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失而求诸野:蚩尤、狂夫与山王考论

2018-11-09 06:19周华斌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辟邪蚩尤面具

周华斌



礼失而求诸野:蚩尤、狂夫与山王考论

周华斌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09)

西汉海昏侯墓葬中发现的玉辟邪为蚩尤形态,通过考证,南方蚩尤与驱傩、蚩尤戏、贵州傩戏中“山王”面具、“耍狮”面具等存在一定的文化联系。

玉辟邪; 蚩尤; 驱傩; 山王; 狮子

一、西汉海昏侯的玉辟邪

我们先从西汉海昏侯墓葬中的玉辟邪说起。2015年,江西南昌发掘了西汉海昏侯的墓葬,被认定是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2016年5月,北京的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我作为北京市文史馆馆员参观了这个展览。海昏侯棺椁中有一枚小玉饰,约10厘米左右大小,其造型为人兽形、熊掌、戴独角面具,应属“狂夫”装扮的“方相氏”。不仅面具独角,眉形也是双角,可以认定它是“魌头”,造型为蚩尤。玉可辟邪,方相氏所扮蚩尤以左掌遮耳,似在聆听角落里窸窸窣窣的鬼声。爪牙锋利、有毛大肚,能抓鬼、食鬼。显然,这个随身入棺的玉饰所呈现出来的是驱鬼辟邪的“傩”意识。(见图1)

图1 海昏侯墓葬中的玉辟邪(西汉,江西南昌)

《周礼·夏官·方相氏》称:“方相氏,狂夫四人”。又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汉郑玄注:“‘方相’,犹言‘放想’,可畏怖之貌,以惊驱疫之鬼,如今‘魌头’也。”傩祭和傩仪中,以粗旷有力的狂夫装扮方相氏,“冒熊皮”、戴上“可畏怖”的魌头,乃是兽形神灵造型。秦汉时通行的辟邪神兽主要是蚩尤、饕餮,二者互有关联,这一点笔者曾有过考释。①

汉代宫中举行的傩仪称“大傩”,东汉张衡在《东京赋》中有较为详尽的描述:

卒岁大傩,殴除群厉。方相秉钺,巫觋操茢。侲子万童,丹首玄制。桃弧棘矢,所发无臬。飞砾雨散,刚瘅必毙。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然后凌天池,绝飞梁;捎魑魅,斮獝狂;斩蜲蛇,脑方良;囚耕父于清泠,溺女魃于神潢;残夔魖与罔像,殪野仲而歼游光。八灵为之震慴,况鬾蛊与毕方。度朔作梗,守以郁垒,神荼副焉。对操索苇,目察区陬,司执遗鬼。京室密清,罔有不韪。于是阴阳交和,庶物时育,卜征考祥,终然允淑。

尽管其中没有提到方相氏的具体扮相,但是据文物可以考定:汉代方相氏或为尖牙利口的虎形,或为尖角利爪的獬豸形,都是凶猛的神兽。(见图2、图3、图4)

图2 方相氏造型

(东汉,摹自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

图3 十二方相氏驱鬼图

(东汉,摹自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

图4 独角的“辟邪”与双角的“天禄”

(东汉,摹自四川渠县沈府君阙)

《后汉书·礼仪志》载,汉代大傩增添了“有衣、毛角”的十二个方相氏。图3山东沂南汉墓前室北壁上额的画像石,便是“有衣、毛角”的十二方相氏。逐杀鬼魅的方相氏神兽表现为各种奇形怪状的虫豸和怪鸟。画面通长,左青龙、右白虎,寓含有道家的辟邪和风水意识。图4东汉四川沈府君阙上的辟邪兽有角,独角称“辟邪”,双角称“天禄”,其造型是獬豸,类神狮,表现为建筑物上的傩意识,即民俗所称“吞口”。以上文献和文物均见于公元以后的东汉,而江西海昏侯活动于公元前的西汉。傩礼发端于西周,发祥于战国时期的东周列国。西汉连接着周秦,历史时间更接近于早期傩。海昏侯废帝刘贺棺椁中随身入葬的玉辟邪,表现为早期傩文化的蚩尤式方相氏面具,殊为难得。

