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原居安老的苏州古城传统街区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2018-11-09 12:00孙辉宇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7期

孙辉宇

摘 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城市中老年人的比例正逐渐升高,在多数老年人选择原居安老的背景下,生活着大量老年人的苏州古城传统街区的生活居住环境状况需要我们审视。进行精确、循序渐进的传统街区改造,建设小规模、复合型社区老年设施,完善街区慢行系统、公共交通以及鼓励墙面绿植与社区美化运动是面向原居安老的传统街区空间优化策略。

关键词:原居安老;空间优化;苏州古城;传统街区

我国自1999年以来已步入老年型国家行列。根据《江苏省201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江苏省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截至2016年底,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19.2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2.10%。这种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新特点,需要城市管理者和建筑工作者予以高度重视。

一、原居安老的必要性

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依据有关材料,人类个体的老化包括生物学与社会学的两方面,即身心机能衰退与社会关系萎缩,身心机能衰退是老年人面对的普遍现象,持续的社会关系萎缩则几乎是困扰所有老年人的问题。如何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值得我们深思。

“原居安老”是指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身心衰弱,每个人都可以独立地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住宅或社区)里安度老年。这是中外老年人的普遍选择。

从生理方面分析,老年人的身心机能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这带来了老年人在行动、看、听、说、记忆、反应等方面退化的状况,他们对自身安全的维护能力、对疾病的免疫能力有所下降并常患有慢性病。而熟悉的环境可以带来生活的便利性,如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可以提供非正式的照顾,老年人可以前往熟悉的市场购物、熟悉的卫生服务场所治疗慢性病等,这些是对老人身心机能衰退后进行康复治疗的有效帮助。

从社会及心理角度分析,老年人的社会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步萎缩的趋势,具体表现在退休后社会联系人的递减、朋友圈变小、社会和家庭地位下降、认知脱节等方面。持续的社会关系萎缩势必给老年人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克服社会关系萎缩几乎是所有老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而熟悉的环境则可以带来归属感,可以促进老年人走出家门走动、参与公共活动、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并获得尊敬感,这些是抵抗社会关系萎缩的有效方式。

此外,对比远离社区、需要政策补贴的大型养老机构,原居安老的养老服务体系成本更低,服务输送效率更高,是有利于节约公共财政、避免资源浪费的,大型养老机构集中居住从而剥离老年人邻里社会关系、收费高昂也是许多老人无法接受的原因。

综上,原居安老有助于缓解个体老化带来的危害,节约公共财政。推进原居安老,让多数老人选择独立地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安度老年,是值得倡导的。

二、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苏州老城区老年人口占比达17.4%,远高于苏州市区7.8%的水平;老城区居民收入较低,大部分在2000元/月左右且高收入者较少。调研发现,古城的传统街区内生活着众多老年人,这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老人对熟悉环境的归属感分不开,有很多老人平日子女不在身边,有不少低龄老人肩负照顾高龄父母的重任,生活难度和压力随着其年岁的增加而上升。传统街区作为许多老人一辈子安身立命的场所,从原居安老的角度出发,提升其养老服务水平、通过街区的空间优化从而提升居住环境质量与便利性是迫在眉睫的。接下来将探究传统街区作为安老之所的优点与缺陷,在传统街区空间优化过程中发扬优点、弥补缺陷是提升传统街区原居安老能力的基本原则。

三、苏州古城传统街区安老现状的分析

(一)传统街区安老的优点

1.宜人的空间尺度

传统街区是一代代居民不断建设,相互之间长期磨合形成的居住生活空间,其建筑高度多在3~6米,多为一到两层,街巷宽度在1~6米间,房屋彼此紧挨,有机地排列在道路或水网间。这样的空间尺度是宜人的,其规模便于居民步行,低矮的层数可以减少老人上下楼的麻烦,增加居住安全性的同时方便老人外出活动。在这样的空间环境里人与建筑、人与人之间容易产生亲近感。

