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及对策研究

2018-11-05 09:55刘阳阳叶南希季新玉王婷婷陈钦萍
对外经贸 2018年5期
关键词:网络借贷风险大学生

刘阳阳 叶南希 季新玉 王婷婷 陈钦萍

[摘 要]随着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进入到各个行业领域,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校园里爆发式增长的大学生网络借贷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体现。网络借贷为大学生提供消费渠道,然而也引发众多风险,网络借贷悲剧频频发生。因此,为了更加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念,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借贷心理,避免发生恶性事件,以福建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福建省高校大学生网络借贷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从学生本身、家庭、大学校园、政府等方面提出关于建设良好的大学生网络借贷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5-0114-0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conomy, Internet finance has entered various industry sectors, which has spawned a series of 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loans is a manifestation of Internet finance. Internet lending has provided consumers with a channel of consumption. However, it has also caused many risks, making the internet loan tragedy has frequently occurred. Therefo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 concept of consum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lending psychologis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malignant incidents, this article takes Fuji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examples to use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lending in Fujian Province, and on this basis, from the aspects of students themselves, families, college campuses, and government, we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building a good online environ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Lending; Risk

[作者簡介]刘阳阳(1996-),男,安徽宿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通讯作者]陈钦萍(1989-),女,福建泉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资助,项目名称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及其管理对策研究——以福建高校为例”。

一、福建高校大学生网络借贷的基本情况

(一)借贷平台的选择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只有14.02%的大学生没有使用过网络借贷进行借款,可见通过网络借贷进行超前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的普遍现象。网络借贷平台选择主要以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为主,占总体的79.87%;仅有不到5%的学生使用过分期乐、宜人贷等借贷平台,还有极少部分群体选择其他私人或小型借贷公司。由此可见,在平台选择上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信誉好、集团规模大的平台,这说明大学生在网络借贷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评估能力,对陌生的借贷平台保有较高警惕,但不乏有极少数缺少网络借贷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大学生选择陌生的借贷平台。

(二)网络借贷的目的

大学生网络借贷的目的在于满足日常生活开销与电子产品消费,其中67.68%的大学生利用贷款购买衣服、化妆品等,有56.1%的大学生利用贷款购买数码产品,电子产品和日常生活开销的消费远远超过了其他消费,占据了大学生网络借贷消费内容的主要部分。另外,恋爱消费与旅游消费的占比非常接近,分别为21.34%和20.73%,从高中到大学,大学生的学习任务减少了很多,拥有很多自由时间,因此有精力和强烈的意愿去谈恋爱,恋爱消费也成为了很多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消费内容,旅游消费也占了两成比例,说明了很多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探险和猎奇心理,对外面世界充满了向往;值得注意的是,有27.44%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借贷购买学习资料、报相关课程,成为大学生第三大消费内容。

(三)借贷之后如何还款

大学生贷款还款渠道较为多样,但总体上资金来源受限。据调查,40.24%的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兼职赚钱还款,25.61%的学生会直接向父母索要更多生活费还款,21.34%的学生选择暂时找同学借钱还款,还有12.8%的大学生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选择从其他借贷平台借钱还款。由此可见,无论大学生选择哪种方式偿还贷款,都会给自己带来经济压力,特别是在大学生还没有经济独立的情况下,很可能让大学生陷入债务危机,导致个人信用破产。

二、福建高校大学生网络借贷的原因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消费意愿,其每月的生活费往往满足不了他们的消费意愿,而网络借贷平台恰恰为大学生提供资金来源消费渠道,具体原因如下。

(一)大学生追求时尚,虚荣心强

当代大学生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爱面子,讲究情谊,这也是90后大学生普遍特点。有的大学生盲目跟风,购买一些超出经济能力的产品,比如周围同学都使用苹果手机,为了赶上潮流也去购买苹果手机,这种盲目消费,盲目跟风的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生也因此坠入“校园网络借贷”的深渊。

(二)大学生网络借贷安全意识薄弱

为了迎合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大学生网络借贷日益兴起,出现了人人贷、分期乐等网络借贷平台。这些借贷平台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打着“借贷快,低利息”的口号,无需担保、手续简单,办理贷款方便又快捷,大学生缺少网络借贷风险评估意识,法律意识薄弱,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和攀比心理较强的大学生很容易落入“陷阱”。