二、蚩尤与驱傩

先秦中华先民往往神鬼不分、善恶不明。蚩尤或为部落首领,或为神话传说;或为战神,或为恶鬼;或为勇士,或为贪暴者。《左传·成公十三年》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蚩尤往往作为祭祀对象,被奉为兵神和战神,是“国中大事”敬奉的对象,并以“蚩尤旗”作为标帜。总之,在中华先民的观念中,蚩尤身上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

1.毒虫与猛兽。许慎《说文解字》:“蚩,虫也。从虫,之声。”在钟鼎文中,“蚩尤”原作“蚩蚘”,象蛇虫形。商周钟鼎中的“虫”字象大头蛇形;战国钟鼎上出现的“蚩”字则为三条蛇追人而令人“止”步的象形。三即多,三条蛇虫,或可理解为蚩尤是部落群体;袭人而令人止步,寓意为它们是戕害人的毒虫。[1](见图5)

图5 古文字里的“虫”和“蚩”

左:商周甲骨文、钟鼎文中的“虫”字。

中:钟鼎文“蚩”字。

右:秦汉篆文“蚩”字。

蚩尤部落出自南方山野,那里多毒蛇猛兽。至于其造型由蛇虫衍化为巨口、尖角、利牙的牛虎,也可以理解。中原的古代文献多有“黄帝战蚩尤”的传说,“胜者王侯败者贼”,黄帝一统中原后,蚩尤被之后的主流思想贬为与饕餮相类的“恶”的代表和“贪暴者”典型,相当于鬼。

按秦汉以来文献记载,蚩尤的造型为:

疏首、虎卷。(《归藏·启筮》)

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似剑戟、头有角。(《述异记》)

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龙鱼河图》)

其收卒为兽形,傅以肉翅,状类不常。(《路史·蚩尤传》)

既然蚩尤“状类不常”,那末牛角、尖牙、巨口的造型与西南夷崇拜牛虎的民俗有一致之处。1972年,云南江川县李家山发掘出战国时期的大量牛虎形青铜饰件,其中牛虎相斗的“牛虎铜案”被奉为国宝。作为“西南夷”的民俗,当地少数民族崇拜牛虎之“力”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见图6)

图6 云南李家山出土之 “牛虎铜案”

(战国,云南省博物馆藏)

牛角作为牛虎“神力”的标志,也被商周饕餮纹吸纳。但周秦时期的蚩尤和饕餮被铸在“周鼎”和“三代彝器”上,“为贪暴者戒”,说明当时华夏视之为蛮夷,是反面角色。②

2.蛮夷“御魑魅”与狂夫驱傩。《左传·文公十八年》称:

舜臣尧,宾于四门。渡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浑敦、穷奇、梼杌、饕餮被称作“四凶族”,与蚩尤相类,均被视为未开化的“蛮夷”。中原的舜和尧业已开化,强调“仁”和“德”,中原城廓的“四门”内外客客气气地接待宾客,“四凶族”的蛮夷则被置于中原周边,衍为“四裔”。并且,以恶制恶,利用其蛮力“御魑魅”,相当于驱傩。

周秦傩仪和傩礼以低级的“狂夫”装扮方相氏,属“下士”级别。用有勇有力的“狂夫”来“御魑魅”,也是同样的意思。至于“狂夫”日后衍为“金刚力士”“将军”“钟馗”,当另作别论。

3.蚩尤戏。秦汉时,中原又有“蚩尤戏”,见于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蚩尤耳鬓如剑,头有角,与轩辕(黄帝)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

