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清商业经济的批判性认识

2018-11-12 11:02谢天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史料实证,明清商业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5-0049-04

朱汉国教授认为:“高中历史作为一门史学课程,必须让学生领悟具有历史学特征的学术品格,我们可称之为史学品格。它包含史学中求真的精神、贯通的意识和批判思维。”①所谓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地作出主张的思考”。②这就要求一线教师既在多元化、开放性的客观环境下求真、求善,又不能被传统观点下“标签化”倾向所束缚,促进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人民版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历来是高中中国古代经济史部分的重点,它对于梳理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发展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又对于教授“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及之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等课程作了良好的铺垫。为了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材中大量篇幅用于宋代商业经济的描述,例如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等,并提升至相当的高度,而对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叙述却稍显抽象且不够深入,例如对明清商业重要知识点“商帮”和“会馆”的解读只是寥寥几句:“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在这些商帮中,晋商和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这弱化了学生对明清商业经济的深刻理解,并在无形之中使许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产生“宋代之后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走了下坡路”的认知误区,但事实是否如此?

“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③因此,面对质疑和认知上的差异,引导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便成为了当务之急。笔者通过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史料,整理、归纳、辨析后认为,明清时期的商业经济发展较之宋代更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商业经济的发展总体趋于多元化,出现了新颖的经济因素(商帮、会馆等),专业化工商城市崛起,海外贸易远超前代,货币流通更突显其成熟性与国际性,其进步性既表现在量的激增,更体现了质的提高。

首先,明清商业较之宋代呈现“量的激增”,主要表现在:

第一,海外贸易层次的提高。教材指出:“宋元時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地区。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④由此可见,宋代的海外贸易高度繁荣,但在此之后,教材就“海禁”政策又再次强调:“明王朝执行的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一直延续到清代鸦片战争之前……‘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①于是,明清的海外贸易就给师生一种错觉——停滞不前,但其实“明代,虽然对海外贸易曾经屡加限制或禁止,但私人的对外贸易一直在不断扩大,大有不可遏止之势,官方控制的对外贸易,300年间也有所增长”。②即便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撤销了泉州、宁波和松江三海关,开放港口有所减少,但“广东沿海各大小港口以及宁波、厦门等港口也依然准许往南洋贸易,而且就其贸易量而言,还超过了以前”。③据统计,当时粤海关在80年间的贸易总额是不断增长的,总值估计为42.27亿两,比乾隆二十二年以前四海关贸易的总值4.08亿两增长10倍以上。且当时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的贸易关系,而宋代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主要是间接贸易。其中,164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总收入为500万两白银,有150万两为贩运中国商品所得,而中国瓷器是贸易的主要商品。据最保守的估计,在18世纪的100年中,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在600万件以上(见图1)。④可以说,明清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非但没有停顿或萎缩,而且以不可遏制的势头继续向前发展,其规模和贸易值远远超过前代。

第二,货币流通方式的成熟。教材指出:“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⑤宋代主要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后由于交子比金属货币更易携带与使用,便利了商业的往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交子”的使用并非表明宋代货币已经成熟,其作为北宋王朝筹措财政收入重要手段,由于之后政府的任意滥发且无基本的准备金保证,而迅速走向了贬值与衰落。不过,随着明清时期政府政策的变化,尤其在明朝中后期,“隆庆开禁”⑥与“一条鞭法”⑦的促进,再加之白银作为货币具有币值稳定,价值较高、易于分割等优点,使得“民间交易一直大都用银,小者碎银和制钱兼用”,⑧推动了货币流通由“钱钞并行”递进为“唯银是用”,直接促使白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货币,避免了由于纸币贬值而导致的经济混乱,从而稳定了社会与市场,体现了白银作为货币手段的成熟性。2017年国家文物局在四川眉山江口镇岷江河道内的考古发现,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领导者张献忠“江口沉银”之谜。共出土各类文物3万余件,其中银锭银器以万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普遍性。同时据估计,由于外贸发展,明后期每年大约有20万公斤的白银流入我国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加州学派代表人物贡德·弗兰克认为:“在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获取了大约6万吨白银,大概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⑨可见,此时中国的白银对于整个世界白银的走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明清时期白银地位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商业经济的健康稳定,满足了对外贸易的发展需求,体现了明清货币流通方式的成熟性与国际性,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其次,明清商业较之宋代呈现“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

