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袋应用于婴幼儿腹部外科术后切口渗液收集的探讨

2018-11-09 03:20杨惠云凤宁易梦丹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床单渗液皮炎

杨惠 云凤宁 易梦丹

(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因先天性疾病行腹腔手术的婴幼儿60例,每天观察并记录患儿发生伤口红,肿,裂开的例数,更换造口袋的次数,换药的次数,由于渗液所致的床单元污染,护士更换床单的次数。

1.2 研究方法

1.2.1 将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婴幼儿腹腔术后的患儿随机分成A(实验组),B(对照组)两组,两组在性别,疾病方面的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25)。A组患儿在术后立即安装造口袋,渗液减少,伤口结痂,愈合后予摘除。用物准备包括:无菌剪刀一把,一件式儿童透明造口袋,防漏膏,护肤粉。方法:将引流管周围皮肤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艾力克消毒后自然待干,测量伤口大小,使用无菌剪刀根据测得的大小沿造口袋中心孔剪一个圆圈,比引流管孔大2~3mm为佳[1]。伤口周围皮肤涂抹防漏膏,并塑形平整,3min钟后粘贴造口袋,按压底板,使底板与皮肤贴紧,造口袋内存适量空气,封闭造口袋[2]。伤口周围的渗液流入造口袋,减少了渗液与皮肤接触,降低了伤口周围皮炎发生率[3]。并且能准确计量渗液的量,颜色,性质和伤口周围皮肤情况[4]。B组患儿在术后采用传统纱布覆盖,渗液流出后予更换伤口敷料,直至伤口结痂愈合。

1.2.2 统计 分别记录A,B两组换药的例数,更换床单位的例数,比较两组伤口周围皮肤皮炎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

皮炎分级标准 按照国际伤口创面评价标准[5]评定伤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皮肤损伤程度。0度:无变化;Ⅰ度:轻度红斑;Ⅱ度:明显红斑,斑状湿性皮炎;Ⅲ度:融合性皮炎,凹陷性水肿;Ⅳ度:溃疡,出血。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方法护理操作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方法护理操作时间的比较()

表1 两组方法护理操作时间的比较()

A 30 0.8±0.12 1.4±0.5 B 30 6.4±2.1 9.3±1.7 t值 / 10.108 14.321 P值 / 0.000 0.000

2.2 两组方法伤口感染发生率

表2 两组方法伤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3.结论

实验组护理所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周围皮炎发生率和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实验组中,有6例因造口袋粘贴不当,出现造口袋底盘皮肤发红,经过清洁皮肤,严格皮肤待干3min后使用护肤粉及正确粘贴造口袋后愈合[6]。造口袋使用最长为5天,直至医生拔除引流管。对照组中,发生伤口周围皮炎15例,发生率50%,经换药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天,最长18天。两者差异明显。儿童造口袋收集腹部伤口渗液在婴幼儿腹腔术后的应用有效避免渗液污染床单元,从而减少护理工作量,节约护理时间。降低切口周围皮炎发生率和伤口感染发生率。

4.讨论

4.1 减少护理操作时间,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

持续伤口渗液,医务人员须频繁更换污染的敷料和患儿床单元,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使用儿童造口袋收集渗液,换药次数减少了,由原来的1天4~6次,减少到5~7天1次,更换床单元的时间也由原来的1天6~8次,减少到1天1次或者2天1次,这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医护人力资源。

4.2 减少了伤口周围皮肤皮炎的发生率和伤口感染率

造口袋收集伤口渗液,引流口周围皮肤皮炎发生率20%,大大低于传统方式(50%),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腹部术后引流(管,条)最大的缺陷就是皮肤引流口处的液体外渗问题[7],引流液和渗液污染伤口,刺激皮肤。婴幼儿皮肤娇嫩,抵抗力弱,皮肤长期受渗液刺激,更容易出现皮肤糜烂。造口袋收集伤口渗液,使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不至使切口周围皮肤受渗液浸渍而发生糜烂,从而减少了引流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安装造口袋时待干时间一定足够(3min),以减少皮炎发生;造口袋中心孔比引流管口大3mm,过大容易渗液,过小不利引流;引流口以外缝线的切口可先使用水胶体敷料覆盖[8],再粘贴造口袋;造口袋的袋口处于低位,以利于倾倒引流液和计量。

4.3 便于评估伤口

临床上对婴幼儿输液量和速度有严格限制,传统方式引流口及周围渗液不易收集,妨碍正确计量水电解质的丢失量,儿童造口袋收集渗液能通过造口袋直观观察渗液的颜色,量,性状并准确计量伤口渗液,为临床补液和医生评估伤口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9]。

4.4 促进伤口愈合

传统纱布覆盖切口,为避免感染,医生须频繁换药,若换药不及时,或未做好无菌操作,伤口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但是,普通纱布只能够吸收少量的渗液,若量多时,会浸湿污染敷料、衣被,而且这些酸或碱性引流液侵蚀性很强,持续浸渍皮肤易导致局部红肿、糜烂及坏死。若频繁更换敷料会影响伤口组织的自我修复[10]。使用造口袋处理伤口能很好的管理伤口渗液,减少频繁更换敷料的次数,解除渗液对皮肤的刺激,有助于组织的修复[11],从而保护伤口周围皮肤的完整性和健康[12]。如患儿伤口周围皮肤有糜烂,溃疡或痛感时,可联合使用造口护肤粉,皮肤保护膜,能够吸收渗液,缓解疼痛[13]。实验组造口袋收集渗液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传统方式(3.33%<20%),经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4.5 造口袋收集渗液,使用时间长,操作简单,患儿舒适,明显提高家属满意度

术后由于疼痛,恐惧等原因,患儿大多哭闹,烦躁,不配合。传统方式下,医护人员又需频繁地对患儿实施换药,换床单等操作,更加剧了患儿的哭闹和烦躁。这不仅影响患儿休息,更严重的易出现切口裂开,影响切口愈合。而儿童造口袋收集渗液却是一劳永逸,换药次数由原来的4~6次/d,减少到5~7天/次,更换床单元的时间也由原来的1天6~8次,减少到1天1次或者2天1次,大大提高患儿舒适性和家属满意度[14]。

儿童造口袋收集渗液在婴幼儿腹腔术后的应用能明显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效果,也能明显降低术后引流口周围皮炎发生率和切口感染率,患儿舒适性和家属满意度也明显提高,极具临床推广价值。特别是对手术复杂,伤口渗液和引流量大的患儿,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床单渗液皮炎
多久换一次床单最好?
化妆品皮炎的中医治疗
哎呀,别升啦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醒来就想吃的床单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PICC导管穿刺点防渗液装置研制与使用1)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