今冀州有乐,曰“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

可见“蚩尤戏”原是古冀州的民俗。古冀州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陕一带,属于中原。张衡描写陕西长安景物的《西京赋》,也提到蚩尤、驱傩和蚩尤戏:

蚩尤秉钺,奋鬣被般。禁御不若,已知神奸。魑魅魍魉,莫能逢旃。

意思是说,蚩尤披着猛兽般的鬣毛,持斧钺驱除鬼魅;魑魅魍魉很怕遇到蚩尤的旌旗,因此宫禁由此明察忠奸、神鬼、敌我。又称:

临迥望之广场,呈角抵之妙戏。

意思是说,宫中广场上呈现有精彩的角抵戏(亦即蚩尤戏)。随即,《西京赋》描述了一系列具有神话意味的百戏、杂技、魔术,包括戏剧史上的“东海黄公”。东海黄公的身份是巫者,《西京杂记》提到了东海黄公驱邪斗虎的角色和情节:

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

“三辅”即长安附近一带,可知此言“角抵戏”源于冀州的“蚩尤戏”,广义上蕴含着驱鬼逐邪的文化内涵。

与蚩尤相关的民俗传说和文物文献并不乏见。蚩尤、狂夫、巫覡、蚩尤戏,涉及中国戏剧史上一个颇为重要的学术问题:中国戏剧的起源是否与“巫”有关?从蚩尤文化看,源远流长的巫傩文化与中国戏剧的产生是有关联的。

三、山王与狮子——贵州山野的傩面具

蚩尤文化本是山野文化,贵州尚存的仡佬族原生态傩面具——“山王”,可以看作是蚩尤文化的遗存。

如上所述,蚩尤本是南方的山野之王。“状类不常”的蚩尤在古代又被称作“三苗”“苗民”“九黎”“东夷”“楚蛮”“荆蛮”,总之如山野之兽一般凶猛有力。其中,“苗民”和“三苗”的长相与蚩尤相类。《述异记》称:“苗民长齿,上下相冒”,也就是长有一对长而尖的獠牙。中华先民又有“凿齿”之民的说法③。蚩尤甚至被附会为炎黄二帝中的炎帝,黄帝主北方,炎帝主南方。

傩的仪礼发端于汉族,由中原发散到四夷,成为全国性的“傩俗”。农牧社会的傩俗普遍存在“驱鬼纳吉”心理,而且表现为集体从众意识,在年节之际周而复始地重复。各地区、各民族的傩俗异彩纷呈,发展并不同步。尽管有“与时俱进”的更新淘汰,却不同程度地积淀有历史文化元素,包括傩面具的神灵造型。

20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美术馆的贵州傩面具展览上,注意到一种离奇的吊颚动睛面具。近年来在贵州道真仡佬族自治县和铜仁市“贵州傩文化博物馆”考察,特别注意到这种吊颚动睛面具,称作“山王”。贵州多山,连接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横跨鄂湘渝黔的武陵山主峰梵净山即在贵州铜仁市境内。“山王”面具有数种,铜仁市“贵州傩文化博物馆”搜集了好几种。很难说它们一定出自于道真县仡佬族,然而说它们发祥于贵州东北部和北部山区,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见图7、图8)

现存“山王”面具是清代物品,无疑是山野之民的创造。其造型狰狞可怖、铜铃眼、血盆大口,耳边鬓发尖利,如剑戟或双角。这些造型特点与山野猛兽直接关联,可追溯到蚩尤和蚩尤戏。在总体造型一致的前提下,细部纹饰也都与山野生活相关,不排除不同傩班对“山王”面具的各种细节处理。细部纹饰如:

1.下颚尖而长的獠牙,头顶双角。

2.头顶束发处理为“三尖”式或苞谷形。

图7 吊颚动睛的傩面具——山王

(清代,摹自贵州傩面具展览画册)

图8 贵州道真地区仡佬族傩面具——“山王”

(清代,铜仁市贵州傩文化博物馆藏)

