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信仰:现象学视角下的《第七封印》

2018-11-13 21:36刘奕彤上海大学上海201800
新生代 2018年22期
关键词:伯格曼布洛克封印

刘奕彤 上海大学 上海 201800

作为欧洲电影三圣之一,英格玛·伯格曼出身于宗教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宫廷牧师,这样一份独特的生命经验成为了其作品中的底色。在他漫长而辉煌的创作生涯中,现世的虚无和上帝的沉默成为了贯穿式的主题,始终萦绕在他的电影之中。这与其说是伯格曼的个人主题,倒不如说是二十世纪的西方社会所挥之不去的一个命运:即上帝之死后的虚无现实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追索“上帝”。

电影《第七封印》是这位瑞典国宝级导演的代表作,全片基本采用了单条主线和线性叙事的模式,情节紧凑曲折,引人入胜。此外,导演使用了相对常规的镜头语言,节奏上和一般的大众电影并无二致,这使得普通观影者无需长时间凝视某个场景或人物,只要沉浸于被动的乐趣即可。总之,没了情节、叙事、视角等障碍,《第七封印》自然成了进入法罗岛世界的上佳选择。

关于上帝,西方世界从中世纪到现代都呈现过不同的态度。而在本片中,伯格曼也试图通过几位主角,向观众展现出在上帝面前的不同个体。

一、布洛克:理性何以追索神性?

故事伊始,十字军东征归来的骑士安东尼奥斯·布洛克和随从扬倒在沙滩上,死神已准备带走他们。值得注意的是,男主角的名字安东尼奥斯与基督教历史上的著名圣者——罗马帝国时期的埃及基督徒圣安东尼(St. Anthony the Great)一致,同样是一个蒙难者的形象。

布洛克不甘就此堕入虚无,因为“我的身体已经准备好了,但是我的心却没有”。于是他和死神打赌下棋,这盘棋也成为了串起全剧的红线。

最能反映骑士对于信仰的态度的,是他在教堂里试图向铁窗背后的忏悔室当中的神父忏悔时的独白。伯格曼运用了非常耐人寻味的镜头语言,将小铁窗的栏杆之影投到了布洛克的脸上,形成了一个类似被囚禁的视觉表达。借此我们得以窥探出他对上帝的思考:

“我需要真理!不是信仰,不是承诺,而是真理。我希望上帝能伸出他的手露出他的脸,和我说话,但是他仍然沉默,我在黑暗中呼唤他……生命真是荒诞而可怕。没有人可以活着面对死神,了解一切都是虚幻的,大部分人认为既没有死神也没有虚幻。但是有一天当你站在生死边缘,我们必须构筑一个对抗恐惧的偶像,而那个偶像我们称之为上帝。”

作为十字军东征这一“奇迹”的受害者,布洛克正是被教士拉法所蒙骗,而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这促使他对上帝开始产生怀疑。布洛克一直以一种理性和怀疑的态度追问着上帝的本质,期望他能向自己显现。布洛克设法摆脱信仰的束缚,但又没法杀死心中的上帝,这注定了其悲剧性,痛苦和怀疑成了不可逃脱的宿命。

然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布洛克的态度有了变化,他说:

“在黑暗中我们呼唤主,主啊,怜悯我们吧。因为我们渺小,懦弱和无知……主啊,你无处不在。”

此时的骑士全然不再为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题所苦。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是因为在死亡面前的怯懦?肯定不是,否则开篇之时的骑士何以如此坦然的面对死神。倘若不与中间的情节相联系,这重变化便无从解答了。

二、扬:信仰的终结

骑士随从扬与他的主人一样,受教士蛊惑加入了十字军,同样沦为牺牲品。和《堂吉诃德》中的同行桑丘相比,扬的形象要正面的多,他勇猛果断,嫉恶如仇,头上的刀疤是硬汉的标志。也许东征摧毁了扬心中仅存的对于信仰的幻想,在中世纪的背景下,他与剧中其他人物显得格格不入。在他眼里,任何超验的事物都不存在,所以他对布洛克说:

