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进入救灾复产进行时

2018-11-13 12:27海洋与渔业罗茵
海洋与渔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惠东惠东县山竹

■ 文|《海洋与渔业》记者 罗茵

“根据我们的统计,‘山竹’使惠东县的渔业经济损失严重,主要是鱼塭漫堤、决堤,受灾面积2.6万亩,决堤3550多米,其次是网箱(含深水网箱)、吊养蚝养殖,全县海洋渔业损失过亿。”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9月17日,中央气象台停止对台风“山竹”的编号,昭示着“山竹”的正式退场。但是,“山竹”对各地造成的影响仍在,特别是“靠天吃饭”的渔业。为此,惠东县海洋与渔业局(以下简称“惠东局”)迅速制订灾后复产重建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2个渔业复产技术服务队,走访各受灾区,指导灾后复产工作。“目前,全县渔业灾后复产重建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我们争取在今年11月底前基本完成复产工作。”

面对严重的风暴潮灾害,除了惠东局在进行复产重建,向海“讨生活”的养殖户们也在积极“自救”。村委筹资修复严重损毁的塭堤、连夜把“被上岸”的船吊到海里、到在被海水倒灌的码头清淤,渔民全家出动扎蚝排,工人在修补破损的网具……惠东,进入救灾复产进行时。

稔山坪仕岛网箱灾后

灾情惠东全县渔业经济损失过亿

“我们在台风来之前做了很多准备,但是这次台风在惠东县停留了12个小时,影响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该负责人表示,“山竹”在惠东县的最大风力达13级,全县累积雨量达200多毫米,台风更引起惠东县沿海海水潮位迅速上涨,根据惠州市海洋与渔业局黄埠综合潮位站(珠江基面)测报:9月16日台风当天下午3点盐州潮位线达到最高值265.6cm,超出红色警戒潮位97.6cm(红色警戒线是178cm)。“‘山竹’使惠东多处的堤坝被冲毁,海水倒灌进来,渔业损失严重。”

据了解,惠东渔业受灾主要是鱼塭漫堤、决堤,受灾面积2.6万亩,决堤3550多米;其次是网箱(含深水网箱)、吊养蚝养殖损失严重。

除此之外,该负责人表示,惠东全县有6千亩的高位池,其中有2千亩的硬件设施被台风破坏,“这些高位池主要是南美白对虾的越冬池,台风来之前,其实有一部分虾池已经投苗了,但大部分还没有,我们暂没有把这部分的损失算进去。”

救灾“我们17号就去看现场了,2条线一起走”

在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惠东局迅速采取相关措施,制订灾后复产重建工作方案,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复产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救灾复产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因为地区较多,我们成立2个渔业复产技术服务队,分别负责考洲洋沿岸镇、大亚湾惠东沿岸各镇渔业复产重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两条线一起走,每个队由市局2人和县局2人组成。”

被严重损毁的深水网箱

挖掘机在码头清淤

“17号,我们就去受灾现场去看了。”该负责人表示,9月17~18日,各负责人就第一时间深入一线和三个驻点村,分别带队到考洲洋沿岸镇、大亚湾惠东沿岸各镇了解灾情,发放救灾复产宣传小册子和技术指南,指导灾后复产工作,“最大限度地集中一切力量,指导和发动养殖户自力更生,开展灾后复产自救工作。”

“对于海洋渔业,我们着重抓好灾后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该负责人表示,台风过后,强烈的风浪使得鱼体受到应激,造成机体损伤,需要一些消毒药物,静待修复。“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协助受灾养殖户联系购买复产鱼苗和消毒渔药,保证用于灾后复产的水产种苗、药物供给;加强灾后疫情监控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确保灾后复产期间不发生重大疫情,保障水产品供给。”

“我们是强调让养殖户做好消毒工作,减少投料,开口吃料的时候要加强营养,增强鱼体抵抗力,我们建议是把水质调好了再去补苗;像高位池的,就是在维修塘基和排灌管道,补铺地膜,检修电路等,接下来要生产冬造虾。”该负责人表示。

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渔业灾后复产重建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争取在今年11月底前基本完成复产工作。“台风过后第一天,我们看到现场已有部分养殖户在及时抢修被冲毁的堤坝。”