3.额部添加圆形象征太阳,或变异为第三只“神目”。

4.双耳添加两个善神面具,或加胡须,故而又被称作“三王”。

整体造型的趋同与局部纹饰的变异是民间创作的规律性现象,体现着大同小异的辩证关系。傩面具与戏曲脸谱有相通之处,不妨加以比对。我曾解析过净角项羽的一百种脸谱,其眉、眼、鼻“三块窝”的总体造型表现为悲剧性格,在南北各个剧种的不同剧目中,细部纹饰有所变异。这些变异有诸般因素,包括地域文化的差异、不同剧情中项羽身份、处境的不同,以及不同班社和不同艺人的理解,其间同样体现着整体与局部的艺术辩证关系。[2]

“山王”狰狞而吊颚动睛的造型,与汉唐百戏中狮虎之类辟邪兽也有联系。秦汉时期,蚩尤神话和以蚩尤为王的观念渐渐失落,汉唐愈来愈关注现实。狮子在汉代从西域引进中国,渐被喻为“百兽之王”。唐代散乐中就专有“耍狮虎”的百戏节目④。六朝雕塑和唐代耍狮文物中,就可以见到狮子狰狞而吊颚动睛的形态,此处不赘。

现道真仡佬族傩技中,依然通行耍狮,在舞蹈杂技节目中,吊颚动睛的“南狮”更是闻名中外。在铜仁市“贵州傩文化博物馆”中,存有明清时期大小不等的诸多狮子吞口和狮子面具。它们或以卷毛为造型标志,挂在建筑物上用于辟邪。大型狮子面具则有二人表演的“耍狮”迹象:前面一人举托面具,眼睛和鼻孔留有演员向外窥视的孔隙。除了显著的狮子鼻以外,额头中央往往雕有一个圆形鼓包,上面装饰着醒目的“王”字,意味着它是辟邪瑞兽——“狮子王”。(见图9)

图9 狮子吞口与狮子面具

(明清,铜仁市贵州傩文化博物馆藏)

历史上最著名的吊颚动睛面具是唐代“兰陵王”乐舞假面。该面具国内早已失传,唯见于日本舞乐。20世纪40年代,有日本假面专家认为:吊颚动睛面具为日本所创,并引以为荣。傩面具“山王”的出现,引起了我对吊颚动睛面具的莫大兴趣,遂将《兰陵王》面具纳入本文。(见图10)

图10 唐《兰陵王入阵曲》舞乐面具(日本藏)

我对“兰陵王”面具作过考证,认为这种狰狞的吊颚动睛的面具,原型是北齐兰陵王上战场时所戴头盔,即“胄”。战国以来,军中之“胄”往往带有凶猛的瑞兽“饕餮”,亦即蚩尤。作为战神,其形象被铸在甲胄上,有护身、辟邪、驱敌的多重功能,与“蚩尤旗”大致相仿,表现为傩意识。历史上,北齐兰陵王经历了著名的“邙山大捷”,是他毕生最值得夸耀的战役。在北齐为兰陵王庆功的乐舞中,其神兽头盔(“胄”)已被衍为假面,随后又从北齐王室延续到唐代的宫廷乐舞,乃至传入日本。迄今河北兰陵王墓的乡民依然将“兰陵王”面具称作“鬼面”,相当于傩面具。[3]

顺便再提一个迹象:从上述西汉海昏侯玉辟邪,还可以探究“蚩尤带角”的图符信息。在贵州西北部与云南接壤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乌蒙山深处的彝族正月里有一年一度驱鬼纳吉的傩俗,称“撮泰吉”。“撮泰吉”表演者均在头上裹一个尖角,最老的巫者自述是来自高山深处的彝人,有1800岁以上;最年青的自述是汉人,有1000岁。彝族“撮泰吉”世代相传于封闭的山区,尽管时间观念并不准确,但是世世代代有笼统的集体性“历史记忆”。按大的历史范畴,1800年以上相当于秦汉,1000年以上相当于唐宋。在800余年间,彝俗与汉俗颇有变异,不排斥汉人融入“四裔”彝人的因素。“撮泰吉”以居留深山的彝人为视角,认为汉人是1000年前的唐宋时期融入当地的,这里有民族迁移的历史痕迹。当今彝族男子的包头,普遍斜裹一个装饰性的尖角,抑或其中都寓有古代蚩尤族带角的原始信息。(见图11)

