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变形记”与“致父亲的一封信”中家庭关系的思考

2018-11-13 22:52刘蓉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尔变形记格里

刘蓉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 030000)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20世纪德语小说家。他作品中一个令人捉磨不透的特点是那深深蕴含于简单语言之中的荒谬艺术。他生前得以出版的作品凤毛麟角。由于卡夫卡对自己的作品抱着重大无比的责任感,并以崇高的,宗教般的神圣态度看待创作,这时的他无法满足于任何成就。《变形记》也深深地打上了卡夫卡自我形象的烙印。男主人公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一方面保留了人类的意识和思考,另一方面后身体巨大变化:后背成为虫壳,肚子上长出了许多条细小舞动的腿。他无法正常生活,成为了家人的累赘。不可避免的,他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产生了变化: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兄妹之间。我们当然为主人公异化为甲虫的命运而震撼,但在震撼的同时也体会到一种深沉的悲哀:主人公化为甲虫以后,他是那么渴望重新融入人类之中,但最终还是被周围人群,甚至最亲的家人抛弃,在极度的孤独中死去。要想了解卡夫卡,就不得不去了解他的家庭。而利用这个钥匙,我们能看懂他小说里的谜语。

1 家庭关系的失败

《变形记》中对人与人关系的描写,这是小说的重心所在。父亲在看到“变形后”格里高尔的第一眼,就下决心把他赶回房间去,粗暴而坚决。父亲由于生计重新开始工作,代替格里高尔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他无法忍受正常生活被破坏,始终主张对格里高尔采取严厉措施。母亲对格里高尔的态度很矛盾——当父亲暴力对待甲虫格里高尔时,她拦在父亲面前,保护她的孩子;然而日复一日照顾甲虫的日子让母亲失去了希望,她不再关心格里高尔的死活。至于妹妹格雷特,她态度的变化最为明显:格里高尔刚变形的时候,妹妹曾认真的盼望哥哥好起来,给他打扫房间,安排一日三餐;当妹妹找了一份售货员的新工作,想要开始新生活时,她发现:哥哥是她重新开始的最大阻碍。她再也无法忍受哥哥的存在。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卡夫卡对于人性的理解和把握可谓非常精准。他曾说过:“心脏是一座有两件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的痛苦。”可见他的悲观。格里高尔的死让全家如释重负。鲁迅先生曾经引用“亲戚或戚戚,他人亦已歌”来形容,实在让人心生寒意。独立的个体通过社会或者家庭来获得存在感,而当这种联结消失时,个体便也不复存在。

2 父子,母子关系的解读

在“致父亲的一封信”中,卡夫卡将父亲描述为一个强壮,专治的家庭统治者。父亲想要依照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打造卡夫卡。他希望作为家中唯一儿子的卡夫卡可以撑起家庭的重担,坚毅勇敢,强壮可靠,以便继承他历尽艰辛开创的事业,并让家庭兴旺起来。正如弗洛姆说,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2.1 父子关系

在父亲赫尔曼看来,他的儿子不仅不符合他的要求,甚至与他所期望的截然不同。赫尔曼会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纠正这种不同。他会发泄自己的不满,对待卡夫卡更为粗暴。在变形记中,父亲粗暴的将苹果砸在甲虫儿子的背上,强迫他回到房间内。而背上的伤也正是造成格力高尔最终丧命的直接原因。父亲多次对甲虫儿子使用暴力,变形的甲虫给家人带来了恐惧,同时被家人视为负担。卡夫卡对父亲的恐惧不但在《变形记》里有所体现,在《致父亲的一封信中》更是直截了当的表明。《致父亲的一封信》的中心命题是我俩(我和父亲)都是无辜的,这意味着卡夫卡的故事与“罪”无关,他书中的“统治者”和“受害者”都是“无辜者”。如果说有什么因素能预测一个孩子的未来,其中肯定有一样,是他的依恋类型。形成安全依恋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和人交往是愉快的,沮丧悲哀时是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安慰的,自己是值得被爱的。那个可以依靠的大人是他们的避风港,他们可以从那里出发去探索世界,也可以在低落时回到港湾中休息,等待振作再出发。安全依恋的孩子,更有自信,更能理解他人的情绪,更能缔结友谊和亲密关系,也更有责任感,更追求卓越成就。我们从卡夫卡父子的相处模式可以判断,卡夫卡的童年并未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敏感的卡夫卡面对强大专治的父亲,一方面表面顺从,而另一方面,内心是极度叛逆的。他的一切努力都不能达到父亲的期望,于是他开始偏走剑锋,与父亲的一切特质背道而驰。