2.较安全的街道环境

由于路网密、道路狭窄,古城传统街区内许多道路限制机动车通行,这样形成了较好的步行条件。这一点对于反应速度下降、行动迟缓的老年人是有益的,可以减少他们在街道上通行的危险,此外隔绝了汽车的内部环境可以减少重金属污染并带来安静的居住环境,这对于身心机能衰退、噪音敏感的老年人是有利的。

3.熟悉的邻里关系

传统街巷中一座座建筑里居住的是一个个彼此熟悉的家庭,时过境迁,虽然传统街区存在原住民搬离、新居民迁入的状况,但是老建筑的布局方式是有助于居民融入、產生邻里关系的,比如近距离门对门、窗对窗的街道与合院虽然降低了住房的私密性但是方便了居民的互动,街区里通往家门的巷子、备弄往往会成为居民的临时家务场所、寒暄的“客厅”。这些如今看来私密性较弱、功能含糊的空间往往容易产生彼此熟悉的邻里关系,有了邻里关系,街巷内就有了居民的交流活动、对来陌生人的监视、邻里间的彼此照应,老年人居住在其中会更加安全,社会关系的萎缩会减缓。

4.习惯的生活方式

现代小区多由统一规划、商业开发形成,遵循功能主义原则,超市、药店、活动中心、医疗服务场所等配套设施大多聚集在小区外围的裙房、邻里中心中,功能分区明确,不干扰业主的生活。而传统街区内则是另一种模式:清晨小贩来到巷子、菜市场卖菜,杂货店、早餐店开门,老人去熟悉的小店买报纸、买菜,去熟悉的医疗站换药,途中可以和遇见的熟人寒暄、看人下棋等。老街老巷适合步行、宜人的空间尺度产生了相对含糊、自由的功能分布,这些恰恰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人熟悉的、需要的生活方式,老年人外出的目的性不如年轻人强烈,外出活动中往往包含了他们交往的需求和期盼(图1)。

(二)传统街区安老的缺陷

1.老年服务设施滞后

近30年来,随着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计划生育的执行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居民的家庭结构发生了父辈与子辈分开居住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造成了老年人需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进行养老,这就要求居所附近有配套的老年服务设施,诸如托老所、助餐点、老年人活动室等。但是由于传统街区形成年代久远、经济地位下降、社会各界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传统街区内存在老年服务设施欠缺、功能滞后的问题。

2.服务设施建设难度大

由于土地开发饱和的原因,传统街区存在建设用地获取困难的状况,规范对日照、安全疏散等条件的限制导致了养老服务设施选址范围进一步缩小,此外传统街区的建筑尺寸较小,建筑改造有尺寸、尺度、风貌上的要求也导致了在传统街区内配置老年服务设施的难度加大。

3.街区内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由于老年人部分身体机能衰退,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高于其他年龄段居民。传统街区由于形成时间较早,街区内往往存在诸多不安全的细节因素,比如一些巷弄夜间照明不够,路面上缺少导盲系统,道路标示系统不显著,踏步、台阶旁缺少无障碍坡道等,这些细节需要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者细心留意、解决。

4.绿化景观缺乏

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传统街区的景观绿地面积较新建街区少,这和老年人渴望绿树掩映、空气新鲜的生活环境有所矛盾,而传统街区小尺度的街巷空间体系则造成了街区内难以进行成片的景观绿化,也不适宜种植高大的乔木。这些问题不仅给街区的景观绿化配置带来难题,也给后期维护造成困难。

5.交通出行不便

上文中提到传统街区狭窄的道路、密集的路网带来了适宜慢行的道路系统,但这也是双刃剑,众多传统街区也因此存在交通拥堵的弊病,此外由于街区的经济地位下降、道路狭窄等原因,新规划的城市公交线路往往选择绕开传统街区。出行的不便势必会阻碍传统街区居民去城市其他区域活动与交流,这对老年人是不利的。

