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腔镜器械两种清洗消毒灭菌方法效果体会

2018-11-05 08:07
关键词:灭菌器戊二醛手术器械

王 华

(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3)

此次样本研究对象都是收录于在我医院腔镜手术中所使用的170件器械,研究对比对手术室腔镜器械应用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方法以及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消毒灭菌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现进行具体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医院腔镜手术中所使用的器械170件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有效清洗流程处理,依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85件。试验组包括25件胸腔镜器械,21件关节镜腔镜,16件膀胱镜器械,9例腹腔镜器械以及14件肿瘤外科腔镜器械;对照组包括27件胸腔镜器械,20件关节镜腔镜,15件膀胱镜器械,10例腹腔镜器械以及13件肿瘤外科腔镜器械。170件手术器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方法,准备浓度为0.02%的戊二醛溶液,将其放置于容器中,再将腔镜手术器械浸泡其中,浸泡时间需要长达10 h。试验组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消毒灭菌方法,将清洗过的腔镜手术器械使用纸塑包装材料进行封闭包裹并佩戴灭菌指示卡,然后放置在器械盒中使用无纺布加以包装后,并将指示胶带粘贴在外侧,完成上述操作后,将其放置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中进行为期一个小时的灭菌[1]。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腔镜手术器械的灭菌时间、灭菌合格率、灭菌有效时间,并对完成消毒的器械进行琼脂糖细菌培养,阳性说明存在菌落生长,比较两组的消毒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85件试验组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灭菌时间、灭菌合格率、灭菌有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灭菌时间、灭菌合格率、灭菌有效时间的比较

3 讨 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开展各项诊疗活动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极易对患者造成感染,手术室腔镜器械在使用后需要经过消毒处理,避免有微生物存在于手术器械当中,以此造成手术器械表面受到体液以及脓液等的污染。手术室腔镜器械的清洗工作尤为关键,灭菌效果的不理想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为患者的手术治疗康复等埋下不必要的隐患[2]。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灭菌处理也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一项重要举措,确保手术室腔镜器械在使用后及时进行清洗,加强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的清洗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工作效率。手术室腔镜器械的消毒工作因此受到医院发展中的广泛关注,提升手术室腔镜器械的消毒效果也是目前医院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方法以及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消毒灭菌方法作为手术室腔镜器械消毒中常见的两种方法,消毒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方法虽然能够取得消毒的最终目的,但是溶液成分中的氯物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3]。另外,在经过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方法消毒后的手术器械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将会造成手术室腔镜器械的二次污染。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消毒灭菌方法作为医院手术室腔镜器械消毒中一种新型的灭菌方法,灭菌效果显著,同时能够弥补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在应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消毒灭菌方法下,手术室腔镜器械的使用率以及周转率得以充分的提升,消毒效果理想,同时在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的运输以及存储中,能够避免其出现细菌污染以及损毁,确保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灭菌有效,提升临床利用率。

此次样本分析中,试验组85件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灭菌时间(58.48±2.65)min、灭菌合格率98.82%、灭菌有效时间(89.36±4.78)d与对照组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灭菌时间(97.05±4.67)min、灭菌合格率82.35%、灭菌有效时间(14.95±2.27)d相比,形成明显的灭菌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贺佟秀,薛永姣,唐纯娜等人[3]的研究成果大体一致。

综上所述,对手术室腔镜器械进行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消毒灭菌方法,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灭菌合格率较高,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灭菌器戊二醛手术器械
自带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灭菌器的检验要点
RBI在超期服役脉动真空灭菌器定检中的应用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心脏瓣膜假体中戊二醛残留量
压力蒸汽灭菌器安装与验证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操作程序在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开口稳定性试验研究
戊二醛消毒剂对猪场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