2.2 母子关系

卡夫卡的母亲常年要去商店里帮忙,以便更好地维持生计。与卡夫卡相处时间较少,只有晚上才回来。《变形记》中母亲的角色也很矛盾,一方面她深切的同情变成甲虫的儿子,在父亲对甲虫大打出手的时候拼命阻止;另一方面,母亲又无法接受儿子异化后的形象。她没有勇气踏入甲虫的房间,更不用说关心爱护儿子。这和卡夫卡自己心中的母亲形象重合了。母亲是孩子最重要的陪伴者: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都与童年息息相关,尤其是婴儿时期的依恋。是什么影响了婴儿的依恋呢?主要还是养育者的特质:①形成安全型依恋,是因为养育者始终对婴儿需求十分敏感。如果有一个稳定的养育者始终在婴儿身边,坚持对婴儿的需求迅速做出前档的反应,经常温柔细心地抱着婴儿、安抚婴儿,婴儿就会觉得“我能自由地在这个大人面前表达我的痛苦”,“可以信任这个大人”。如果养育者自己是安全型依恋,或者能坦然、平静地看待自己的童年经历(不论好坏),就比较容易养育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毕竟,大人能理解宽恕自己的痛苦,才能理解宽恕孩子的痛苦。②形成混乱型依恋,往往是因为对婴儿的极端忽视、甚至虐待;或者因为养育者喜欢吓唬、惹恼、嘲笑婴儿。从卡夫卡与母亲的相处模式可以判断,卡夫卡的童年依恋类型是混合型的。他最需要母亲陪伴和呵护的时期,母亲缺席了。照顾卡夫卡的是一个脾气急躁的女佣,卡夫卡童年需求的未被满足,导致了他性格的不健全:他一生无法结婚,因为他无法相信,自己可以与人和谐相处。

3 家人间沟通能力的丧失

变成甲虫后的格里高尔,语言功能丧失殆尽,他支支吾吾的声音会引起别人的恐慌,而当一个人无法表达自己的时候,就等于不存在。这种“不存在”感一方面让格里高尔感到孤独:失去工作、无法与家人沟通;他在房间里一边回忆往事一边窥视家人的举动;他害怕听到开门声,会惊恐地躲到床下……另一方面,格里高尔也因此获得了另一种自由,他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腐烂的蔬菜而非新鲜的牛奶,他喜欢在房间里四处乱爬怡然自得地倒挂在天花板上,进行一场自我对话;抑或是用发呆驱赶时间的追逐……

在格里高尔的世界中,自由不是无拘无束海阔天空的感觉,而是难言地孤独的同义词。正如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说的:“自由是人存在的特征,自由的意义取决于人把自身作为一个独立的分离的存在物加以认识和理解的程度。”格里高尔的个体意识在甲虫的身躯中慢慢觉醒,是挣脱难以忍受的世俗生活的桎梏,还是在飘渺的虚无中与孤独相伴?或许正是因为年轻的卡夫卡也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他笔下的格里高尔最终还是在孤独与绝望中死去。

从最初满怀希望自己某天醒来能够重新回到日常生活到最终在家人的嫌恶中死去,格里高尔完成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4 结语

《变形记》是卡夫卡系列小说中在中国影响最大,最早被翻译的小说,也是卡夫卡的代表作。而书中暴力的父亲,怯懦的母亲形象的分析一直众说纷纭。我们借助卡夫卡在《致父亲的一封信》中,对父亲和母亲的真实描述,试图找出他与母亲和母亲的家庭矛盾关系所在,并以此来解读《变形记》中人物形象的隐喻。

[1][奥]卡夫卡口述【捷】雅诺施记录.卡夫卡口述[M].上海:三联书店,2009.

[2][奥]马克斯·勃劳德.卡夫卡:父与子[J].文艺理论研究,1983:(1).

[3][德]彼得一安德列·阿尔特.卡夫卡传[M].张荣昌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4][德]克劳斯·瓦根巴赫.卡夫卡传[M].周建明,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5][捷]古斯塔夫·雅努施.卡夫卡对我说[M].赵荣登,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 .

[6][日]三野大木.怪笔孤魂: 卡夫卡传[M].耿晏平,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高尔变形记格里
探讨《变形记》中“甲虫”的结局
变形记
田字格里写反义字
“去”字变形记
论《变形记》中的沟通困境
小猪变形记
拼音大比武
小虾弯弯变形记
趣味填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