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的探索

2018-11-09 10:24郭春燕
科技视界 2018年18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儿童

郭春燕

【摘 要】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在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的重任。从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来看,儿童阅读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高度关注的话题,其中深圳地区就拥有非常丰富的活动经验。本文通过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开展多元化的儿童阅读推广的实践经验,发现影响图书馆开展儿童阅读推广的各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公共图书馆今后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的方向。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 儿童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 G25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8-0012-004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8.005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the public library shoulders the important task of guiding children to develop good reading habits an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 From the national reading survey, childrens reading has become a topic of high concern for all social strata, and Shenzhen has a very rich experience.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diversified childrens reading and popularization in Shenzhen Baoan Library,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reading and popularization,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childrens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in the public library.

【Key words】Public library; Children; Reading promotion; Children reading promotion

1 兒童阅读推广的概述

1.1 儿童与未成年人的定义

从国内法律的角度看,在我国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未成年人代表所有低于 18 岁的公民。

从国际公约的角度看,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1]1992 年我国加入了该公约。

从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角度看,又将0-12岁的未成年人统称为儿童,将 12-18 岁的未成年人定义为青少年。[2]

综合以上说法,“儿童”这一概念适用于0-18岁的未成年人,这也是本文论述对象。

1.2 发达地区儿童阅读推广概况

从 21 世纪开始,儿童阅读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和以 “文化立市”为发展战略的城市,深圳于2000年11月设立“深圳读书月”,读书月举办以来, “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荣”成为深圳市民共同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城市阅读氛围浓厚,阅读理念深入人心,为儿童阅读推广奠定了基础。[3]

本土儿童阅读推广公益组织队伍也随着壮大,2008 年 10 月成立的三叶草故事家族; 2009 年 5 月成立的深圳彩虹花公益小书房;2012年由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倡导,经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批准成立的深圳市阅读联合会,日渐成熟的公益机构为图书馆提供丰富的活动素材,通过合作为儿童阅读推广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4]

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建设2009年启动,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638座,其中市级公共图书馆3座,区级公共图书馆8座,街道及以下基层图书馆627座,遍布全市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达到249台,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到4077万余册(件),形成了以市图书馆为龙头,区图书馆为骨干,街道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为网点的服务网络,覆盖全城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与服务为儿童阅读推广提供服务保障。[5]

深圳儿童阅读推广拥有的得天独厚的土壤,把儿童阅读不断推向新高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2 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机遇和挑战

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5.0%,较2015年提升了3.9个百分点,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34本,较2015年增加了1.15本。在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90.0%,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24.15分钟陪孩子读书。[6]这说明未成年人阅读已经受到家庭的高度重视,家长已经从0岁开始关注儿童的阅读。

国内儿童阅读推广理念深入人心,这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机遇,亦是挑战。

2.1 无全国性的统一的分级阅读标准

如今,分级阅读的理念在国内得到普遍的推广和认可,但国内并未形成一套统一的分级阅读标准。国内目前主要存在两个标准,一个是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另一个是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

这两个标准,一个代表广东省,一个代表出版界,都有各自的理论倾向性,并不具备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毕竟分级阅读的推广不仅涉及政府层面和出版界学者,还涉及图书馆界、教育界、家庭、特别是作为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的公共图书馆,强有力的理论标准是馆员检验自身工作的重要标杆。

2.2 出版社对儿童阅读的影响

据开卷公司发布的《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17年,儿童图书占到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比重达到24.64%,是最大的细分类。2017年图书零售市场的增长有1/3以上都是来自于儿童类图书。[7]

但国内儿童图书,特别是绘本的起步比国外晚,虽然国内已经出现优秀的名家,也涌现了一批优质的具有本土代表性的儿童图书,如杨红樱系列图书、“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等,但对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需求还存在缺口。如何发挥我国现有的竞争优势,把我国打造成儿童图书出版强国,也是儿童出版业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

2.3 馆员对儿童阅读的影响

开展儿童活动时,策划者和执行者应该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无论是环境的选择、活动方式、书目选择、活动内容都要符合不同年龄层的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分级阅读的本质就是充分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个性化的阅读服务,达到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目的。[8]

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馆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级阅读指导,做好分级阅读推广。但目前公共图书馆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馆员对分级阅读的认识不够深入,在儿童分级阅读推广方面的经验不足。这就要求馆员在工作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2.4 家庭对儿童阅读的影响

