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细磨,辞情尽览

2018-11-07 09:16刘淑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语言艺术

刘淑芳

【摘要】作为五言诗成熟标志的汉代《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其凝练、优美的语言,回环复沓的节奏以及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解读其语言艺术特色,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诗人内心深处那股极为微妙的情感。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语言艺术 微妙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45-02

《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是2017年新课标推荐的背诵篇目,也是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中的重要篇目。教学中,如果就入选的篇目解读,难免管中窥豹,只见皮毛。在此,笔者就《古诗十九首》创作缘起及其语言艺术特色谈谈自己的理解。

清代赵翼诗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时局动荡、政治黑暗的东汉末年,大量的中下层文人学子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背井离乡,以期能够通过游宦等方式改变自己的宿命,时势总是残酷无情,《古诗十九首》便是这些失意文人在宦游无门,故乡已远的境况下的痛苦呻吟。然而,这些诚笃于人生追求而终不得志的文人在痛苦的砥砺中也创造出了诗歌语言艺术的辉煌。

一、朴素、自然、凝练的语言风格

(一)言有尽而意无穷

由于受到汉乐府民歌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特色,比如:“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孟冬寒气至》)在这首诗中,我们通过女主人公深情款款的回忆感受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把信收藏在怀袖里,至今已过三年字迹仍不曾磨灭。我一心一意爱着你,只怕你不懂得这一切。”从这一片痴心的呼唤中,我们可以发现该诗虽然未将所书之情具体的写出来,然而,却以舒缓的笔调与平实的语言将满腹深情娓娓道来,颇为自然。

除《孟冬寒气至》中的“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之外,“游子寒无衣”(《凛凛岁云暮》)“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以及“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等都是《古诗十九首》中的千古佳句。虽然都是一些极为平凡的字眼,然而,当它们组合到一起时,便造就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正如王安石在《题张司业》中所说的那般:“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二)词句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在《古诗十九首》中,有许多古诗都是利用正反相形等艺术手法将所描写之景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出来。比如,《青青河畔草》开篇便以“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短短几句话将深闺思妇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在这几句话中,草色“青青”、垂柳“郁郁”以及思妇宛如“皎皎”月光的“盈盈”倩影,既点明季节,同时也暗示了深闺思妇形单影只的处境。“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这两句诗通过“昔”与“今”的对比,将生机盎然的春景与空自蹉跎的红颜传神地描绘出来,于这份明丽色彩和空寂内心的强烈对照中,读者又怎能体味不到深切的悲凉?

钟嵘曾在《诗品》中评价到:“文温而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由此可见,《古诗十九首》遣词造句能力之非同一般。

二、音韵和谐,具有音乐节奏感

(一)叠字的大量使用

在古诗文中,叠字的准确运用不仅能够通过简单的字面传达出复杂的情感,将单调的语言表达变得更为丰满,还能使文章在音韵和谐的节奏感中更好地抒发作者情感。作为叠字使用的典范,《古诗十九首》中所用叠字竟然达到十九组之多,比如,“行行”“青青”“郁郁”“盈盈”“皎皎”“娥娥”“纤纤”“磊磊”“戚戚”“历历”“凛凛”以及“区区”等等。

通过这些叠字的运用,创作者不仅将荡子、思妇的仪态以及周遭环境的特点等生动、形象地展现到读者眼前,还让读者对古诗中的景、人以及情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与领悟。比如,在《青青河畔草》中,“青青”“郁郁”“盈盈”“皎皎”“娥娥”“纤纤”等叠字的运用将春景与深闺思妇的情态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来。正因为如此,顾炎武才在《日知录》中说道:“诗用叠字最难……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组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

(二)以回环复沓渲染气氛

由于受到《诗经》的影响,《古诗十九首》呈现出一种回环复沓的音乐之美。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回环复沓的修辞手法贯穿着《古诗十九首》的始终,并成为其中极具魅力的组成部分。在该手法的影响之下,《古诗十九首》将绘景叙事以及抒情等方面的气氛渲染得真切感人,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比如,在《行行重行行》中,“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道路阻且长”以及“相去日已远”等都是在反反复复地诉说一个“与君分别”的意思,只不过其中有些细微的区别而已:“相去万余里”从客观上说明男女双方在其所处地理位置上的遥远;“道路阻且长”表明自己对所思之人义无反顾地追寻。通过这种反复强调式的讲述,古诗的意蕴得以被深层次揭示出来,从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这正如朱自清在《诗的形式》中所说的那般:“外在的和内在复沓,比例尽管变化,却相依为用,相得益彰。要得到强烈的表现,复沓的形式是有力的帮手。”

三、在“此”“彼”对比中抒发微妙情感

(一)委婉含蓄与直抒胸臆

在《古诗十九首》中,有的古诗在情感表达方面含蓄而婉转,有的古诗则大胆地直抒胸臆。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都有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进而创造出了一种亘古流传的不朽生命力。比如,在《明月皎夜光》中,作者将诗人的哀伤、惆怅与失意于蟋蟀、秋蝉交鸣的秋夜之景中生动地呈现出来。而秋夜之中的这一切事物看似零落,却于时光的流逝之中,将每一丝响动传递到诗人灵魂深处的,同时也,深化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作品的意蕴,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使作品富有张力。而在《生年不满百》中,诗人借助文字向世人传递了一种人生短暂,需及时行乐的思想。在这首诗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将人生易逝、及时行乐的紧迫感开门见山地提出来。在情感表达方面不可谓不大胆,不可谓不直白。

(二)以乐景写哀情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在《古诗十九首》中的应用是极为频繁的。

比如,在《涉江采芙蓉》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营造出了一个美好而欢乐的大好春景。在古代,采摘鲜花香草互赠是男女双方表达思慕之情的重要方式。这样的日子往往是极其热闹的。然而,当主人公采下那朵芙蓉时却发现“所思在远道。”手中的鲜花亦是无人可赠。至此,女主人公陷进了一种无法自拔的伤痛之中,而这种伤痛与其他人的欢声笑语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更加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落寞与孤单。在《青青河畔草》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即是以生机盎然的大好春色(乐景)写深闺女子因“荡子”归期不知而萌生的悲情。”

《古诗十九首》中思乡和怀人的悲伤主题引发了无数失意文人的内心共鸣,使其对生命,对人生愁苦产生了更加深刻的领悟。于是,在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东汉末年,一大批文人在饱经时代风霜、苦楚的状况下不断地觉醒,也不断地对社会发展和人生价值进行一番深入的思考,并不断地将这种思考融入到得以世代相传的文字当中,使之成为了永恒的主题。

总之,诞生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已达到成熟阶段,它不仅以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将朴素、自然的民歌语言与文人语言进行了高度的融合统一,还以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成为被众多文人所摹写和仿效的范本。

参考文献:

[1]宁晓兰.论诗歌创作的悲情基调与人生自觉——以《古诗十九首》为研究基调[J].高考(综合版),2015年09期

[2]宋洁,王腊娟.《古诗十九首》的重言修辞效果探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3]李子娟.論《古诗十九首》田园牧歌式风格的语言成因[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11期

[4]李家禄.《古诗十九首》对《诗经》的继承影响研究[J].语文建设,2016年02期

猜你喜欢
古诗十九首语言艺术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关于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探讨
由《行行重行行》品《古诗十九首》的游子思妇之情
《古诗十九首》的色彩
《古诗十九首》思想新解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刍议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