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对官僚体制说不

2018-11-06 03:11
世界博览 2018年21期
关键词:官僚官僚主义哈佛

《哈佛商业评论》2018年11/12月号

最新一期《哈佛商业评论》的这篇封面文章,以海尔公司这家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为例,分析了海尔是如何走出官僚体制的,其先进的管理模式为各类企业摆脱对官僚体制的依赖开辟了一条新路。

本文开篇引用了大量观点和数据,对官僚体制的利弊进行了剖析。一方面,公司领袖们深深懂得,官僚主义是一种企业病,它延缓行动,压制冒险,摧毁创造力;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官僚体制难以避免,虽然没有多少人欣赏官僚体制,但在美国企业界,管理阶层日渐庞大,官僚体制大行其道。与此同时,劳动生产率却停滞不前。初创企业在规模变大之后,同样会沦为官僚主义的牺牲品。那么,为什么官僚主义在企业中如此顽固难消呢?本文指出,部分是因为官僚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官僚体制责权分明,部门职能清晰,任务标准化,让企业在上规模后仍可保持效率。另外,人们对它都很熟悉,习以为常。但是,官僚体制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今天,企业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较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创新,而不是超大的规模,沟通即时高效,市场瞬息万变,這些因素都决定了,官僚体制并不是企业的必经之路。

接下来,本文介绍了中国青岛的海尔集团,认为它的管理模式最有希望成为官僚体制的替代者。十年来,海尔在CEO张瑞敏的带领下,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彻底的革新,把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变成企业家,直接对顾客负责,一个包括用户、创新者和合作伙伴在内的开放生态系统取代了正规的层级体系。

海尔是如何把公司从官僚体制中解放出来,全力投入去创新呢?海尔的做法简称为“人单合一”,意思是为顾客创造的价值与员工自身实现的价值紧密结合。这种管理模式从七个方面不再遵循官僚体制的惯常做法。第一,从单一庞大的业务转向小微企业,大多数的小微企业有10到15名员工;第二,从递进式目标转向引领型目标,小微企业关注的是成长和变革;第三,从内部垄断转向内部签约,形成内部市场,推动创新;第四,从自上而下的协调转向自愿协作,小微企业以平台为单位,分组协同工作;第五,从僵化的边界转向开放式创新,多方参与产品研发;第六,从害怕创新转向大规模创业,整个组织变成小微企业的孵化工厂;第七,从员工转向老板,每个小微企业是自主管理,自由成长。

猜你喜欢
官僚官僚主义哈佛
乡村不应有“官僚”——关于“丰县事件”的三点思考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中国基层政府中的非正式官僚:历史与现实
狠刹“向下甩锅”——治治各类“疲软症”“话痨症”“官僚症”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街头官僚:基于国内研究文献的述评
查尔斯·埃利奥特:改变哈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