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8-11-05 08:07王文玉
关键词:丁苯达拉组间

王文玉

(迁安市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4400)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由脑组织缺氧、缺血所引起,致残率非常高,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常常采用常规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压、降血糖的方式进行治疗[1],为了提高治疗疗效,本文特选择了58例患者进行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损伤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6.28±4.17)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经CT检查、核磁共振确诊,发病时间低于72 h,排除患者严重肾衰竭、感染性疾病等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研究标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将100 mg/d拜阿司匹林、30 mg/d依达拉奉加入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2次/d,28天为一个疗程。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100 mL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次/d,28天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脑卒中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脑卒中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脑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见表1;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见表2;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脑卒中量表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脑卒中量表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一周 治疗后两周 治疗后三周 治疗后四周实验组 29 25.09±8.38 18.03±4.65 11.93±2.25 6.17±1.28 3.86±1.16对照组 29 26.93±6.89 19.05±5.07 15.28±2.36 10.17±2.27 7.31±2.45组间 F=4.115;P=0.017时点间 F=7.415;P=0.032组间·时点间 F=8.212;P=0.021

表2 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一周 治疗后两周 治疗后三周 治疗后四周实验组 29 35.13±5.07 50.03±9.76 61.90±9.14 75.16±6.08 79.06±5.48对照组 29 40.12±10.98 44.05±9.16 57.17±9.97 61.25±9.05 72.11±6.33组间 F=9.243;P=0.002时点间 F=182.953;P=0.000组间·时点间 F=7.152;P=0.001

表3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 [n(%)]

3 讨 论

临床试验证实,丁苯酞注射液具有阻断多个脑损伤病理环节的作用,可以改善脑部血流量和微循环,促进缺氧缺血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2]。依达拉奉的脂溶性较高,可快速到达脑组织,保护缺氧缺血的脑组织,减轻由脑部缺血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组织水肿[3]。

本文通过58例患者的对比研究发现,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脑卒中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损伤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丁苯达拉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