图11 贵州《撮泰吉》

“山王”面具显然与“撮泰吉”不同。追溯“山王”面具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源流,可拓宽对中华戏剧的认识:蚩尤文化——蚩尤戏——“山王”——“兰陵王”——杂技舞蹈中的“耍狮”——以武力、兵器和“功夫”制胜的武戏。因此,“山王”面具可视为戏剧史上的独特文物。

四、余话:文化土特产与中国特色

礼失而求诸野,“山王”面具只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证。近几年,我多次到过贵州铜仁市和道真县,除了关注傩面具以外,还观赏过傩戏艺人表演的傩仪、傩功、傩舞、傩戏以及目连戏。考察中,曾随道真县民政局冉文玉局长参观了道真县文物文化研究所;到老艺人家里观看了其秘藏的傩面具、法器、体现神灵下凡的“桥画”长卷、打击乐器锣鼓铙钹以及民间糙印的经版、经文等。尽管如走马观花,却相当于田野作业,颇多启迪。

傩文化是汉文化,道真的少数民族傩,业已融入汉傩,比如“山王”面具已被称作“山王天子”。但道真傩文化有少数民族原文化的因素,值得开掘,以便与其他民族地区的傩文化作比较研究。道真现存常用的傩面具有70余种,包括巫、道、佛、儒文化杂揉的“炳灵侯”“二郎菩萨”“秦童老倌”“汉将军”“铁匠婆婆”“端枪童子”“捉火郎君”等,乃至“孽龙”“鞠公”“毛包”“山羊”等动物型面具。此类傩面具的读解可以参照当地民间的善卷、经本、唱本。

在傩戏老艺人家里,我与同行专家翻箱倒柜地观看了演傩用的各种器物和经本。尽管破破烂烂,但在一般展览会上很难见到。老艺人说,这些东西是祖上世代相传留下来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舍不得烧掉,将它们藏到山洞里封起来才得以保存。

除了傩面具以外,道真地区的傩功、傩技更具特色,如“煞铧”“过刀桥”“踩火炭”“捞油锅”“活鸡吞竹筷”、九层高台上的“猴王舞狮”等。傩功、傩技区别于寻常意义上的音乐、舞蹈、戏剧,按常理往往难以解释。傩的仪礼相对封闭,按傩坛规矩,傩功、傩技由掌坛师秘传,主要面对入坛弟子和信徒。离开了特定的山野和“傩”的时空,傩功、傩技就失去原汁原味。由于傩功、傩技不见于公众舞台,因此同样濒临消失。之所以在民间尚有存留,主要依托傩的仪礼。其实,对于一般受众来说,傩功、傩技具有“奇异”“惊奇”的戏剧性效果。

