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2006-2015年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时空分布特征*

2018-11-05 09:49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25001
中国卫生统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瓯海区聚集区住址

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25001)

张鹤美△ 王大勇 赵丽娜 叶振淼 苏德华 陈向阳 汪若秋

【提 要】 目的 分析温州市男男性行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人口学及时空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06-2015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库中 “现住址”为温州市的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采用ArcGIS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地图绘制及结果可视化。 SatScan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2006-2015年,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所占比例由3.77%上升至35.86%。全局空间相关分析显示,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AIDS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26,Z=13.96,P<0.01)。“热点”区分布以城区街道为中心,并向周边县区的街道扩散。时空扫描侦测出一类聚集区,位于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洞头区及瑞安市,时间跨度2013-2015年(RR=4.19,LLR=168.89,P<0.01)。结论 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AIDS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均有聚集性。

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隐匿,是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1]。2006年,温州市首次发现MSM艾滋病感染病例,随后疫情蔓延。目前认为,国家和省(市)水平MSM艾滋病疫情分布存在地区差异[2-3],但缺少对中等型城市MSM艾滋病疫情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本研究应用空间自相关及时空扫描分析方法,探索现住址为温州市的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时空流行特征,为艾滋病区域防控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信息来自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库。选取2006-2015年,“现住址”为温州市、“感染途径”为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共计764例。人口学信息来自中国传染病防治信息系统。温州市地图截取自中国地图,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空间自相关分析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两部分。本文全局自相关采用Moran’sI指数,在乡镇(街道)水平分析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是否存在聚集性。当Moran’sI>0且Z>1.96时,说明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有高值聚集区或低值聚集区存在;当Moran’sI<0且Z<-1.96时,说明病例呈离散性分布;当Moran’sI接近0且Z的取值在-1.96和1.96之间,说明病例呈随机性分布,不存在相关[4]。全局自相关分析的局限性是,无法区分是高值聚集区还是低值聚集区。可通过局部自相关分析弥补。

局部自相关采用热点分析(Getis-Ord Gi*)。当Gi Z>1.96表示存在高值聚集区,即“热点”区域;Gi Z<-1.96表示存在低值聚集区,即“冷点”区域[5]。检验水准α=0.05。

时空扫描的基本原理是在研究区域范围内,假定满足泊松分布,在每一个位置都允许存在大小不同的圆柱形窗口(圆柱形底部对应的是地理位置,高对应时间),窗口的大小和位置处于动态变化中。窗口每变化1次,采用对数似然比(log likelihood ratio,LLR) 计算窗口内外实际发病数和预期发病数的比值,确定所有地区的所有窗口的最大LLR值为可能的时空聚集性,进而计算聚集区内外的发病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并进行统计学检验,以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随机化法产生模拟数据集,从而计算P值。将各LLR按降序排列,最大者为一级时空聚集区,其余为次级时空聚集区(所有次级时空聚集区按照降序排列依次命名为次级1区、次级2区、次级3区)[6-7]。

采用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描述性分析,用SPSS 19.0软件统计学分析,采用ArcGis 10.2绘制地图及结果可视化展示。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ArcGis 10.2。时空扫描分析采用SatScan 9.4。检验水准α= 0.05。

结 果

1.人口学特征及疫情分布描述

截至2015年底,现住址为温州市HIV/AIDS共计2848例,其中经男男性行为感染途径764例,占26.83%。2006-2015年间,每年新发现经男性同性行为HIV/AIDS病例(现住址统计)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2例上升到2015年的227例,且经该途径感染病例所占构成比从3.77%上升至35.86%(χ2=22.64,P<0.01),见图1。温州市20~39岁的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数为510例,占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的比例为66.75%。其中,未婚373例,占73.14%(373/510),已婚有配偶95例,占18.63%(95/510),离异或丧偶41例,占8.04%(41/510),见图2。

图1 2006-2015年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AIDS历年病例数及其所占构成比(现住址统计)

图2 2006-2015年为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年龄分布及各年龄组婚姻情况(现住址统计)