“这有关厄运的演说真是血腥,这就是有思想的人维持生计的方式吗?他们真以为我们会认真对待吗?你在嘲笑我,先生。我读过,听过,经历过很多的事情。甚至是有关精灵,基督和圣灵的…我已经麻木了。”

无神论唯物主义使扬无所畏惧,他无需如布洛克那样,陷在信仰之问的泥潭里,惶惶而不可终日。如同扬自己画的乔恩的乡绅一般:

“他对着死神大笑,嘲笑君主,讥笑自己,对女孩们微笑。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值得相信除了他自己。每个人都是荒谬的甚至他自己,无论天堂或是地狱,都是无关紧要,无意义的。”

杀死了心中的上帝,扬成了自己的帝王,所以对他来说,那些抽打自己以求上帝怜悯的人只是一堆笑料罢了。当再次遇见骗子教士拉法时,杨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刺瞎其双眼,这似乎象征了无神论对于虚伪性宗教的胜利。

另外,扬的立场在全剧里从无动摇,那怕最后面对死神,他依旧说:

“你要我们生活在黑暗里,你会发现没有人会听你的抱怨,或被你的惩罚所动摇。擦干你的眼泪,照照你自己……我有一种草药能使你永远摆脱烦恼,现在太晚了,感受这最后的生命时刻吧。”

服用了“草药”的扬不曾向上帝祷告过,因为没有天堂,没有地狱,死亡只是生命的终结,仅此而已。

三、约瑟夫:重返“因信称义”

自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开始,西方哲学用了几十个世纪来“证明”神的存在,但最后无不都归于失败。直到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才真正承认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理性的触角终究是无法把捉神性的,于是便有了海德格尔在《论真理的本质》中所说的:“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

这一点在全片最生动的人物——马戏团的约瑟夫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和骑士一样,约瑟夫也有信仰,但他几乎不对上帝作什么思考,而是返璞归真地回到了“因信称义”的道路上。

约瑟夫如同骑士的反面,我们几乎看不到他的苦恼,因为妻儿的微笑,晨间的阳光,丛中的花儿都能让他快乐,他沉浸在生活的喜悦中,在最原发的生活经验里感受着、感谢着上帝带给他的一切。这种原始基督徒的现象学态度,使他得以直接与神相遇,因而他在白天看到了扶着孩子走路的圣母玛利亚,在黑暗中看到了和布洛克下棋的死神。

约瑟夫的现象学态度也影响到了骑士,所以便有了这段骑士和约瑟夫妻子米亚的对话:

“信仰是沉重的负担,你知道吗?就像一个躲在黑暗中的爱人,无论你怎样呼唤,都不会出现。但是当我坐在这和你和你丈夫一起时,所有这些都变的虚幻了,它突然变得无关紧要。”

骑士发现信仰其实不是痛苦的追问,而是简单地感谢生活。上帝从来就不是用以研究的,而是用来相信的。布洛克不想约瑟夫一家和自己一起被狂风卷走,所以有意无意地拖长了与死神的棋局,为他们争取到了逃出幽暗森林的时间。影片最后,骑士回到了自己的城堡,看到了多年不见的妻子,让他有了延续那“生命中闪光的一刻”的憧憬,开篇的坦然不见了,布洛克已不再甘愿走向黑暗。

四、结论

除了上述三位人物,《第七封印》中还出现了大量对上帝采取迷信态度的末人,他们自然就不值一提了。而扬解救的农家女则始终保持着神秘感,电影里没有交代她的名字,长久的沉默让人几乎遗忘了这个角色,她只是跟随着骑士一行人,行走在好像没有出口的森林里。直到最后,当见到死神时,她才说了第一句话:“结束了”,回应了《第七封印》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是最后的时刻,这是关于审判和末日的时刻,也是关于得救与新生的时刻。

注释:

①张祥龙.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M].北京:三联书店,1996:443-444

猜你喜欢
伯格曼布洛克封印
蝴蝶
揭掉山乡的贫困封印
斯蒂格·比约克曼:与伯格曼聊天的日子
本特·万塞留斯:我镜头中的伯格曼
神奇的封印
接吻是爱的封印
因为你需要我
被封印在树脂与木头里的风景
蝴蝶
牛仔裤也能弹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