此前,惠东刚刚经历了极其罕见的“8.30”特大洪灾,加上此次9.16强台风“山竹”的撕裂,对惠东县的海洋渔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该负责人表示,复产所需资金额较大,养殖户复产重建困难重重。他请求相关部门给予一定枚灾复产重建资金和种苗、 渔药等物资扶持,以帮助养殖户尽快复产重建。

“在某种程度上,海水倒灌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也类似于洪灾。”为减轻其对水产养殖造成的后续影响,惠东渔业复产技术服务队参照《灾后复产技术指导》,结合当地实际,指导养殖户做好灾后复产,弥补生产损失。该负责人说,从洪灾后的情况看,这些指导还是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该负责人表示,“我们这些天其实一直没停过,做台风预警,100%安全转移渔民,及时汇报受灾情况,指导复产……其实大部分还是靠养殖户自救。”

乡镇开展“自救”进行时

长排村是稔山镇的一个行政大村,地处广汕公路沿边,群众主要以农盐渔业为主。惠东县稔山镇长排村委蟹洲村民小组,有一片面积广阔的生蚝养殖场,所吊养出来的牡蛎在市场上颇有美名。

“以往的话,回南风(一般指台风刮过后风力逐渐减小至停歇的风)就刮1~2个小时,而这一次,差不多有9个小时。”惠东县稔山镇长排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陈佛强对记者说,长排村每年都会遭遇台风,其实村民已经积累了一些“自救”方法,如在岸边种树去抵抗台风。“但如果是‘山竹’这种程度的,除了常见的措施,其他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据悉,稔山镇1080亩的牡蛎养殖区,被村民联合租了10年去养蚝,每年租金就70多万,“山竹”后基本受灾。

行走在蟹州村村民小组,可见路上都是沙石乱木,塭堤很多段内部已经风浪掏空,还剩下可容单脚走的宽度,堪堪在那儿支撑着;路边的草木一副被“蹂躏”的模样,甚至有一棵需3~5人才能合抱的大树被连根拔起了,倒在一边。“你能想象吗?这原本是一条大路,货车都能开进来。”

“主要是塭堤被冲毁了,千米的塭堤,3/4被遭到了破坏,养的鱼、虾很多都逃走了,蚝被打到淤泥里去了,埋在土里很容易缺氧而死,所以我们就要及时把它们挖起来,再吊上去,能‘救’多少是多少。”陈佛强表示。

其中一个养殖大户透露,“现在我们要补蚝苗,要捞被埋的蚝,要处理被冲毁的塭堤。我养的斑节对虾,已经很大了,6只就有一斤了,之前每天能收200~300斤的,现在只能收10斤了。”

值得庆幸的是,在稔山镇,红树林宛如一道天然屏障,阻挡着狂风、海浪的冲击,固堤护岸。在长排,一条海堤隔开了被红树林包围的牡蛎暂养区和养成区,暂养区因为有红树林的“庇护”,受损程度较轻。“暂养区情况还好,那几公里的红树林和塭堤都给了它们庇护。”

陈佛强告诉记者,台风来之前,长排村9个村干部就对人员的紧急疏散,台风过后,就迅速奔赴现场,查看情况。“当务之急当然是修复损毁的塭堤,而且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因为这边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二、初三及十月初四是潮水最大的时候,一定要在那之前修好。”

赤岸村渔民在运沙包去填补虾池缺口

现场所见,一台挖掘机的正在挖土填补塭堤缺口,行走处也有用图和破渔网堆起来的临时的“路”,“这个临时的路,我们也弄了好几天了呢。还有钩机挖土填缺口的时候,填了点之后必须过几天再补填,不然土太软了,填了也会塌。”

赤岸村位于惠东县铁涌镇东部,东北两面濒临考洲洋,全村约有2800多人,下辖一组、二组等6个村民小组,村民主要从事水产养殖,还是远近闻名的蚝乡,养殖近江牡蛎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赤岸村村支书方容祥说:“这里的人除了一户,其他都是方姓,基本上都是向海‘讨生活’的。”

