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幸福”的环线

2018-11-10 02:28
上海工运 2018年9期
关键词:环线螺丝钉幸福

运营故事

对于幸福,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与认知。想要达到幸福,其实很难;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想为他人营造一种幸福的氛围。

4号线,这是一条幸福的环线,幸福源自于地铁人的日常言行,幸福幻化在了线路的每一个角落。

开往幸福的地铁

哪怕头顶着“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头衔,对于4号线乘务一组的列车司机林浩而言,工作中也不敢有半点懈怠,“安全无小事,责任大过天”是他时时给自己敲响的警钟。

林浩说,幸福的地铁需要以安全为基础,安全驾驶又需要以扎实的技能为前提。为此,对于自身驾驶技术,他从没停下学习的脚步。2016年,通过个人的努力,林浩取得了中国技能大赛—城市轨道交通竞赛上海赛区三等奖,并有幸作为上海代表队的一员参与了在郑州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轨道列车司机职业技能竞赛。备战期间,每天17小时的训练,熟悉比赛用车模拟器以及突发事件处置方案,“虽然累,但都是日后工作中的宝贵财富。”林浩说。

这条开往幸福的地铁,有4号线列车司机的责任相伴。

幸福需要“经营”

2004年一毕业就进了地铁,2005年4号线正式开通前就已前期进入调试,兜兜转转在4号线好多车站当过站长,细说起来,现任4号线海伦路站区车站站长范佳昊已经是4号线的“元老”了。

当年,毕业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范佳昊其实一进地铁就被当作重点培养“苗子”,而她也一直在工作中开动着“高材生”的智慧。2006年那会儿,她担任浦电路站值班站长,浦电路站推出了上海地铁第一个服务中心模式,同时首推地铁车站双语服务、微笑服务。2013年,在担任塘桥站区区域站长期间,她又因地制宜做了一些车站自己的特色,在提升车站服务质量方面下了不少功夫。2016年,范佳昊回到了海伦路站,而她的IDEA又开始萌发……

“每个车站都需要作为基层管理者的站长去想去做才会变得更好,就像幸福需要经营一样。”这是范佳昊工作多年的感悟。

拧好“幸福”螺丝钉

“我们的工作在整个面上看,可能就是保驾护航的后勤作用。”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后勤”岗位,现任4号线维修班班组长的顾俊已经干了13个年头。顾俊还记得自己2005年6月最早进入4号线拓荒的情景:车站什么都没有,只有最基础的土建,他骑着自行车跟着师傅一站又一站调试车站设备……“哪怕是拧好一颗螺丝钉,那也是对‘幸福环线’有贡献的螺丝钉!”顾俊很肯定自己的工作。

今年7月1日起,为适应将来地铁新线增能需要,上海地铁第三运营有限公司在4号线维修管理部开始了试点改革,把原先3个平行的维修班组打破分界,变成1个现场管理组、1个综合维修组、1个技术支持组。顾俊担任了现场管理组的组长,他说,改革以来自己的压力更大了,不过,是压力,更是动力。

猜你喜欢
环线螺丝钉幸福
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建成啦
美丽的川西小环线
我是小小螺丝钉——走进“3·5”学雷锋日
我家的那颗“螺丝钉”
行纪阿里大环线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做民生永远闪亮的螺丝钉
不做“螺丝钉”
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