学科服务工作成果来制定适合自身馆情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方案,除了对科技查新、课题跟踪、二次信息开发等当前比较常用的学科服务内容进行深度的挖掘外,还应定期对重点学科的研究方向、研究热点、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准确可靠的学科发展分析报告,以此来深化学科服务内容,为地方高校科研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加强学科服务实践.受人力、财力的限制,大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人数较少、资源设备较落后,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参考重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要建立符合自身馆情的学科服务模式.[4]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优先考虑具有硕士点或博士点的二级学院或具有重点学科或特色学科的二级学院作为开展学科服务的突破口,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开展学科服务,再试点学科建立学科服务团队,等到条件成熟时再逐渐向其他学科和学院推广.

4.4 加强学科服务团队建设,提高学科馆员服务水平

(1)打造优质高效的学科服务团队.“双一流”建设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必将是图书馆在高校中立足的核心.但是,大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专职学科服务人员数量较少,学科服务团队人员很多来自其它部门的兼职人员.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除了需要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专业背景的高学历人员外,还需要外语水平高的各种学科专业背景的人员来做专职学科服务人员.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像重点高校图书馆学习,在学科馆员的招聘过程中要明确学科馆员的招聘定位.如在图书情报专业人才数量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考虑到本校的每一个小学科,采用一对一的服务方式,来提高学科服务的针对性,确保学科服务质量.少数经费不足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可根据自身情况,从二级学院聘请部分科研能力强、高职称、高学历的博士或教授来兼职学科服务工作,组建一批高质量、高效率的学科服务团队,专兼结合,全面做好本校学科服务工作.

(2)提高学科馆员的业务水平.良好的学科服务离不开一批优秀的学科馆员,学科馆员要想拥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必须要对学科服务工作充满激情,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科服务工作.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拓宽学科馆员的职业晋升渠道,从根本上调动学科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科馆员的工作热情,让学科馆员在学科服务平台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通过表彰来肯定学科馆员的劳动成果,以此来增强学科馆员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5]另外一方面,地方高校及图书馆要通过物资奖励或精神奖励来鼓励学科馆员积极投身到二级学院的科研工作中,从科研工作的协助者转变为科研工作的参与者,主动融入到科研工作中,做好文献资源服务工作,共同为科研工作而努力.最后,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当为学科馆员,尤其是年轻的学科馆员争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交流、培训的机会,营造浓厚的业务技能学习氛围,鼓励学科馆员走出去与知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进行专业知识交流、学习,以提升自身的学科服务水平.

4.5 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助力学科服务工作

(1)做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在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是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其中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两种,文献资源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科服务工作效果.大部分地方高校建校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在发展与变革的过程中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要想得到良好的开展,其文献资源建设就要具有针对性.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经费相对重点高校图书馆并不那么充足,因此可以选择重点学科或特色学科进行文献资源建设.重点学科或特色学科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的时候首先要充分考虑其收藏数量与质量,其次要考虑与其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收藏量,以确保其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另外,地方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对现在文现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使现有资源利用最大化.

(2)加强学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网络服务平台是学科服务工作见成效的重要因素,拥有良好的网络服务平台才能将学科服务工作深入展开.调查发现,大部分地方高校受经费、人力的限制,学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情况并不乐观.因此,在“双一流”建设环境下,地方高校领导及图书馆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学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从政策、人力、物力等多方面支持学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首先,应在政策上对学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有所倾斜,保障学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有科学合理的政策依据.其次,应从高校建设经费中下拨学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专用经费,同时,从高校层面选拔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运用大数据技术建成新型智能化的学科服务网络平台,实现学科资源云汇聚、智能资源浏览检索、联盟移动学科咨询,助力学科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6]

结 语

国家“双一流”建设为地方高校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发展必须要创新,通过创新明确自身定位,创建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从而更有效地辅助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馆长双一流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农民“馆长”李铜
2013年广西公共图书馆馆长高级研修班
这些书难懂
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