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2018-11-06 12:54蔡昕晨李纪娴胡安正
物理通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全桥等效电路串联

蔡昕晨 李纪娴 胡安正

(湖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3)

传统的以输电线传输电能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输电线路磨损、接触火花和布线不便等问题.因此,发展无线电能技术是解决传统有线输电限制的重要途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现了无线电能传输,并具有传输距离较远,传输效率较高等优点,为进一步的应用提供参考.

1 系统模型建立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原理分析方法可分为两种:耦合模理论(CMT)和等效电路理论.耦合模理论从系统的能量角度进行分析,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等效电路理论是通过系统电路搭建物理模型,结合等效参数完成原理分析,易于理解.磁耦合谐振式可分为4种等效电路模型:串联-串联、串联-并联、并联-串联、并联-并联.本文对串联-并联理论进行分析.

根据磁耦合谐振系统的传输模型建立如图1所示的等效电路图.US为高频激励源电压;RS为高频激励源内阻;L1,L2为发射和接收线圈的等效电感;R1,R2为发射和接收线圈在高频下的等效电阻;C1为发射线圈串联补偿电容,C2为接收线圈的并联补偿电容,M12为发射和接收线圈的互感耦合系数;RL为负载电阻.

图1 等效电路图

2 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采用STM32作为主控芯片,系统电路主要包括全桥逆变电路,整流滤波电路,采样电路及电源电路.

2.1 全桥逆变电路

全桥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为发射端提供高频激励源,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采用两块半桥驱动芯片IR2104组成一个全桥驱动;MOS管采用IRF840,其具有驱动电流大耐压值高、开关频率高等特点.

图2 全桥逆变电路图

2.2 整流滤波电路

全桥整流电路采用MBRF30100CT肖特基二极管,具有耐高压、低导通电压、低阻抗等特性.二极管采用两两并联的方式连接,有效地降低二极管的内阻,减少电路中的损耗,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整流滤波电路图

3 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软件的核心是SPWM程序的编写,SPWM是脉冲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的PWM波形,也称正弦脉宽调制,按调制脉冲极性关系可分为单极性SPWM和双极性SPWM两种.本系统采用双极性SPWM,通过STM32F103C8T6的高级定时器TIMER1产生两组互补PWM,普通定时器TIMER3控制正弦波周期,在每个正弦波周期内,将生成的512个点的正弦表依次赋给TIMx_CCRx寄存器从而产生出双极性SPWM波.

4 结论

本文基于磁耦合和谐振的物理原理,设计出了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通过

STM32正弦脉宽调制实现逆变,利用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的电磁耦合作用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系统实物图如图4所示.通过实验测试,在传输距离为10 cm时传输效率达60%;负载为1W LED时,传输距离可达1 m.该设计具有传输距离较远、传输效率较高、易于操作、可靠稳定等特点.

图4 系统实物图

1 范兴明,莫小勇,张鑫.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10):2 584~2 600

2 闫蕾蕾,杨永鹏,冷文鹏,等. 两线圈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效率研究. 甘肃科学学报, 2018, 30 (01) : 21~37

3 黄学良,吉青晶,谭林林,等.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串并式模型研究.电工技术学报,2013,28(03):171~176,187

4 李阳,杨庆新,闫卓,等.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频率特性.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16(07):7~11

5 刘贵云,林伟冬,黎家俊,等.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研究现状及趋势.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6):48~56

猜你喜欢
全桥等效电路串联
考虑端部效应的同心笼次级直线双馈电机等效电路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零电压开关移相全桥的死区时间计算与分析
基于随机等效电路分析评估电动汽车电能品质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3kW电压控制型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研究与设计
开关电源全桥变换器的协同控制
串联攻坚弹后级引信自适应起爆方法
怎样画复杂电路的简单等效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