毋庸讳言,民主革命百余年来,傩文化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多留存于偏远地区。但傩功、傩技并无文字和方言障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意识形态,可以面对各地不懂方言的城市乡村,甚至面对热衷于中国文化的外国观众。受众面之宽,可以认为是当地的“文化土特产”。近年来,道真县政府划拨山野土地,建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傩城”。据我所知,“傩城”是民办公助的商业性娱乐场所,经营者有“以傩养傩”的经营理念。道真县政府则将挖掘整理作为“非物质遗产”的傩文化当作文化事业,有“开发土特产”的理念。在通常意义上,“傩文化”与“现代化”几乎格格不入。在这个问题上,道真县政府妥善处理傩文化与现代性的关系,颇有见地。在“傩城”中,傩文化不再偷偷摸摸地被束之高阁,傩的器物也不再破破烂烂,听其自生自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土特产”,“傩城”请欧洲专家堂而皇之地进行了略显豪华的“现代性”包装。其实傩文化在历史上本就具备群众娱乐元素。众所周知,春秋时期孔子见到如同狂欢的群众性乡傩队伍,曾穿着朝服恭立在宗庙台阶上表示尊敬,还由此引发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治政理念。⑤宋代的傩礼已拓展为民间“社火”,傩舞、傩戏就是这个时期产生的。近年来,几届“民间社火艺术节”也都有各地傩舞、傩戏参与表演。道真县“傩城”的建设起码有了解贵州民俗乡情的认识意义,其“现代性”展示则表现为“中国特色”,值得赞许。

傩文化是贵州省的特色地域文化,此前,政府在铜仁市已建设有专业性的“贵州傩文化博物馆”。道真县也同样成立了侧重于傩文化的“文物文化研究所”。不过,博物馆和研究所往往专业性太强,很难主动融入大众。这种利用傩文化的娱乐元素、民办公助、以傩养傩的做法,在贵州省是开创性的探索,在全国也是第一个。“傩城”的建设宗旨表现为:以傩文化为基本出发点,提供与地域环境相结合的群众性“活舞台”。通过展览与展演,综合性展示傩文化。认识“傩文化”只是个起点,理想的中远期规划则应不限于娱乐层面,可以拓展到研究领域。在“傩城”中不妨建设傩文献和傩文物的图书馆与资料库,既能为读者提供园地,也能为学者田野作业提供方便,由此开发为民办公助的傩文化研究基地。文物界有“藏宝于民”的说法,希望“傩城”成为傩文化的“藏宝洞”。

注释:

①详见拙文《商周古面具与方相氏驱鬼》,《中华戏曲》(第六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拙文《古傩文物稽考》,《民族艺术》1992年第2期;拙文《方相·饕餮考》,上海戏剧学院《戏剧艺术》1992年第3期。

②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先识览》、宋代《路史·蚩尤传》均称:“周鼎”和“三代彝器”多铸饕餮与蚩尤之像,“为贪暴者戒”。

③“凿齿”为古代神话中被妖魔化的南方原始部落,凶悍而持有兵器。尧舜指使羿征伐,被诛杀于畴华之野。见《山海经》《淮南子》。

④参见唐崔令钦《教坊记》和唐段安节《乐府杂录》。

⑤《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又可见《礼记·杂记下》。

[1] 高明.古文字类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210-211.

[2] 周华斌.霸王脸谱研究[J].中华戏曲,1999(1).

[3] 周华斌.《兰陵王》假面考[M]//中国戏剧史论考,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7-32.

Loss of Propriety and Seeking in the Wilderness: the Investigation on Chiyou, Exorcists and Mountain Kings

ZHOU Huabin

( Institute of Arts,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09, China )

The Jade Mythical Animal found in the tomb of Hai Hunhou in Western Han Dynasty looks like Chiyou in shape. By means of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Chiyou in south and Qunuo are culturally related to the mask of “Mountain Kings” and “Lion Dancers” in the Chiyou Drama and Nuo Drama of Guizhou..

the Jade Mythical Animal, Chiyou, Qunuo, Mountain kings, lions

2018-06-27

周华斌(1944-),江苏无锡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民俗民间文艺。

J321

A

1673-9639 (2018) 10-0009-07

(责任编辑 肖 峰)(责任校对 郭玲珍)(英文编辑 何历蓉)

猜你喜欢
辟邪蚩尤面具
辟邪
我们摘下面具吧
大战蚩尤
酷酷的面具
镇宅辟邪,富贵吉祥——论紫砂作品“威震八方壶”的创作
面具
蚩尤之歌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面具中的鱼
黄帝战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