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技能大赛回顾与分析

2018-11-12 09:08吕俊宏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参赛选手医学影像辅导

吕俊宏,崔 娟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207)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全面提高高等院校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1],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协办的2017年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技能大赛于2017年4月23—26日在上海健康医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9所本科院校、44所高职院校组队参赛,20所院校观摩比赛。本次大赛竞赛内容分为4项:DR检查技术,CT扫描技术,超声检查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每项比赛分为理论和技能两部分,理论占30%,技能占70%。DR、CT、超声3个项目技能竞赛时间8分钟,重点考查选手医学影像技术基本技能与操作水平、职业素养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此外还考查其临场应变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流程思路等。影像诊断技能包括影像解剖和影像分析诊断两部分,竞赛时间60分钟,采用电子阅片形式。在本次大赛中,甘肃卫生职业学院获得团体三等奖,笔者辅导的学生获得CT项目组一等奖。本文对此次参赛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以期对今后参赛及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1 赛前准备

1.1 参赛选手选拔

本次大赛参赛选手由组委会随机抽选,各项比赛(包括DR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中参赛院校分别派5名学生备选,共20名学生,每名参赛选手只能参加一项比赛。我院20名选手均为2016年校本技能竞赛获奖学生。校本技能竞赛包括X线摄影、X线透视、影像诊断、超声操作、CT操作、MRI操作6个项目,分理论和实践操作两部分。校本竞赛的历练以及赛前强化辅导等为本次全国竞赛打下了基础。

1.2 赛前动员

本次参赛是我院医学影像系首次参加全国影像技术专业技能大赛,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确定参赛备选学生后,我系组织召开了大赛动员会。会务主要内容包括:(1)相关竞赛项目的准备细节汇报;(2)学生赴相关医院开展实操训练的安排;(3)相关理论辅导及查缺补漏的具体进展汇报;(4)参赛学生讲述各自理论和操作练习的进度与体会;(5)给予学生心理素质、仪容仪表等方面的指导。

1.3 辅导资料准备

本次大赛CT扫描技术项目分理论和技能两部分,理论占30%,技能占70%,包括相关基本知识、人体常见部位CT检查技术、图像后处理及影像质量评价。因考点分布广泛,必须对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及拓展辅导,我们准备了相关资料,包括多本CT相关理论及实验教材、我院影像技术专业自编题库(CT部分)、放射医学技术资格考试精选模拟习题集。

1.4 理论辅导

分析CT扫描技术比赛大纲,将其具体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以各部位检查的具体过程为纵向线索,梳理检查前准备、平扫及增强的扫描类型、图像后处理技术、扫描参数、激光打印操作等知识点。同时,利用多套理论测试题,包括影像技师资格考试相关辅导题,测试学生临场答题能力,并严格控制答题时间。通过测试查漏补缺,及时强化理论知识。

1.5 操作辅导

在本次大赛组委会公布了比赛设备机型后,结合我院合作医院的实际,将参赛学生调岗至兰大一院CT室,强化其对西门子16排CT系统的操作训练,包括医院日常的病人扫描以及针对考纲及评分标准的细化演练。为拓展学生操作能力,开阔眼界,提高竞争力,我们还利用CT室的64排CT进行训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了操作能力。具体安排见表1。

2 竞赛现场

2.1 竞赛流程

竞赛由上海健康医学院承办,于2017年4月23日开始,25日结束,分为报到、大赛说明会、竞赛抽签、熟悉场地、理论考试、技能竞赛、直播观摩、颁奖闭幕等环节。理论考试以机考形式进行,其中包括40道单选题、10道多选题,答题时间为60分钟。技能竞赛时间为8分钟,既考查选手的专业基本知识储备、实践操作水平,还考查其职业素养、临场应变能力、心理素质、表达能力等。CT检查评分标准见表2[1]。

表1 CT项目辅导培训计划

2.2 竞赛现场应对

在熟悉竞赛场地环节,笔者陪同参赛选手参观了CT操作间。结合评分标准,在有限的时间内指导选手熟悉机房设备安置、总电源及配电柜位置、温湿度计、防护用品、急救药箱、模拟人、操作台等,减轻了选手对考场的陌生感。理论考试前,提供给选手3套针对性的模拟题,严格把控答题时间,并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对选手开进行心理疏导,适当减压,给予鼓励并就仪容仪表、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指导。次日选手比赛阶段,笔者全程观看了现场同步视频直播,关注每位考生的操作,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一并予以记录。

3 赛后分析

3.1 优势

本次参赛选手从我院校本技能竞赛获奖选手中选出,校本技能竞赛包括理论测试和实践操作考核,获奖选手在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本次参赛选手正处于毕业前顶岗实习阶段,对设备操作较为熟练,日常与病人的真实交流也锻炼了其心理素质。与医院密切合作,利用专业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充分的理论辅导与具备一定难度的习题训练,巩固了选手既有知识,提高了机试成绩。

3.2 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本次技能比赛现场同步视频的观看,结合考生反馈及评委点评,笔者认为选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抓分意识不强,考试时间把控能力欠佳。技能考核仅8分钟时间,顺利完成相关操作并符合评分标准需要考生赛前做足准备,包括熟悉评分标准中分值比例等细节,以便在临场发挥时有的放矢。(2)细节把握不够精准,甚至出现严重失误。主要表现在很多参赛选手忽略了应该详细阅读申请单环节,对病人临床情况一无所知,从而在扫描范围的确定、检查前的准备等细节方面出现失误。(3)防护用具使用不当。防护工作一直是放射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考核的重要项目。竞赛现场备有常规防护用品,包括铅眼罩、铅围裙、铅围脖等,部分选手忘记了防护用品的使用或使用错误。比如在做腹部CT扫描时将铅围裙覆盖在扫描区域。(4)设备使用不熟练。包括激光灯的使用、防护门的使用等。(5)后处理技术不熟练。包括多平面重组、表面阴影显示、最大(小)密度投影、曲面重组、仿真内镜等,需要加强相关训练。

表2 CT检查评分标准

4 竞赛对教学的启示

(1)强化实践训练。技能教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技能比赛是促进技能教学的重要抓手[1]。以技能比赛大纲为依托,强化日常实践训练的各个环节,包括病人的准备、机器的准备、技师的准备、检查标准步骤、图像后处理、胶片打印等,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硬的优秀影像技师。

(2)加强院校合作。影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校内教学始终面临设备欠缺等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大院校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医院良好的设备平台,落实“注重技能培养、教学做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能够适应各级医院影像技术岗位,胜任临床影像技术工作的人才。

猜你喜欢
参赛选手医学影像辅导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哈哈哈哈……你丑得真别致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鸟人”
谁有“洪荒之力”里约奥运会收入最高的参赛选手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河东杯”第二届中国对联巅峰对决邀请赛参赛选手介绍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