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社会文献综述

2018-11-13 21:01黄鹍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廖艳娄底市第一职业中学湖南娄底417000
新生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指标

黄鹍鹏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廖艳 娄底市第一职业中学 湖南娄底 417000

一、引言

小康社会是我国特有的社会模式,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现距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不足3年,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按时完成,开展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水平进行统计监测与衡量的研究,进而发现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找出“短板”,逐个攻破,确保全面“小康”社会顺利按期完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理论研究上,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作为改革开放后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国内学者们对小康社会的概念、指标、特征、内涵、发展阶段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早期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对我国小康社会发展方向的探索及小康水平的综述,如冯景源(2003)、王新杰(2005)通过不同发展规律的比较,指出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阶梯的特征;后期在对全面小康理论有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开展探讨全面小康的实现路径研究,如张胜军(2011)、刘羽平、郑新忠、何跃飞(2014)、吴正明(2015)、张春燕(2015)、李青峰(2016)、汪丽勤(2016)、刘贻石(2016)则结合不同时代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探索不同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路径进行研究。

在实证研究上,小康社会的实证研究实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最典型的模式是利用适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相关统计软件,建立适宜的统计模型,对选取统计指标体系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研究成果,并针对性的提出政策性建议。2003年初,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召集各方面专家组成课题组,开始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发布了相关的课题研究报告。关于评价方法方面,杜心灵和赵彦云(2007)在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金融统计监测后,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小康社会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特点呈现出区域间的差异性和区域内的不协调性。毛春元和张月(2009)将模糊综合评级方法与熵值理论相结合,构建基于基于熵值值的全面小康社会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江苏省200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进度进行实证分析,并与传统的综合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评价指标体系和新的方法不停的被学者们应用到研究当中来,研究的重点也转移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区域指标评价标准。1995年,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校准》,内涵的指标体系由宏观经济条件、生活效果和生活质量3个方面构成,共包含12项具体指标,具体研究可以分为全国、城市、农村3个方面,之后学者们在此基础上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朱庆芳(2003)依次为基础,加入了法制治安和科技发展的指标,构建了由经济和科技发展、社会结构、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法治、环境保护5个方面20多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统计局(2007)提出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治、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6个人方向23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这一套置标题次包括6个人方面,更加全面的反映了新时期小康社会的新内涵,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权威指标体系。韦艳群(2013)引用这套检测体系测算了玉林市2011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并与全国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凸显了监测体系的重要性。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专家学者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特点和省情、市情、民族区域特定,对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进行了完善。白先春(2008)选取6个方面60个三级指标系统对我国各省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并进行了区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全面小康建设的地区性差异较大。宋林飞(2010)将检测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5个方面36个三级指标,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各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测算,得出不同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排名。黎明泽和林佩红(2014)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治、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6个方面选取29项具体指标,首次构建发达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和军(2016)依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中的6大类23项指标对全国及四大区域全面小康社会进行了测算与评价比较。刘文菡、刘丽英、邱双月、王少英(2016)围绕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建设和能源环境四个方面选取了17个指标创建了适合河北省实际情况的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综合指标法、单指标评价法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全面小康社会的问题进行了统计监测与评价。李丽萍,张时空(2017)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指出应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和生态层面四个方面构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三、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研究具有如下特征:(1)国内学者在对小康社会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也广泛借鉴了国外现代化的统计模型,但其实际应用还不够成熟;(2)虽然国内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较为全面,各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小康社会的概念、指标、特征、内涵、发展阶段和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近年来对小康社会进程的研究更加深入,但是各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实证方法上差异较大,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对于全面小康社会的预测研究较少,方法比较单一。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指标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