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8-11-05 08:07林慧慧柳晓亮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脂质

林慧慧,柳晓亮

(1.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0;2.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鹤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普遍健康问题。患者之所以出现高脂血症是因为体内的直指方含量过高,人体的血浆中含有多种脂质成分,当一种或以上的脂质含量过高,超过了标准范围的时候,临床即认定为高脂血症。血浆中血脂过高往往会导致许多大型心血管、脑、肾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卒中等,严重威胁的患者的生命安全[1]。血液中血脂过高属于脂代谢异常,人体的正常代谢途径是将体内的脂质转化为甘油三酯参加血液循环,为机体的糖酵解和其他代谢提供原料,若机体脂质摄入量过大或者代谢系统出现异常,会使得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大量堆积,血清脂蛋白水平升高,导致一系列的血脂指标异常,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下降[2]。作者经过多年的临床摸索,探讨出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法,在本院100例高脂血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方法、过程与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西医诊断符合2017年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辨证标准为气滞血瘀。所有患者经过西医和中医的诊断均符合相应的标准,在对患有甲状腺疾病者、肝功能肾功能异常者和孕期哺乳期者进行排除,患者均无酗酒史,且均为自愿参加,对研究的内容方法知情同意。利用电脑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7±5.4)岁;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平均(46.9±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病例均在就诊时进行常规血脂血清学检测,详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对患者进行个性化饮食指导,在保证营养摄取的同时坚持低糖低脂饮食,对患者的合并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科学规律的有氧锻炼,提高身体素质[3]。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选用山东新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辛伐他汀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66,规格为20 mg/片,用法为1次/d,1片/次,每日睡前服用,以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

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西医用药同样选用辛伐他汀片,同时服用中药药剂。中药处方以20 g丹参、15 g何首乌、20 g生山楂、20 g泽泻、15 g菊花、15 g草决明、15 g稀莶草、6 g甘草为一剂,同时根据患者合并病症加减。如头晕目眩者加10 g天麻、10 g钩藤;视物不清者加15 g石决明、10 g枸杞;口苦无味者加10 g黄芩。此方剂每日以水煎制,熬浓汤300 mL,1剂/d,服用两次。以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检查血脂控制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TC水平下降20%以上,或TG水平下降40%以上为显效;以TC水平下降范围在10%~20%之间,TG水平下降范围在20%~40%区间内为有效;以TC水平、TG水平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和血脂变化,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疗效统计分析结果(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组别 n TC TG HDL-C LDL-C观察组 60 4.33±0.94 1.07±0.58 1.36±0.24 2.37±0.61对照组 64 6.05±1.33① 3.13±1.28① 1.72±0.59② 2.67±1.00①

3 讨 论

高脂血症是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粘稠、高血压、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症状不具有典型性,但可引起其他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4]。目前临床治疗高脂血症主要以降低血液粘稠度、缓解血液循环和降低血清脂含量为主,只要将血脂水平控制在健康范围之内,就能够有效的降低心、脑、肾疾病的发生。辛伐他汀作为口服降血脂的常用药物,主要成分是由土曲霉发酵提炼而成,多年来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具有确切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口服吸收后在体内迅速水解,产物对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起到竞争性地抑制作用,通过减少胆固醇合成和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受体合成来调节血胆固醇水平,降低血甘油三酯含量,提高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且大量临床数据显示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较少,药物安全性较好。但在高脂血症的实际治疗过程中,由于服药周期较长,患者需长期服用辛伐他汀,对患者的胃肠道和代谢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临床报道有腹痛腹胀等轻微的肠道刺激反应和皮疹等皮肤反应,因此应重点优化降脂治疗的给药方案。

中医认为高脂血症是由于血瘀不通,由缺乏锻炼和过食肥甘厚味使得脾行不通津液难化,导致肝郁气滞、痰浊蕴生,久积成淤。因此,中医讲肝脾失调、痰阻血淤乃高脂血症的根本原因,应主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健脾化痰为治疗方法。有相关文献称高血脂微观显现为血中痰浊[5],需健脾祛湿,祛痰活血。泽泻主化痰泻浊,丹参可活血通络,山楂行气化痰、消食健脾,决明子、何首乌具有润肠排浊之效。若以此为中药汤剂可调和患者的肝淤血滞,改善患者的痰浊淤阻情况。中药汤剂与西药辛伐他汀片联合给药,既可促进血液甘油三酯水解,阻止脂质过多生成,又可以清除痰浊、缓解淤阻、疏肝顺脾,标本兼治起到良好的调脂作用。本研究表明,诸药合用,标本兼施,促使肝脾肾三脏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再加用辛伐他汀增强其降脂作用。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与西医药物单独使用比较,临床上疗效更为可靠,有效率更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高脂血症脂质
辛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载辛伐他汀PCL-Gt/PCL屏障膜对兔颅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脂质过氧化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肾细胞癌中的作用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棕榈酸诱发的肝细胞脂质沉积和炎症机制中AMPKα2的作用研究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及机制分析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基于MRP2的灯盏花素对辛伐他汀药物体内转运过程的影响
延胡索乙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