从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可知,家长已经开始重视儿童阅读,然而并没有一套标准是针对家长的需求。国内大部分家长并不是从事与阅读推广相关工作,或并不曾受到分级阅读的专业培训,导致即使家长注重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却苦无方法和技巧。甚至有部分家长片面地认为儿童阅读就是简单的识字,学龄前就有目的性地教孩子读书识字;在孩子进入校园后,则认为不读与学习相关的书就是不务正业,要求孩子将精力都放在作业和准备考试方面。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影响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加强经典阅读的推广,让家长正确认识分级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并为儿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

2.5 网络媒体对儿童阅读的影响

伴随着数字技术和社交软件的兴起,阅读“碎片化”和“图像化”已经逐渐形成一种趋势。简单来说,“碎片化”就是把阅读时间和内容切割成碎片,使阅读时间得到缩短,但内容的深度却停留在表面;“图像化”则是图像在阅读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9]数字化阅读方式确实带给我们新的阅读体验,它在更短时间内带给我们更多新讯息,而这些短小的推文几乎占用了我们的闲暇时间。但是在潜移默化中,却也对经典阅读,甚至经典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栋梁,在这个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是考验馆员的智慧,也体现儿童馆员的创新能力。馆员可以通过多途径宣传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和馆藏文献,引导少年儿童合理使用网络,普及优质馆藏,让孩子爱上经典阅读,爱上深度阅读。

公共图书馆作为兒童阅读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面向市民的中间环节。迎着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3 宝安区图书馆新馆开展儿童阅读推广的实践

少儿图书馆秉承“快乐阅读健康成长”的理念,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服务区内设置了自助检索机、自助借书机、图书消毒机等设备,根据不同读者群体需求,馆内划分为少儿阅览区、亲子共读区,另设有外文图书馆、玩具图书馆、青少年阅览,均可为读者提供的借阅服务。

少儿馆自2013年底开放,依托独立的空间布局、丰富的馆藏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成效显著。以2015-2017年具体服务数据为例:

从上述数据可知,少儿馆业务数据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说明宝图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受到读者的认可,符合读者的总体需求。

目前少儿馆面积938平方米,占全馆面积约2%;阅览区现有馆藏文献11万余册,占比约7%;阅览坐席180个。少儿馆馆员充分利用有限的读者服务空间,举办内容丰富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4 宝安区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运用的策略

少儿是祖国的未来,保障少儿阅读权益、开展少儿阅读服务、激发少儿阅读兴趣、培养少儿阅读习惯,是图书馆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和使命。[10]少儿图书馆自开放以来,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适合不同年龄层的分级阅读推广模式。

4.1 打造低幼服务新模式

联合国 《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规定:儿童在闲暇休息的时间中享有和年龄相符的游戏权利。[11]为了保障儿童的游戏权利,宝安区图书馆设立了面向0-6对亲子家庭开放的玩具图书馆。

玩具图书馆面积167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组家庭。馆内共有儿童玩具56种181件,图书近500册;采用色彩鲜明的卡通设计风格,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的亲子交流环境;地面铺设防摔地胶,适合幼儿和家长进行群体性的交流。馆内为免费读者提供玩具借阅、游戏互动体验、低幼趣味图书阅览服务。

4.2 图书馆+教育机构

针对3-6岁的儿童读者开展的是“小小馆员体验日”活动和“阅读推广进校园”活动。

“小小馆员体验日”是与宝安辖区内幼儿园合作开展,让小馆员走进图书馆,亲身体验图书馆的阅读环境,提高他们对阅读的兴趣。2017年共接待低幼团体18个,开展活动32场,2232人次参与。

“阅读推广进校园” 主要面向宝安区的在校中小学生及幼儿园的学生,少儿馆员走进校园讲述以图书馆为主题的绘本故事,让更多地学生了解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2017年共举办6场,1464人次参与。

4.3 图书馆+公益机构

少儿图书馆与文化公益的机合作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推广活动,如与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学会、芸香读书会合作开展的“悦读记忆——二十四节气”;与美育音乐舞蹈国际机构合作开展“爱阅小课堂——音乐亲子互动”,与阅读领袖家合作开展的“少儿英语乐园”等。

通过合作开展活动,一方面培养少儿读者的兴趣爱好,提高少儿馆的人气,另一方面也为协办单位提供了展示的机会,提高少儿馆员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

4.4 图书馆+新媒体

移动互联网及手机应用程序的普及,给儿童阅读推广提供了新的途径,少儿服务部通过公众号“宝安区图书馆”定期推送馆内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并于2017年3月推出了图图姐姐讲故事在线音频版,通过新媒体来扩大少儿图书馆活动品牌的影响力。

馆藏数字资源中有五个数据库是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儿童,占全馆馆藏数字资源的20%。其中“妙趣手工坊”提供了八大类儿童手工制作教学视频;“东京哪吒看书”是为3-18岁儿童打造的移动数字读书乐园;“易趣少儿数字图书馆”的 3D立体电子书通过APP扫描图片即可显示对应图片的三维立体模型。

