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的中国文言小说传播发展研究

2018-11-13 21:01尹艺颖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0
新生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汉文朝鲜半岛文言

尹艺颖 延边大学 吉林延吉 133000

古代朝鲜半岛收藏有大量中国古代小说的古抄本和古刊本,甚至于有很多在国内已经失传的古代小说也陆续在朝鲜半岛的图书馆中被找到。中国古代小说源源不断地流入朝鲜半岛,这对于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学特别是汉文小说的创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这其中中国文言小说传入朝鲜半岛的时间最早影响也是最为深远。

中国文言小说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宝库,具有辉煌的发展历史,对于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朝鲜半岛。古代朝鲜半岛在罗末丽初期就有《崔致远》、《调性梦生》等文学小说,其和中国文言小说具有密切的关系。之后,中国《剪灯新话》、《太平广记》等文言小说对于朝鲜半岛小说发展更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国文言小说和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其对于朝鲜半岛的文学影响都是通过其他作家之手使其特点及精华融合到自身创作中,此在朝鲜半岛原本就使用汉字的国家古代作家中具有明显的表现。其不仅用自己文字写小说,还用汉字写小说。

中国文言小说广泛流传到朝鲜半岛,影响着朝鲜半岛的文化,也影响着朝鲜半岛小说的发展。此影响促进了朝鲜半岛汉文小说的发展,还促进了朝鲜半岛汉文小说文体更新及小说艺术的进步。在汉籍流传在朝鲜半岛的时候,《古记》、《百济书记》等朝鲜史书也陆续的发展,此都属于朝鲜半岛早期汉文叙事作品,也受到了中国史传文学影响。在公元414年,高句丽长寿王臣琏立了好太王碑,此也是朝鲜半岛叙事性文学的良好发展基础。一共有1700多字,讲述了高句丽始祖牟王创基的过程。全文思路较为清晰,并且具有文采,属于三国早期最为成熟的叙事作品。

《剪灯新话》在16世纪传入到朝鲜半岛,促进了朝鲜半岛汉文小说的创作发展。将此文言小说作为基础,金时习创作了《金鳌新话》,成为朝鲜文学古代史中第一部满足小说美学需求的短篇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通俗小说在16世纪末期传入到朝鲜半岛,为朝鲜半岛当时的汉文小说发展提供了动力。发展到18世纪,产生了朝鲜实学,大部分的作家都将目标投入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又使汉文短片小说发展到另外的创作高潮中。发展到20世纪初期,因为日本占领了朝鲜半岛的领土,朝鲜民族也陷入到了内忧外患中,为了民族的发展,朝鲜民族中的汉文逐渐的消淡,汉文小说也逐渐衰弱。

从整体方面来说,朝鲜半岛汉文小说是受到中国文言小说的影响所产生的,不管是小说叙事或者是语言风格、表达手段等,都能够展现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影子。从大众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对于朝鲜半岛文学影响从大众文化接受方面得到了校验。如果中国古代小说只是受到专家学者的认同,或者使部分因素隐藏在当代作家创作中,其影响就会逐渐的萎缩。只有唤起大众热情及记忆,备受人们接受及认可,才能够保持其长久的发展力。群众所关心的并不是高深学术问题,重点为可接受的实用性及趣味性,还要满足本民族民众的口味。以此,中国文言小说在朝鲜半岛发展中充分结合了当地的民俗内容。比如出现半岛文学小说家根据《游仙窟》等唐宋传奇的手法,在人物环境、景象、人物心理等描写过程中使用了具有一定韵味的对话,叙事、写景及人物对话中都充满着理想、激情,使人们在阅读过程中亲闻其声、身临其境。比如《李生窥墙记》,此篇作品为金时习所写的传奇,文章讲述了李生和崔氏的生死恋情,崔氏因为爱上了李生魂归九泉,但是还是喜欢李生,因为崔氏已经去世,不得不离开李生。在临别的时候她叮嘱李生,要将自己埋到亲人的墓旁。此经典故事属于中国化的叙事方式,通过诗情化的描绘语言使文章具有荡气回肠的凄美情境。

中国文言小说对于朝鲜半岛小说具有深刻的影响,使人们误解为朝鲜半岛汉文小说为中国文言小说翻板,此为需要重视的学术问题。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朝鲜半岛汉文小说虽然在语言表达方面和汉文相同,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大部分都是朝鲜民族精神和文化。所以,我们可以说朝鲜半岛汉文小说为朝鲜文学主要构成,还是其优秀文化遗产,在受到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中,也事实的研究了其时代性及民族性。此才属于真真正正的学术态度,能够有效促进东亚文化圈的持续发展。

另外,中国文言小说在不断的走向世界,并且世界各国文学也在不断的走到中国。文学为双向交流的,只有此种平等、双向及互补全球化的潮流中,才能够有效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二十一世纪为全球化的时代,还是重视数字化及信息化的时代。我们要重视现代小说的发展趋势,促进中国文言小说能够走向全世界。所以,让我们共同携手,一起创建美好的世界文学。

猜你喜欢
汉文朝鲜半岛文言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浅谈契丹小字石刻资料引用的汉文经典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习近平应约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沈阳故宫门额考
观音山下尼姑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