(三)大学生具有超前消费观

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消费欲望,并且容易受到媒体影响,很难抵御身边的消费诱惑,有时为了满足自己甚至会出现任意挥霍等极端行为。由于他们消费水平有限,当家庭给予大学生的生活费无法满足其消费心理时,很多大学生就会选择网络借贷服务。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也越来越快速高效,网络借贷利用日益成熟的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在各种社交媒体都能看到网络借贷的广告,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到社交媒体宣传的占比最高。国内网络购物服务越来越普及,网上购物省时省力,方便查找,可以货比三家,支付、物流、售后等服务安全有保障,在调查中,79.88%的学生更倾向网上购物,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的购物方式。网络借贷服务的方便、快捷更进一步刺激了大学生网购的消费,但是一些网络借贷的宣传不全面,隐藏高利贷的真实情况,部分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造成不良后果。

三、福建高校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分析

(一)泄露个人信息

据调查,在使用大多数网络借贷软件时,除了需要填写必要的银行卡号外,还需要身份证号码、本人电话、与本人密切联系人电话、学校及学号等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中,借贷人个人信息甚至与本人相关人的部分信息都必须保留在平台系统中,而现在很多软件都会有一种“流氓条约”,就是无法注销账号,一些网络借贷软件也不例外。然而,现在网络平台在开发与维护方面存在许多漏洞,个人信息留在平台系统上,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窃取,可能会利用个人信息做一些不法交易,增加个人财产风险。

(二)担保风险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借贷平台时,不仅要填写个人信息,还要提交同学、辅导员、父母等人的电话号码,学生在借贷后,如果违约或者不按时还款,就会遭到网络借贷平台的连环轰炸,通过给父母、同学等相关人采用发短信、打电话等方式进行催债,之后更会采用恐吓、威胁、泄露隐私等方式催债,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压力与创伤,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三)债务危机频繁发生

大学生网络借贷债务危机频繁发生已屡见不鲜,原因在于大学生缺少网贷相关的法律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懂得计算“所谓”低息背后的高成本,据调查,20.12%的大学生不了解网贷利息的计算,76.22%的大学生未学习过相关金融知识。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网络借贷的了解十分有限,仅看到“资金来源快,办理手续简单”,却未知其风险。

关于借款后能否及时还款的调查中,有8.54%的学生曾有过逾期还款的经历,面对大学生这样庞大的消费群体,8.54%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若这些大学生通过不规范的网络借贷平台借款,很容易掉入高利贷陷阱,陷入巨额债务危机。并且网络借贷是基于大学生信用放贷的,大学生普遍信用意识都不强,而政府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不足,网络借贷平台过度追求营销业绩,忽视大学生信用建设和培养,降低大学生信用的评估门槛,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有过逾期还款经历,增加了大学生在网上利用信用借款的风险。

四、应对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的措施

(一)政府方面

政府应立法明确网络信贷的法律地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网络借贷的运行规则,并构建针对大学生网络信贷的法规体系,制定大学生网络信贷行业管理规范,明确大学生网络信贷的各项标准,并对网络信贷的性质、组织形式、经营范围、业务指标等予以规定。同时,完善大学生征信系统,帮助大学生在网络信贷制度下健康信贷,有助于保证贷款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并且能够保证实施的连续性以及法律的公正性与科学性。逐渐培育良好的信用风向,可以对信用记录不良者予以惩罚,保障信用良好者的利益。

(二)高校方面

首先,高校要加强学生价值观和消费观引导,引导学生理性、科学的消费;其次,加强网络借贷安全知识的普及,可以采用讲座、班级会议等宣传方式,让同学了解网络借贷的风险与陷阱,并邀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在校内开展金融、网络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及讲座,帮助学生了解金融行业及信贷的前沿动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运行规则等;最后,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有效分析评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潜在的风险。

(三)家庭方面

学生所在的家庭应承担起孩子远离校园网贷的监护之责。尽管很多在校大学生所在的学校远离家乡,作为学生生活资金来源的主要依靠,要尽量多注意孩子的生活及学习,多对孩子进行一些校园网贷的知识及近况的嘱咐,担起应有的监护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永强,杨海芬,程月.大学生网络分期消费情况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7):34-35.

[2]王东旭.大学生网络借贷的风险及法律规制[J].中國商论,2018(1):35-36.

[3]曹燕,林华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的研究分析[J].现代交际,2018(4):139-140.

[4]郭小凡,王沛智,吕金珍,李雯霞,韦芳慧.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借贷调查研究——以某高校为例[J].教育观察,2017(21):31-34+45.

[5]刘晓庆,姜彩云.高校不良网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库时代,2017(15):192+206.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琳)

猜你喜欢
网络借贷风险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网络借贷平台中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分析
大学校园网络借贷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