4.5 创建品牌系列活动

新馆自成立以来,少儿馆馆员依托丰富的纸质文献和多媒体资源,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活动:“图图姐姐讲故事”,活动面向3-8岁的儿童,根据这个年龄段读者的阅读需求,每月定期举办故事活动。少儿馆馆员还根据不同季节来选择不同的活动主题,通过演绎绘本上的故事,搭配跟故事主题相关的手工活动,寓教于乐。

4.6 优化空间功能布局,依托馆藏加强宣传

综合开馆3年实践经验和读者实际需求,宝安区图书馆于2017年进行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改造。青少年阅览室从120平方米,扩大到900平方米,阅览坐席增加近百个。

2017年少儿图书馆进行新书结构优化,精装图画书由5个副本增加到10个副本,新设立外文图书馆,含境外绘本及外文图书。新书到馆后,少儿服务部会在新书中挑选一批优秀绘本,并制作成宣传折页,便于向读者推荐优质馆藏。

5 儿童阅读推广中需要思考的方向

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的阵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专业的阅读推广者、丰富的活动资源,在儿童阅读推广中的地位不可替代。从目前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总体情况来说,也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5.1 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内容的扩展

范并思的《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体系》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分类,包括荐书类阅读推广(包括新书推荐、优秀读物推荐、阅读疗法等),诵读类阅读推广(包括讲故事、集体诵读等),表演类阅读推广 (如绘本剧、诗朗诵等)等。[12]

在儿童阅读推广中,无论是讲故事。朗诵类阅读推广,还是表演类阅读推广,国内主流都是以绘本为主,有东莞图书馆的“莞芽故事会”、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喜阅365亲子共读”、全国少年儿童“图画书故事衣”创作大赛等。

除了绘本,可供儿童阅读的还有科普类、百科类图书等,如宝安区图书馆开展的“悦读记忆——二十四节气”就结合了绘本、古诗、农俗等多种元素。儿童阅读推广内容还可以更多元化,通过深化儿童阅读服务,满足儿童个性化需求,引领儿童全方位发展。

5.2 儿童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多样化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蓬勃发展,也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机遇,随着图书馆阅读推广规模不断扩大,优秀的阅读推广活动服务模式不断得到推广,各公共图书馆相继开展了故事会、绘本剧、新书推荐等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为读者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務。

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规模扩大, 意味着“服务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主流服务, 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图书馆界对这种服务的合理性进行审视。[13]正如图书馆服务从闭架到开架,从传统服务模式转型为“第三空间”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如何结合本地区的特色,打破现有阅读推广格局,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也是图书馆可以思考研究的一个方向。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宝安区图书馆结合空间布局、馆藏结构和社会公益力量,探索和创新儿童阅读推广模式,在儿童阅读推广实践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我国对儿童阅读推广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太少,现有的评估大多停留在优秀案例的评选或满意度调查等层面,缺乏严谨规范的评估体系,并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框架。今后公共图书馆服务还可以从“服务创新”着手,扩展儿童阅读推广的内容和服务模式,探索儿童阅读推广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1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EB/OL].(1990-09-02)[2018-04-30].http://www.un.org/chinese/hr/issue/docs/24.PDF.

[2]陆晓红.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4.

[3]朱淑华.儿童阅读推广:城市发展战略[J].图书馆,2012(03):110-112.

[4]深圳市阅读联合会.[EB/OL].[2018-04-30].http://www.szreading.org.

[5]深圳图书馆.[EB/OL].[2018-04-30].https://www.szlib.org.cn/libraryNetwork/view/id-1.html.

[6]新华网.2016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7.86本,你拖后腿了吗.[EB/OL].(2017-04-19)[2018-04-30].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17-04/19/c_129550954.htm.

[7]人民网.中国迈向少儿出版大国 每年新出少儿图书近5万种[EB/OL].(2018-01-25)[2018-04-30].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125/c40606-29785242.html.

[8]苑红梅.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7.

[9]张世海.对数字化时代阅读“碎片化”与“图像化”的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6,(06):62-65.

[10]吕梅.“图书馆+”环境下少儿阅读推广路在何方——2016年中国图书馆年会第15分会场“‘图书馆+环境下少儿阅读推广的创新与变革”论坛记述[J].图书馆建设,2016,(12):34-36.

[12]范并思.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体系[J].图书馆建设,2018(04):53-56.

[13]范并思.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合理性审视[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3:34-39.

[14]朱淑华.从战略高度推进儿童阅读[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02):75-79.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儿童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