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主要集中在鹿城区,其次为瑞安市、瓯海区、乐清市,见图3。2006-2015年,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现住址统计)所占构成比最高的地区为瓯海区(47.57%)和鹿城区(43.07%),其次为瑞安市(31.30%)和苍南县(26.73%)。

图3 2006-2015年温州市各县(市、区)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分布图(现住址统计)

2.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以乡镇(街道)为尺度,对2006-2015年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进行全局自相关检验,Moran’sI=0.26,Z=13.96,P<0.01。说明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

3.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以乡镇(街道)为尺度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热点”区为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大部分街道,并波及洞头区、永嘉县、乐清市、瑞安市中与其接壤的乡镇(街道)。“冷点”区分布在泰顺县、文成县、平阳县及苍南县交界区,及永嘉县中部,见图4。

图4 2006-2015年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局部空间相关性地图(现住址统计)

4.时空聚集性分析

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06-2015年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存在1个时空聚集区域,位于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洞头区及瑞安市,时间跨度为2013-2015年。包含病例数332人,期望病例数118,辐射半径34.66km(LLR=168.89,RR=4.19,P<0.01)。这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呈现一致性。

讨 论

近年来,男男性行为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迅速升高[8-9]。2010-2014年,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由5.73%上升到7.75%[10]。2013年,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感染率是7.23%,在浙江省位居第三位[11]。2006-2015年,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数由2例增加至227例。男男性行为途径所占构成比从3.77%上升到35.86%,高于全国水平。温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未婚占57.33%,已婚有配偶占28.66%,主要分布在20~39岁,且此年龄段人群未婚比例高达73.14%,这与温州市艾滋病MSM哨点监测结果一致[12]。与我国2010-2013年哨点监测结果相比[13],年龄分布一致,但未婚比例高于全国24.3%~28%的非在婚水平,已婚有配偶比例低于全国72.0%~75.7%的在婚水平。男男性行为人群正处在性活跃期,特别是未婚者没有配偶的顾忌更容易寻求多性伴,这可能是温州市男男性行为途径所占构成比高,疫情迅速升高的原因之一。

图5 2006-2015年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时空扫描分析图(现住址统计)

乡镇(街道)为尺度的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温州市的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存在聚集性。“冷点”区分布在泰顺县、文成县、平阳县及苍南县交界区,及永嘉县中部。“热点”区为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大部分街道,并波及洞头区、永嘉县、乐清市、瑞安市辖区内与其临近的乡镇(街道)。时空扫描分析发现,温州市市区及瑞安市为时空聚集区,时间跨度为2013-2015年。进一步证明温州市市区是重点防控区。形成以上空间格局的可能原因为:一是经济发展和交通。研究显示男男性行为人群多集中在经济发展好地区。温州市市区分为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及洞头区四个区,经济发展好,城市配套设施齐全,且市区范围小,交通便利。二是市区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尤其鹿城区为老城区,是国家级艾滋病综合示范区,同时拥有多家综合医院,寻求者较多。

目前研究认为,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疫情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及医疗资源分布相关,表现为集中在直辖市、省会等大型和超大型城市[14]。在地级市开展男男性行为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时空分析研究的报道少见。本文通过描述流行病学及空间分析方法,分析2006-2015年温州市的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和空间聚集性特征。发现温州男男性行为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主要聚集在经济发展较好、交通便利、医疗资源完善的市区。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以报告的HIV/AIDS病例数进行空间分析,不能全面反映艾滋病疫情,病例数受各地检测力度、便利性,以及不同地区人群检测意识、隐私保护等诸多因素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部分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可能会隐藏男男性行为者的身份,造成病例数低于实际数据,会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倚。尽管如此,本研究仍较好地反应了温州市这一东南沿海中等型城市的男男性行为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时空间分布特征,为区域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艾滋病是一种受人口特点影响较大的慢性传染病,空间分析能够将个人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有效组合起来,综合分析艾滋病流行的影响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可结合以上因素,深入分析空间异质性的原因。

猜你喜欢
瓯海区聚集区住址
成都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萤火虫
对 岸(外一章)
对 岸(外一章)
上学校
瓯海区社区级邻里中心空间布局研究
“天”字歌
乞丐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
温州市瓯海区茶山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