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云南音乐发展探析

2018-11-13 21:01王双丽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45000
新生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歌舞乐器音乐

王双丽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45000

一、明朝概括

明朝自1368年朱元璋称帝,至1644年亡于农民起义。

在思想上,明代统治者竭力宣扬客观唯心主义的程、朱理学。但有些文人,则结合了市民阶层思想,表达了一些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的哲学思想。他们传播了反民族压迫的民主思想。他们反对保守和空谈,主张实用之学,反对迷信和思想的束缚,要求个性解放。

在音乐上,随着大量人口的流入城市,一方面农民民歌大量进入城市,另一方面,从民歌的基础上衍变出来的城市小曲,也大量产生,渐渐得到艺人的加工,引起文人的注意,适应着市民生活的需要,说唱和戏曲,在城市经济特别发展的地区达到空前的繁荣,而反对封建礼教,要求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市民思想也从中反映出来。

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在音乐上,这表现为朱载堉密率的发明。

明末土地集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农民无法生活下去。各地农民起义先后爆发起来。最后于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军攻向北京,伟大的农民革命力量推翻了残暴的统治。

二、民间歌曲

从明代中期开始,随着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农村新的民歌大量进入城市,受到城市艺人的利用和加工,也引起城市知识分子的注意。从这时起,渐渐有民歌,小曲歌词的刊本出现。

汉族有许多叙事歌曲,一般包括在小曲的范围以内,不须另外提出。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叙事歌曲。名称不同,形式多样,总的说来,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有想象宇宙形成,人类起源,民族来源的;有叙述本民族传说故事、歌颂本民族英雄人物的;有描写劳动生产、阶级斗争的;也有歌唱爱情故事、回忆过去苦难生活的等等;内容有比较单纯的,也有比较错综复杂的。比如:

1、彝族叙事歌曲

彝族的叙事歌曲,楚雄州人称之为“梅葛”,红河州弥撒西山阿细人称之为“先基”。唱“梅葛”所用的调子,在楚雄州永仁县称为“米果库”。实际上,不论是“梅葛”还是“先基”,它们既是史诗“梅葛”、《阿细的先基》这类作品名称,又是用以歌唱这类诗歌的曲调的总名称。其曲调大多是由一个或几个乐句变化、反复组成,同语言结合得很紧密。其叙事歌曲中比较著名的,如《阿诗玛》,其内容是叙述主角聪明美丽的女郎阿诗玛和另一个主角阿里,为了反对强迫的婚姻制度,向封建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故事。

2、布依族叙事歌曲

布依族有《出兵记》、《洪水朝天》、《十二个太阳》、《梁祝十二月》、《告状》等叙事歌曲。瑶族有《盘成豪起义》、《千家洞》等叙事歌曲。畲族有《高黄歌》、《麟豹王歌》等叙事歌曲。藏族有歌颂英雄人物,散文韵文并用,且说且唱,长达二十几部的有名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傣族著名的长篇叙事歌曲《召树屯》叙述了善于打猎的王子召树屯河孔雀公主南吾罗腊纯洁坚贞的爱情故事。此外如水族、京族,阿昌族、纳西族、毛难族、哈尼族河其他民族,也都有自己的叙事歌曲。

三、歌舞音乐

宋元以来,戏曲音乐在汉族中间得到高度发展,相形之下,歌舞音乐渐渐居于次要地位。同时,戏剧音乐有着高度的综合性,除吸收了舞曲和舞蹈动作,以加强其表达性能之外,依戏剧情节的发展,它有时还插入了舞蹈的片段,甚至舞蹈的专场。戏剧中有歌舞,歌舞成为戏剧的一部分构成因素,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歌舞在民间的发展,从未停止。即使由于阶级偏见的限制,文人对于歌舞很少注意,因而记载不多,但从少数有关个别地区人民歌舞活动的记载,仍可推知歌舞艺术在全国人民中间普遍流行的情形。

兄弟民族的歌舞,极为丰富多彩。云南傣族,除了有《孔雀舞》、《马鹿舞》、《鱼舞》、《鹤舞》、《蝶舞》、《象舞》等模仿大自然种动物动作的歌舞以外,还有《妇女舞》、《即兴集体舞》等。云南彝族有《打跳》、《跳月》、《烟盒舞》、《四弦舞》、《花鼓舞》等。在广大的西南地区中,瑶族有《长鼓舞》、《伞舞》、《花棍舞》、《跳盘王》等歌舞;苗族富于歌舞,其《芦笙舞》最为著名;侗族也有《芦笙舞》。