第一,商业性会馆的构建。宋代“市”在空间和时间上限制的突破,进而构建出宋代商业“市坊合一”的特色,于是行会、厢坊等制度相继出现,但它们大都体现了官方对商业的管理,如厢坊制度①中设厢官,管理城市繁荣地带,而民间自发的经济组织却尚未完善。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人口的迁徙,为贩运商业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但南来北往的商人在推进商业贸易与物质流通的过程中,出现了由于地域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言、习俗等沟通障碍,以及商业地方保护主义的排斥,于是会馆作为新型的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并由于传统市场经济扩张、商人子弟不断入仕等众多因素的推动,使得它从起初接待官绅士子的聚集点逐渐演进为服务商业的场所,“昔馆西城,士大夫私焉,系之广州也,今馆中城,商旅私焉,不系之广州,所以别也”。②商业性会馆数量的多寡逐渐成为衡量当地商业繁荣的重要标志,例如苏州被誉为“东南一大都会”,原因就在于当时苏州“五方商贾,辐揍云集,百货充盈,交易得所,故各省郡邑贸易于斯者,莫不建立会馆”。③(见图2)会馆的建立为商人彼此交流商业信息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来自同一地域的商人汇集于此,共享市场信息,交流市场行情,对于市场价格给出指导性意见,有利于商人更顺畅地经营业务,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第二,地域性商帮的崛起。自明代中期起,出现了促成地域商帮极为有利的社会大背景: 1.政府对大运河漕运和边防道路的重视,全国水陆交通较之过去大为改观,有利于大规模远距离的商品贩运,而大规模贩运需要商人结成群体,集中物力财力;2.朝廷征收商税由明初的“三十税一”到中后期的“十税一”,商业税率相比宋元减轻不少,这就降低了商人的经营成本,有利于商人实力的增加和商业集团的产生;3.随着商品生产和流通日益发达,社会各阶层对商人的看法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连明成化、弘治两朝的重臣丘濬也不由感叹道:“吾见天下之人,不商其身,而商其志者,比比而然。”④多地经商成风,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为商人集团的产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众多有利因素的合力下,商帮渐渐形成,它们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在异乡联系的场所,成为推动各地商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其中晋商和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素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州),江北则推山右(山西)”⑤的说法。以山西平遥的晋商第一家票号日升昌(见图3)为例,年汇金额100万两至3800万两(单位白银),历经100年,创造收入累计1500万两。⑥而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见图4)成为晚清首屈一指的富商大賈,“其子店遍于南北,富名震乎内外,佥以为陶朱猗顿之流,官商寄顿资财动辄巨万,尤足以壮声势”。⑦地域性商帮的崛起,促进了当地商业的发展和商品物资的交流,加快中国自然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世社会转型的具体标志。

第三,工商城镇的专业化。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城市的发展,它们或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独具特色的手工业,或利用便利的地理条件吸引大小商人前来经商,因此各类专业性工商市镇应运而生。其中,嘉兴王江泾镇的居民“多织绸收丝缟之利”;苏州不仅是丝织业中心(见图5),也是各省青蓝布匹汇集之所,使得大批徽商到此从事丝绸贸易,并开设了许多加工棉布的布号;名镇汉口既是“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又是以中转贸易为主的全国性商品市场。而且,随着分工越来越细致,城市中还出现区域生产专业化的趋势,在苏州,棉布业市镇有南翔镇、新泾镇、月浦镇、江湾镇等;丝绸业市镇如著名的盛泽镇、黄溪镇、濮院镇等。同时,市镇发展规模也日益扩大,仅以苏州府为例,明万历年间,已有市镇33个;到清代,苏州府各县市镇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据乾隆《苏州府志》载,那时吴县等8县就有94个市镇,比明朝万历时增加了近3倍,其中千户以上的市镇至少有28个,而盛泽、法华等镇都是万户以上的巨镇。①工商城镇专业化的发展,不但促进了城镇商业的繁荣,而且推动了商业的分工与集聚,从而提升了明清商业发展的层次,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综上所述,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在宋代之后不仅没有走下坡路,而且凭其强劲的生命力和坚挺的发展态势,在明清时期依然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这其中既有“量的激增”又有“质的提高”,并达到了崭新的高度。诚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始终应该以教材为授课基础,以重难知识点为突破口,但笔者认为,教师仍然要适时地通过批判性思维提升具体教学的宽度和深度,尤其要重史据,多辨析,去伪存真,精益求精,从而避免出现逻辑性错误。新课标,如同一把丈量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标尺,要求一线教师在积极提升自己史学素养和扩展史学视野的同时,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吃透教材,吃准知识点,坚守批判性思维,提高精准度,使高中的历史教学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为高中教师不止是三尺讲台的授课者,更是求真求实信念的播种者:“求得真事实,予以新意义,予以新价值,供吾人活动之资鉴,为史者应具备史德、史识、史学与史才。”②

【作者简介】谢天,中学一级教师,浙江省平湖市新华爱心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批判性思维
“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分解初探
史料实证意识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