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政管理干部要做的“四件事”

2018-11-13 22:41姜雨杭
新生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党政决策部门

姜雨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30073

一、想干事

党政管理干部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中坚和脊梁,其重要性是不容质疑的。当今高校间的竞争异常激烈,高校能否持续发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要通过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决定来具体体现,而党政管理干部是这些政策、决定的直接执行者,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进展的成败。党政领导干部要把学校的决策贯彻到自己的部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全局工作上来,促进本部门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良好运行,促进部门职能的充分发挥。在高校组织中,党政管理干部居于中间位置,需要协调学校发展战略和教师教学之间的关系,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党政管理干部要想干事,而不只是想“当官”。高校不同于和政府机关,高校的党政管理干部也不能等同于行政官员。在高校里,行政部门是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管理者是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这是一个基本的理念。偏离这样的理念,就偏离了高校这一学术组织的本质,学校的发展就会受阻。高校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尽心尽责的党政管理干部,而不是急功近利的谋官之人。目前高校或多或少存在着行政化的倾向,一些干部将自己的心力过多地用于追求职务、级别的提升,更热衷于揣摩领导的心思而不是思考学校和部门的发展。一些由业务优秀的教师提拔为职能部门负责人,走上管理岗位,不是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巩固和壮大学校和部门的实力,而是把职务作为获取更多资源的工具,不是想公事,而是想私利。人们常说,有为才有位,不想干事的党政管理干部只会离“当官”的目标越来越远。

二、善谋事

高校党政管理干部要主动地思考问题,谋划问题,也就是说要谋事。有人会说,谋事是上级领导的事情,我们只管执行。其实不然。上级领导的精力有限,往往是对主要工作、阶段性的重点工作、急于处理的工作关注得多、研究得多、用的精力多,而党政管理干部对本部门的工作最清楚, 对所负责的工作应该干什么、如何干最有发言权。因此,只有基层党政管理干部积极发挥参谋、执行作用, 把好的策略、思路及时反馈给校领导,才能保证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实际上,不善谋事的基层党政管理干部也不会有好的执行。古语云:“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高校党政管理干部要自觉把学校发展放到教育发展大背景下去思考、去把握,把部门工作放在学校发展的大局中去审视、去谋划。如果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就会迷失方向,陷于事务主义的泥沼,最终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纵深发展,高校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各种利益要素交织,这些都对高校的科学决策提出了挑战。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党政管理干部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勇于开拓和创新,要有新思路、新想法,努力取得新成效。如果只满足于完成日常事务性工作,而不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领域,就无法跟上形势的变化,就只能使自己的工作处于被动。如果没有谋事的意识,只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党政管理干部。谋事是一种着眼于全局和长远来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就事论事,不是单纯地、直线式地寻找答案。

三、会做事

这里的“做”是专指党政管理干部的执行力,是指党政管理干部贯彻落实上级领导战略、决策、要求的能力。一个好的执行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决策方案,也会失败于滞后的执行。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党政管理干部要充分发挥岗位的执行、协调的作用,组织协调好校内外、上下级及部门间的关系,做到工作组织有序、问题协调到位、信息传递准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贯彻学校的决策。学校做出新的政策、决定后,党政管理干部作为执行者,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是将决策层的观点、意图和要求传递给教职工,并确认教职工理解。决策信息的传达必须经过认真有效的筛选和整合,而不是单纯地做一个传话筒。其次,党政管理干部要根据任务目标合理分配自己掌握的各种资源,将恰当的任务交给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完成。再次,关键节点要向上级汇报以便确认执行没有偏离,既有执行到底的决心与意志,又有调整、变化的准备,以防任务条件变化时执行过程未能适应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无论多么完美的执行计划,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对于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党政管理干部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拿出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认真权衡选择出最合理、最好的方案来做出决策。如需要上级帮助和支援时,也要提出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供上级参考。

四、能成事

成事与否靠智慧。所谓智慧,就是指一个人处理事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善于沟通是能成事的一个重要因素。党政管理干部在管理过程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这比与材料、设备和机器打交道要难得多、重要得多。一方面,要向校领导汇报任务执行情况,要与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交换情况,要在本部门内部协调组织开展工作。高校是一个知识分子集中的群体,党政管理干部要根据这一群体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部门成员之间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本身不是目的,沟通是为了更好地带领大家去完成工作任务。党政管理干部要在沟通中完成工作计划的传递、执行困难的反馈、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要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协调、沟通,解开那些看似“无解”的问题,在一种融洽欢畅的氛围中完成工作任务,营造良好的部门文化,让愿意干事的人大展拳脚,让出成绩的人心情舒畅,让不想事、不干事的人坐立不安,形成一个和谐、高效的工作团队。

要成事,党政管理干部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有这样一首广泛流传的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铁蹄;坏了一只铁蹄,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无论是重大的历史事件,还是日常的百姓生活,其实都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管理者, 管人理事也。管人无小事, 理事不可轻。对工作的仔细近乎偏执的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细节中关注每位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和情绪, 从细节中分析任何一件事务的处理方法和效果。无论是部门制度的建设、部门文化的锻造,还是突发事件的处理,都不能粗劣地对待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在细节上下功夫,那么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就会出现降低标准、偏离目标等诸多问题,甚至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必要的任务。在高校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一些工作做得虎头蛇尾、没有成效,和党政管理干部缺乏对细节的关注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心浮气躁、粗枝大叶的党政管理干部能把事情做成。

猜你喜欢
党政决策部门
探讨推进党政思想工作的应对措施
如何促进党政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医院党政工作的创新意识探讨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国庆抒怀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