中秋前后,本来是蚝的收获季节,往常港口会是一片繁忙:船只来回络绎不绝;村民在“叮叮咚咚”的节奏声中撬蚝;村里随处可见主营蚝的食肆,里面满是慕名来尝鲜的客人……而“山竹”过后的赤岸村,食肆里是一片冷清,港口是挖掘机在清理淤泥,岸边满是被摧残后的蚝船,被打掉的木头就散落在路边。

“我这55年来没碰到这么大的台风。”方容祥对记者说,赤岸村的养蚝面积少说也有5~6千亩,现在因为“山竹”,差不多有1500亩受灾,那些蚝都准备中秋时上市,损失至少有1000万,“台风后,蚝的肥满度都下降了”。方容祥描述说,当时“山竹”在赤岸停留的时间差不多是14个小时,13~14级的强度,“‘山竹’把船被吹上岸了,250条停靠在岸边的蚝船,约有200条损毁了。最严重的还是海水倒灌,这一片都被淹了,潮水差不多有3米高,鱼虾都逃了,我们前两天在臭水沟里随便一捞,都能捞出好多鱼。”

“山竹”之后,赤岸村村委会就迅速组织进行救灾复产,请吊机把船从岸上吊到海上去。“这个还必须是晚上涨潮的时候做,所以我们这几天都在熬夜。”方容祥透露,村里只能自己筹集点资金去救灾复产,把船吊到海上就要用3万,清理垃圾至少要15万。“其实我们9个村干部,有8个都在养蚝,我自己就有100多亩的养殖面积,但是我们现在都是优先做村里的救灾复产工作,自己那边还没能顾得上。”

渔村人家也在积极的复产。走在街道上,记者看到有好多人正在扎新的蚝排,小孩子也跑去帮忙;在临时搭起的蚝棚里,男女老少正在收获“幸存”的蚝;除了有来往运蚝的船只,还看到村民排成一排,接力运沙包上船,去修复损毁的虾池。

港口镇(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位于惠东县稔平半岛的南端,海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主要以滨海旅游开发和传统的海洋产业为主,三面环海,极易受台风“青睐”。

记者来到港口镇,惠州市惠科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科农公司”)的周清芳正在与一帮工人在修复破损的网具。据悉,当地进行深水网箱养殖的主要两家公司:惠科农公司与惠州市展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展鸿农公司”)。惠科农深水网箱养殖海域面积约 800亩,展鸿公司约740亩,主养品种为金鲳鱼。台风过后,惠科农与展鸿农被打掉及打烂的网箱总共71口。周清芳说,网箱损坏和激烈的碰撞使惠科农不见了20万条鱼,直接经济损失约400万,再加上打烂的网箱、管营房,一共损失575万元,连同展鸿农公司的370万元,深水网箱一共损失了945万元。

周清芳指破损的网对记者说:“这种钢丝绳都被扯断了,我还是第一次见识到。”据悉,周清芳用的是周长40米深7米的圆形深水网箱,能抗12级的台风,造价约10万元/个,“没错啊,它确实能抗12级的台风,但是‘山竹’不止12级啊。”周清芳表示,台风来之前他们做了一系列的加固工作,但是在“山竹”的侵袭下还是无还手之力。“我们损失了 60%,台风过后,这一片海都是死鱼,我这几天还要把死鱼捞上来掩埋。”

周清芳带记者去看网箱养殖区,靠近旅游区,那一片海蔚蓝一片,煞是好看,但一行人都无心欣赏。“真的,台风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灾难,预防措施都是徒劳的,只能听天由命。”周清芳苦笑说。

“对于水产养殖来说,养殖保险是一个不能避开的问题,而且养殖保险也不是完全不能做,相关部门相关的支持,创新形式,保险公司也不会说没钱赚,养殖户也能有保障。”周清芳呼吁政策性农业保险能覆盖到到水产养殖业,他表示,对于“看天吃饭”养殖户来说,一场大的台风可能会使他们血本无归,养殖保险是降低养殖风险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惠东惠东县山竹
山竹
1822号台风“山竹”演变特征分析
胡惠东:“这里就是我的战位”
浅析惠东县鲤鱼岭泵站吹砂围堰施工技术
第七届华夏诗词奖颁奖大会在广东惠东县召开
中国山竹价格增长30%
惠东县琼影
惠东港口
孩子被抢之后……
过元宵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