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道教心理养生理论初探

2018-11-13 21:01宋丽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生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太上老君道教人体

宋丽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道教是发源于中华文明的本土宗教。与其他宗教相比,重人贵生思想是道教思想体系的显著特点。正是这样的贵生思想,使得养生理念自始至终伴随着道教的发展,在整个道教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整个道教思想史的发展,道教的养生思想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转变就是从“重形重术”的外求之法逐渐转化为“修心养性”的内求之道。这一过程尤以唐代出现的诸多论述“内观”、“调心”对人体生命健康重要作用的经典文献为标志。这一“内观”、“调心”的养生之法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可称之为“心理养生”。今就其理论原则与要点进行了初步梳理和归纳。

1 、道贵内求——向“内”探索

由“外求”转向“内求”,从对外在形体的专注转向对人心理层面的重视,是唐代道教养生思想的特点,也是这一时期逐渐发展起来的道教心理养生思想的基础。

唐代道经《太上老君内观经》有记:“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千经万术,惟在心也”。强调了在求道过程中“心”的重要地位,也点明了修道不在于“外求”,而在于“内修”。此外,《先天玄妙玉女太上圣母资传仙道》中也有记载:“夫仙由心学,心诚则仙成。道贵内求,内密则道来。能致静以学真,积虚以通神,则仙日近矣。苟心竞神劳,体烦不专,动静丧精,耳目旷明,徒积稔索道,道愈远也。寄寓天地间,少许时耳。”明确指出了修道之人能否得道在于其内在的状态,若内在清明虚静则“仙日近矣”,反之则不仅不能得道成仙,反而会影响健康及寿命。同时期的《紫元君授道传心法》中亦有云:“夫授道先授心,心真道不二,心伪道不真”。则指出授道之人亦应首先教授求道之人修心的法门,因为能否得道的关键在于其内在的状态。

可见在当时,道门先贤已经非常重视“心”对于求道以及维护人体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因而对于修道之人来说,从心理层面入手调养身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凡此种种皆是对“求道先炼心”观念的肯定与阐释。

2 、静心忘意——求“静”原则

纵观唐代道教养生思想的发展历史,在养神调心即心理养生方面,诸多道经自始至终都围绕一个“静”字展开,始终将追求内在虚静无为作为目标。

唐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有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真龙虎九仙经·罗叶二真人注》中也说:“子欲修其身,先须静其意。”《太上老君内观经》中亦提到:“心若清静,则万祸不生。”说的都是保持内心清静无为对于修身的重要意义。又如《心目论》中所说:“静则神生而形和,躁则神劳而形毙,深根宁极,可以修其性情哉。”明确指出了保持内心平和安静对于人体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提出“深根宁极”的修心境界,意在倡导人们保持内心深处的绝对平静与安宁。

可见“虚静无为”“静心忘意”思想是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其立足于道家的“无为”思想,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守静”为原则,保持安宁祥和的心理状态,以促进身心和谐,维护身心健康,进而达到保养性命的目的。

3 、养心以养形——以“内”养“外”

《太上老君内观经》有云:“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可见内心的失衡是求道养生之路上的首要障碍。基于内心状态对于人体生命健康的影响,唐代多部道经均提出了“医形先医心”,以“内”养“外”的思想。

唐代《三论元旨》一经中对于“形”之病与“心”之病作了如下诠释:“夫一悟所通,乃无幽而不照,一迷所执,亦无往而不愚。是知附赘悬疣,则形之病焉。妄想烦恼,射心之病焉。”指出了“妄想烦恼”乃“心之病”。而“心之病”与“形之病”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心病”是否会导致“形病”?《太清道林摄生论》一经则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莫忧思,莫大怒悲愁,莫大欢喜,莫跳踉,莫多哭,莫汲汲於所欲,莫悄悄怀忿恨,皆损寿命。若能不犯,则长生也。”指出忧思、大怒悲愁、大欢喜、跳踉、多哭、汲汲於所欲、悄悄怀忿恨等“心之病”皆能导致“形之病”,即种种妄想烦恼“皆损寿命”,若能摒除种种妄想烦恼,保持淡泊宁静的内心,则有益身心,可延年益寿。

4 、总结

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以“内求”为指导,以“求静”为原则,认为“心病”是损害人体生命健康的祸首,提出“医形先医心”的观点。多部道经详细论述了“形”与“心”的关系,认为人体是形神相依的整体,二者不可偏废,一味追求保养肉体而忽略了养护心神是错误的,并不能达到真正养生的目的。并倡导人们在生活中应平衡日常俗务与内在修心的关系,常常保持内在虚静祥和的状态,以达到身心和谐,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

猜你喜欢
太上老君道教人体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两个太上老君
人体可笑堂
嘻哈段子铺
道家道教研究
少年印第安补天
人体运动小知识
遇仙记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