纳西古乐“白沙细乐”。“白沙细乐”又叫“白沙细梨”、“别时细梨”、“伯石细哩”、“别时谢礼”等。是纳西族一部熔乐、歌、舞为一炉的古乐的汉语译名。

“白沙细乐”除序曲外,分10个乐章:一封书、雪山脚下三股水、美丽的白云、赤足舞曲、弓矢舞曲、南曲、北曲、荔枝花、云雀舞曲、哭皇天。

这部古乐以纳西族传统音乐为基础,吸收元乐等其他民族音乐成分,因而有“元人遗音”。使用筝、笛、芦笛、琵琶、二胡、胡钹、胡琴、火不思等多种外来乐器组合演奏,具有很独特的风格,从清代以降,一般用于丧仪中演奏。

关于“白沙细乐”产生的时代和来源,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是元世祖忽必烈率军队入滇灭大理国时,丽江纳西族土酋助元军有功,元世祖临别时赠送乐曲。近人称‘别时谢礼’。另一种说法是为凭吊被木土司杀害的人而创作的纳西族民间音乐。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白沙细乐》至迟是于明代中叶传入云南丽江的昆曲,其体式是南北合套。

以上三种观点均承认‘白沙细乐’是纳西族古代不朽的伟大乐品。产生于元明时期,而且确有“元人遗音”。有的学者予以很高评价,认为“白沙细乐”“是纳西音乐舞蹈史上的一块值得称道的里程碑”。

关于兄弟民族的歌舞音乐,至今所知不多,虽有一些片段的文字介绍,还远远不能反映实际情形。结合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一步作更普遍,更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提高我们的认识,使丰富多彩的兄弟民族歌舞艺术,在三大革命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是放在全国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四、说唱音乐

在明清两代的说唱音乐领域里,也充分体现着两种文化的尖锐斗争。就作品内容而言,既有民主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由于在阶级社会里,除了统治阶级和其御用文人会篡改民间作品之外,统治者的思想是统治着的思想,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免不了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受着封建道德观念的支配。

再从统治阶级和说唱音乐的关系来看。统治阶级是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对不利于它的说唱音乐,是不允许它们存在的。

现在发现的民间曲艺,大约有260多个曲种,其中音乐性强,有弦乐器伴奏的约有200多个曲种。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明、清两代中间发展起来的。

说唱音乐,在少数民族中间,也相当流行。蒙古有《好力宝》,其内容大都是说唱民间故事。赫哲族有不少说唱音乐的节目,其内容最多是赫哲族部落间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其次是反映鱼猎生活和向大自然做斗争的情事;也有反应爱情生活的。朝鲜族的说唱音乐,有叙述历史故事的;有描写传说故事的;也有反映人们欣赏大自然的愉快心情的。白族的说唱音乐《大本曲》,是本民族的山歌,小调,取曲牌联套的形式,歌唱一些情节比较复杂的故事;其内容虽然一方面因过去受了封建迷信的影响,包含着一些宣传仙佛的作品,但另一方面,群众所比较爱听的,还是《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卖身》等描述民间故事的作品。各民族的说唱音乐,因语言、所用曲调和伴奏乐器的不同,在音乐上各自有其独特的风格;但在内容上,则一方面既各有其特殊的题材,另一方面,又吸收和运用了全国广泛流行的一些共通的题材。

五、戏曲的发展

明人大都称《南戏》为《传奇》,并将元人《南戏》,如《拜月亭》、《琵琶记》等列入《传奇》一类。从明代开始,戏剧分为《传奇》和《杂剧》两大类;两类之间,《杂剧》渐形衰落,《传奇》则得到更大发展,在长时期间,成为全国流行的主要剧种。南北曲合流的趋势,在以南曲为主体的《传奇》方面,早在元朝,已经开始,到明、清时代,更有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在同一剧本所用的北曲部分愈加增多。戏曲音乐发展的后一阶段,即在由明末至清初一段时间,新兴声腔和新兴剧种,接踵而至,其影响最大的,是《戈阳腔》、《梆子》和《皮黄》。

少数民族的戏曲音乐相当丰富。

1、彝族——在云南红河州镇远、蒙自一带盛行的彝族《花灯》,据说已有两百年历史。约一百多年前,在楚雄州双梅地区曾出现了《阿佐分家》小型戏剧。

2、白族——白族有一种古老的戏曲,名《吹吹腔》,据说,它在一百五十年以前,就已在白族人民中间流行。内容大都取材于汉族民间故事,就已在白族人民中间流行。内容大都取材于汉族民间故事,如《三国演义》,《杨家将》等。

六、乐器和器乐

这一时期,乐器方面,有较大的集中和发展。特别从清代初年起,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多种少数民族的乐器,更多突破了民族间的界限,逐渐成为大家共用的乐器。