以上从老年人原居安老的角度分析了苏州古城传统街区的现状,指出传统街区安老存在宜人的空间尺度、较安全的街道环境、习惯的生活方式、熟悉的邻里关系的优势,这些优势是需要在今后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加以保留的。文中同样指出传统街区存在老年人服务设施滞后、服务设施建设难度大、街区内存在不安全因素、绿化景观缺乏、交通出行不便的缺陷,接下来将探究如何在街区空间优化过程中发扬优点并弥补这些缺陷。

四、基于原居安老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对策

(一)进行精确、循序渐进的传统街区改造

为了提高传统街区的适老性和宜居性,满足居民现代生活的需要,更新和改造是必要的,但是要避免“推倒重建”、功能重置式的更新。传统街区包含着老年人习惯的生活方式、熟悉的邻里关系,为了避免它们在更新改造过程中流失,需要在更新改造前对居民的想法进行统计、分析,然后进行精确、循序渐进的更新改造,防止街区因空间尺度改变、功能改变、大量居民迁出,导致邻里关系、生活方式骤变情况的发生。

(二)建设小规模、复合型社区老年设施

针对传统街区老年服务设施滞后、服务设施建设难度大的问题,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可以尝试小规模、复合型模式。小规模意味着可以充分利用街区内较小的地块、闲置的建筑进行建设和改造,如上海潍坊四村“ 潍坊社区四村长者照护之家”改造自原社区托儿所与社区学校,以3 0 张床位的“社区嵌人式”微型养老机构为基础,结合信息通讯科技可以向社区内200名卧床老人推送同等养老机构服务水平的照护和家政服务,完成老年服务的同时利用了有限的土地与闲置建筑。复合型是指养老服务设施与街区内原有功能设施相结合,如对原有的餐饮店进行改进整合、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让这些餐饮店在对外营运的同时具有老年人助餐点的功能;再比如可以利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闲置幼托空间,缩小幼托部分规模,余下的空间设立老年人读书阅览室、活动室等。需要指出的是,复合型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当处理好邻避问题、跨部门协调管理问题。

(三)完善街区慢行系统、公共交通

传统街区小尺度街巷带来的适宜慢行、尺度宜人的居住环境和交通出行不便似乎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为了方便老年人生活,应当完善慢行系统从而放大慢行系统的优势,如针对老年人步行半径较小的情况,街区边角地带多设立供人休息、避雨的设施,针对老年人视力下降的问题,设置盲道提示、醒目的导视标示。在对外交通方面,应当做好传统街区内外的交通疏导,根据城市规模的变化做好公共交通线的更新与完善,从而方便传统街区与城市其他区域的联系。

(四)鼓励墙面绿植与社区美化运动

针对传统街区建筑密度高带来的绿地面积不足,布置分散难于维护管理的状况,可以尝试在征得居民同意、保持街区风貌美观的前提下进行墙面绿植,从而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图2)。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尽可能把植物品种的选择、维护的权力与任务交给居民,并通过经济补贴、社区评选比赛、媒体报道的方式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大多数老人是热衷于打理花草树木的,通过活动的评比与报道则可以让老年人获得关注与尊重,从而点燃老年人生活的热情。

五、结语

苏州古城传统街區居民日趋老龄化是亟需重视的问题,不要让“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人因为年龄、健康、经济条件的变化,需求的特殊性或环境的限制而被迫迁离,让他们可以选择在熟悉的街区环境中安度晚年是需要各界不断探索与合作的,面向原居安老的苏州古城传统街区空间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戴俭,邹金江.中国传统建筑外部空间构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3]林林,阮仪三.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06,(05).

[4]夏健,王勇,李广斌.回归生活世界——历史街区生活真实性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8,(04).

[5]姚栋.大城市“原居安老”的空间措施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04/2015

[6]林武.城市老年住宅区的户外空间设计[J].华中建筑,2005,(03).

[7]李小云.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2,(06).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