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园三期将建成创新应用高地

2018-11-05 15:20田文娟
投资北京 2018年5期
关键词:类脑脑科学中心

田文娟

这里生长着一片蓬勃的芦苇荡,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鸟儿在头顶欢乐歌唱。如果不是指示牌提醒,你会以为走入了一个景观公园。其实,这里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以下简称“生命科学园”)。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的馈赠,更能领略到科学的神奇。

生命科学园,规划总建筑面积达498万平方米,计划分三期开发。一期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定位于生物医药研发、中试、孵化基地;二期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定位为医疗服务及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一、二期现已基本完成建设,其中产业用地约占90%。目前,正在进行三期开发,建筑面积约345万平方米,和前两期不同的是,三期规划科研用地不超过40万平方米,其他用地主要用于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创新和应用高地。

承载重大创新科研项目落地

生命科学园三期项目的开发建设,将承载国家和北京重大创新科研项目的落地。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个审评中心、国家脑科学北方中心、中关村精准医疗研究院、高端专科医院等项目将落户生命科学园三期。

3月22日上午,由北大教授饶毅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罗敏敏出任联合主任的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脑科学中心”),在生命科学园宣布成立,标志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脑科学,是研究脑认知、意识与智能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被称为人类理解自然和人类本身的“终极疆域”。随着脑成像、生物传感、人机交互以及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脑科学正成为多学科交叉的重要前沿科学领域,也成为发达国家的科技战略重点,世界各国相继启动脑科学研究计划。

脑科学中心的成立,既是落实中央关于设立“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战略部署,也是北京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该中心将采取全新的体制、机制,吸纳海内外顶尖专家,在相关认知障碍重大脑疾病研究、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儿童青少年脑智开发、脑认知原理解析等研究方向集中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实现前沿技术突破,并积极承接和完成国家重大项目相关任务,完善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科学布局,促进资源共享,提升北京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未来,脑科学中心将瞄准世界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前沿和国家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战略急需,通过建立协同创新、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整合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优势资源,搭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综合性实验和研发平台,实现前沿技术突破,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产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将北京脑科学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研发机构。

在生命科学园,不仅有脑科学中心这样的前沿研究,还有围绕肿瘤精准诊断、肿瘤组学研究与信息库建立和肿瘤精准治疗研究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的精准医疗研究院。该研究院计划利用5-10年的时间,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园区建设成中外结合、央地融合、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结合、产学研用结合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学创新转化中心,培养一批杰出青年科学家及优秀创新群体,转化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最终实现健康中国梦。

实现健康中国梦,将是一个不断攻坚克难的过程,而专科医院将为其送来东风。众所周知,现代医学是科学高度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医学的蓬勃发展,正如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推进,生产分工越来越细一样,由于人体的复杂性,医生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现在已经没有一个医生能够全面掌握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治技术,专科化是现代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紧跟这一趋势,生命科学園对标波士顿医疗服务标准,计划用10年时间建成涵盖心、肝、脾、肺、肾等专科医疗的高端专科医院。

除此之外,生命科学园还积极探索城市养老模式。目前常见的养老模式是养老院养老,几乎都是建在郊区,导致老人逐渐脱离城市生活,缺乏鲜活的社会交流。而生命科学园计划在三期建设的城市养老项目,将帮助养老院老人享有更加丰富、充实、幸福的晚年城市生活。

多维度完善产业服务配套

经过多年发展,生命科学园的产业服务体系日趋成熟。为进一步提升园区吸引力,做好新时期产业服务工作,园区持续创新产业服务模式,打破传统服务方式的局限,向着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涵盖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人才引进、 创业咨询、科技金融的“一站式”服务迈进。

生命科学园一、二期已聚集了440家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技术,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北京市药品检验所为基础支撑平台,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为临床试验平台,依托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级工程化产业项目和瑞士先正达、丹麦诺和诺德等8家国际著名生物技术企业的研发中心,已经建成集生命科学研究、企业孵化、中试与生产、成果评价鉴定、项目展示发布、风险投资、国际交流、人员培训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的生物技术园区。

在科学园一二期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之上,三期将围绕首都功能定位,以“基因化、智能化、数据化、服务化、未来科技”和城市化为导向,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体系。围绕产业体系,三期项目将重点关注研发设计、核心部件制造、产业服务、城市服务等高端环节,集中布局健康、人才、科技金融、创研和智造五大发展核“芯”区,力争聚集一批国家级实验室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发机构,汇集丰富的临床科研资源,建设最先进的医疗服务区,搭建一流的创新平台,构建一流的机制,做好一流的服务,汇集孵化全球高精尖科研项目,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创新和应用高地,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支撑。

在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同时,三期将从居住、文化、教育、商业等多维度持续改进和完善服务配套。在居住和教育配套方面,为园区人才提供多层次人才居住配套,包括青年公寓、公租房,以及面向高端人才的海外专家公寓等配套;建设系列教育配套设施,包括中小学、国际幼儿园、九年制一贯学校。针对文化建设,将建设生命科学博物馆、景祥寺等科普文化设施,丰富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文化内涵;商业配套方面,将建设超过60万平米的商业配套设施。为了方便出行,将以地下环廊、地面慢行系统等形式改善内部循环,实现“进的来,转的动,出的去”的目标。在绿色生态方面,将通过空间的梳理与规划发挥现有生态优势,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完善,以“水廊、商核、慢环、绿地”有机结合,将生命园建设成为“绿网水城”。

慎思则笃行,行稳方致远。未来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让我们满心期待。

猜你喜欢
类脑脑科学中心
教育与脑科学结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向
神经元规模最大类脑计算机问世
我科学家首次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
中小学脑科学教育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设立首个脑科学本科专业
脑科学研究掀起“全球热”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中国成立“类脑国家实验室”“借鉴人脑”攻关人工智能
先定中心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