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是减负的关键

2018-11-02 10:17卢甲清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业负担数学课堂

卢甲清

【摘要】本文论述运用MS-EEPO有效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做法:一是发挥个性优势特征,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二是适时进行动静转换,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三是交出学习主动权,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四是适当进行有效教育学习方式5S训练,降低作业耗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五是进行流程性检测,适时查漏补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关键词】MS-EEPO 有效教育 数学课堂 课业负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061-02

我校承担的省级子课题《城区小学生减轻学业负担管理调控研究》的研究目标是探索通过管理调控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减负不减质。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主要活动,因此也是减负管理调控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在保证学业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课外的作业量与作业耗时,让学生有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时间,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效果呢?孟照彬教授认为,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减少过多的课外作业,是减负的关键。本文笔者谈谈运用MS-EEPO有效教育实践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一些尝试。

一、发挥个性优势特征,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发挥个性优势特征,就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围绕每节课的关键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应设计出充分发挥学生优势特征的学习活动,促使更多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消除厌学心理,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一课时,在探究新知环节,由于知识点比较零散,学生的算法也比较多,所以笔者运用有效教育要素组合课型方式落实教学目标。1.(看+想+做)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独立思考怎么列式,再在小卡上列出算式:15-9=□。2.(想+讲+做+小动)接着让学生在二人小组中探究计算方法。在汇报阶段,笔者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生1:“因为6+9=15,所以15-9=6。”(想加法算减法);生2:“10-9=1,1+5=6,15-9=6。”(破十法);生3:“15-5=10,10-4=6。”(拆數法)……此时,笔者适时引导接受慢的学生用“数小棒”的方法,或者用“倒着数”的方法讲给同桌听;对于接受快的学生则让他们独立思考后,再与同桌交流算法。3.(看+想+大动)对那些善于看、善于想和学得快的学生,笔者引导他们观察“破十法”的计算过程:15-9=?,10-9=1,1+5=6,15-9=6,然后抛出问题:从算式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思考后总结得出这样的规律:“十几减9”更快的算法就是“几+1”,例如15-9就用5+1=6,所以15-9=6。最后笔者顺势抛出问题:谁能用这种方法快速计算出“十几减8”呢?这样的教学活动,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学生既学会了归纳出简洁快速的算法,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足了铺垫;既照顾了学得慢的学生,又充分发挥了学得快的学生的优势特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了厌学心理,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适时动静转换,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消除疲劳”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之一。有效教育中适时进行动静转换的课堂教学理念,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整理与复习》一课时,教学“构建知识网络”这节内容难度大的知识时,笔者运用了有效教育的平台互动课型方式组织课堂教学,适时组织小组学习或团队学习活动,实现有效的动静转换,既能有效消除学生的疲劳感,又能做到不浪费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构建教学平台(平台的操作流程如下:出示关键项——圆的相关知识,并呈现5个向度)。其次,把学生分成7~8人团队,出示活动要求,生快速默读。接着团队确定1~2个向度整理相关知识,并用喜欢的表达方式写在大卡上。第三,交互+强化次数攀升:首先就近2~3个团队组成团联队交互学习,拿微卡快速记录优点与修改补充,然后检测学生听、看的效果。第四,团联队代表汇报,其他团队代表提出质疑、补充。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向广度、深度思考,精讲和质疑并小结解题思路和关键点。通过适时组织小组学习或团队学习活动,实现有效的动静转换,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开心地共享了学习成果,并在团队合作的快乐氛围中快速掌握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交还主动权,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要得法,学要主动。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才能增强教学效果,实现“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同伴合作、小组合作、团队作业等方式完成主体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各类三角形的名称,从中引出什么叫“内角”。然后引导学生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本环节难度较大,为了让学生尽快完成并落实关键项,使强化次数得到不断攀升,笔者创设了一个标准性的学习平台,组织学生以6人团队选择以下1~2个向度探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并用他们喜欢的表达方式呈现在中卡上。(向度有:①测量法②剪拼法③撕拼法④折拼法⑤添加辅助线计算法等)在学生小组探究结束后,笔者让学生说一说用了什么方法推导?得出了什么结论?最后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交互。如,交互1:就近三个团队顺时针交换中卡,交流各团队的方法和结论,做到卡动人不动;交互2:每个团队推荐1名同学汇报验证的方法和结论。通过多种途径验证猜想,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最后教师进行精讲补讲,促使关键知识得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学生通过充分猜想、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互相展示学习,很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其思维广度、深度和速度都得到了适当的训练。学生在学习与训练中提高了学习效率,就实现了少布置或不布置课后作业,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适当进行有效教育学习方式5S训练,降低作业耗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5s速度(速度训练)指在教学中学生学习要达到一定的速度,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包括:阅读速度、记忆速度、计算速度、书写速度、讲话速度等五种。缺乏适度的紧张感和速度训练是大多数学生做作业耗时长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制造”紧张的气氛,给学生的听、看、想、讲、写、算等学习活动增加一些计时性训练,让学生的神经绷紧一些。

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时,在完成了环节二“探究新知”以后,笔者创设了一个二人小组比赛活动:一分钟内,哪个小组写出的“( )÷7=( )、( )÷8=( )或( )÷9=( )”除法算式最多。通过小组比赛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想和写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思考、书写速度和做题速度,降低作业耗时量,达到减负的目的。

五、进行流程性检测,适时查漏补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与关键知识点强化次数标准和技术密切相关的是流程性评价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流程性检测”,对落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流程性评价是一种针对某个教学环节,为落实或强化某个关键要素(知识点、考点、方法……)所随机进行的快速检测的评价方法。流程性评价的方式包括随机统计式、学习卡式、观察式、自查式、互查式等,其特点是随机、快速。在课堂操作中,采用合适的流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前测、中测、后测,能即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前测是为实现关键目标对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的检测;中测主要是在课堂中检测关键的内容学得怎样,可贯穿课堂若干次。对关键项的检测要随机进行,达标的学生不到80%,不能上强化次数;后测是检测关键点的强化次数是否已经达到基本量或理想量,如果达到了,教师就可以不布置课外作业或少布置作业。

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一课的例2时,笔者认为大部分孩子可能在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中间问题”,再把题目分解成两个相关联的一步计算问题时觉得难度比较大,要在40分钟内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较大的困难,因此笔者预设了2题如何找“中间问题”的对比题作为后续作业。但在实际上课时,在课堂上通过练习检测到已有80%以上的孩子已熟练掌握了本节的关键知识点,所以笔者就没有布置后续作业。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三测”,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查缺补漏,避免布置不必要的作业或过多布置作业,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经过两年多的课题实验表明,应用MS-EEPO课型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实验班的学科质量检测的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同期对比只是稳中有升,但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班的学生学习快乐一项提高了12%,对学习有焦虑情绪的学生下降了29%,家庭作业时间减少的学生达到27.4%。这些数据表明,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从而真正实现减负不减质的目标。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课业负担数学课堂
减负背景下学困生课业负担问题反思
小学生课业负担TRED测评模型构建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内涵的多视角分析*
——基于九省市学生、家长与教师的调查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过重课业负担”是概念,还是判断?——针对“过负”概念及其直接目的的探讨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课业负担
“轻负提效”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