最可注意的是胡琴类拉弦乐器和唢呐类芦簧乐器的发展。胡琴类拉弦乐器,在唐为奚琴,最初都是用竹片拉弦,宋代有马尾胡琴,元代的胡琴,都用马尾拉弦。到了清代,除了有二弦的胡琴或二胡之外,又出现了四弦的四胡,专用于伴奏《京剧》的京胡,和专用于伴奏梆子戏的板胡等等。少数民族也出现了不少的拉弦乐器,如蒙古的马头琴,西南阿西族的三弦胡琴。

到了明代,开始有关唢呐的记载,除了用于军用,唢呐在民间的用处,越到后来越大。

从元、明时期云南地方文献中的记载可知,这一时期的乐器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来自中原的汉族乐器(当然,这里面有些乐器是从中亚、西亚传入的“胡人”乐器。但是,经过几百年融合,到元明时期已成为汉族乐器):琵琶、胡琴、筝、笛、响盏等,用这些乐器演奏中原乐曲;二是来自东南亚,南亚的乐器,通称“缅乐”:笙、阮、排箫、箜篌,琵琶等演奏“缅乐”,“人各拍手歌舞”;三是云南少数民族自己固有的音乐和乐器,如傣族“车里乐”(车里即今景洪)。乐器有铜鼓、铜烧、响板、象脚鼓。此外,各族人民最常用与最大众化的乐器是葫芦笙与“口琴”。“口琴”的制作、形制、用法文献记载如下:“口琴,竹片为之,阔三分。刳虚之,而中存一线之篾为弦。首尾横处皆存弦,首联于横尾,视横齐处长一分,刳下其横处,而弦寄于其间,如是者三,具弦粗细等而下,以左手大指、食指、无名指排持三片之头,张口而置其正中于口间,以右手中指、无名指搏上、中、下片之弦之尾长处,错落而弹,嘘气大小以七均之高下。古宗、麽些、那马、两番皆以筒佩之,弹以应歌曲,弹者手舞足蹈而与歌合节。”

洞经音乐是云南独有的,多民族的、分布面广、影响较大的乐种。大约产生于明代,有一套严密的体系,其音乐成分有宫廷音乐孑遗、江南丝竹风韵、戏曲音乐曲调和民族民间小曲。洞经音乐与道教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道教音乐。从创制发展到本世纪四十年代,云南全省约有80多个县市有洞经音乐的组织机构——洞经会。以昆明(郊区)、大理、丽江、建水为盛,几乎村村寨寨都有人参加洞经会活动。

演奏洞经音乐的通常有乐生(乐师)16人,使用吹、拉、打、弹四类乐器。以笛子、唢呐为主奏乐器;二胡、三弦,古筝、琵琶为旋律乐器;锣、鼓、铙、钹、云锣、檀板、木鱼、碰铃为节奏乐器。演奏时,放八张经桌,首座司鼓司锣,其余座次对称排列。乐师各就各位,以鼓为号,先鸣鼓三通,其他乐器依律齐鸣。

昆明现存洞经音乐乐曲近两千首。

七、总结

明朝属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整理期,大约在公元十世纪。其政治特征是:从纷乱的和分裂到相对的统一,又从南北的对立到空前规模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政权的建立,及其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相对稳定。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力量也日益壮大。于此相应,产出了反应市民生活的音乐艺术,出现了诸如城市民歌、曲子、散曲、鼓子词、诸宫调、戏曲等等新的体裁形式。这一时期的中国传统音乐,与前两个时期的等级化、国际化特征相对而言,具有世俗化和社会化的特点。

所谓世俗性,就是与普通平民阶层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此时期的传统音乐在内容方面,既有反映时代社会矛盾的戏曲剧目,也有反映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小戏剧目。

社会性,指的是此一时期的中国传统音乐,无论在演出人员和观众、听众对象方面,都已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在音乐理论方面表现出对前一时期的继承与清理。

此一时期在音乐形态特点的许多方面亦已经过实践的检验趋于凝固化定型化。在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性格、感情气质方面,一方面是统治者从维护封建秩序出发,继续前两时期所强调的“中和”规范,提出“乐教”、“诗教”,提倡“淡”、“和”的音乐观;另一方面是在普通庶民之中亦已在民歌、戏曲小戏音乐中流露出以音乐表达真情实感的观点。这后一种倾向虽然屡经统治者禁止取缔,但却为传统的新变带来了生机。

这一时期中,戏曲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代表性的特征。戏曲音乐,上承前代,下接后世,并广泛吸收当代音乐的新成果,于是成为集古今音乐大成的音乐宝库。

猜你喜欢
歌舞乐器音乐
学乐器
西藏歌舞艺术腾飞之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歌舞艺术发展史
浅谈藏北巴青“果谐”歌舞
歌舞欢庆“三月三”
乐器
罗依乡白马藏族歌舞(外三首)
音乐
音乐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