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作与竞争教学法在职校汽修专业中的应用

2018-11-13 11:01胡奕群
科教导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汽修专业

胡奕群

摘 要 为适应当前汽车维修业的发展需求,为提高职校汽修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选用合作与竞争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职校汽修专业为视角,拟就实施合作与竞争教学法教师必须具备的要求,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合作学习小组及合作与竞争教学法在职校汽修教学中的意义作一探讨。

关键词 合作与竞争教学法 汽修专业 运用与意义

过去倡导的“传道,受业,解惑”课堂模式已远远无法满足当今迅猛发展的时代需求,如何全面升级课堂模式,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工匠人才,对教师及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职业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而言,龐杂繁复的维修工序与难题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合作意识,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竞争则是个人或团队面临挑战或晋升生存时候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为适应当前汽车维修业的发展需求,为提高职校汽修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选用合作与竞争教学法的课堂家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合作与竞争教学法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职校汽修课堂上采用合作与竞争教学法,将对汽修教师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先“修身”“充电”,自身有“两把刷子”才有能力更好地驾驭好课堂,真正落实合作与竞争教学法。这就要求汽修教师从几方面“武装”好自己:

首先,汽修教师必须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学习态度。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课堂模式是随着时间的向前而不断发展的,尤其是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强,这就要求汽修教师跟上新知识、新技能的步伐,并抢先掌握相关知识已技能,肚子里有足够的“墨水”才能教授给学生。

再者,汽修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室。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充分了解并熟悉教学流程,是每一位教室的基本职责。合作与竞争教学法的汽修课堂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基本工作,更要进一步“升华”课堂,必须思考、设计更符合、更有利于课堂开展的内容与方法。不得不说的是,多媒体教室的运用为教师开展合作与竞争教学课堂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汽修专业的教学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多是实物与维修步骤的教学、演示、操作,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更生动、更有趣,同时也更有助于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开展。

第三,汽修教师还必须具有调动、融洽班级课堂教育能力。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开展合作与竞争教学法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特点及心理,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与威信力;最重要的是富于责任、激情与爱心,尊重学生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等。

当然,课后的经验总结与教学反思一样不可或缺。及时总结课堂上的利弊得失,有利于改进与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合作与竞争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实际运用

汽修教师在“武装自己”,做好充分准备后,最重要的是将合作与竞争的教学模式付诸课堂实践。

第一,合作方法在课堂的实践。合作教学法在课堂的实践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在职校汽修专业教学中,大部分采用了一体化教学,即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但学生在参与程度上,显然是被动的和缺乏合作的。如果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合作学习小组,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让学生知道在汽修行业的发展中需要团队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小组中也不例外。“孤军奋战”、“个人英雄主义”在合作学习小组里是不提倡的,我们倡导的是集体合作的精神与意识,没有集体的努力是完成不了任务,解决不了问题的。

然后可根据汽修专业教学的具体内容与课程目标,布置相关的合作学习任务。例如汽车发动机的拆装竞赛、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调研等,都需要合作学习小组既学会合作又学会分工,才能更好地完成布置的任务。其中,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各个小组的发展动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并对其效果进行检查研判。

第二,竞争方法在课堂的实践。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汽修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各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对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就业前景尤为严峻。因此,职校学生不仅要学会合作,更要学会竞争。那么,在汽修的教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呢?

一是组际竞争。课上采用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方法来促进学习。如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分配任务,各个合作学习小组完成自己的任务,交由教师验收,优胜的小组在教学中担当起这一部分任务的老师,向全班同学讲授演示。教师对各组表现予以点评并给予奖励。这样既发挥小组内部的合作力量,又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

二是个人竞争。竞争教学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的动态表现,而不再是教师一味地灌输提问。教师可在课堂上设置个人平时表现加分表,鼓励学生课堂上自己多思考,多提问题,自己寻找途径解决问题;特别是汽修实操课上,激励学生学好技术,将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起来,举行汽修理论知识竞赛和维修技术比赛,来增进学生的求学动力,学好知识技术。

3 合作与竞争教学法在职校汽修专业中的意义

职校汽修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合作与竞争教学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职校里总有一部分学生,因素质和学习水平有限,加上再无中考或高考的压力,易在学习出现倦怠及得过且过的心理。课堂上更是无心听讲,多是睡觉、玩手机或处于“不在线”的状态。因此,如何搞“活”课堂吸引学生是关键,否则再精彩再有用的知识均成“耳边风”。

合作与竞争教学法具有激发学生想追求成功的因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自身对学习的态度外,很大部分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及课堂氛围。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营造的是一种热爱学习、提倡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与更高的学习热情参与课堂教学,而不是教师一人的“传道,授业,解惑”演独角戏,学生也成了主角。在单一的“分数”面前,更加注重学生人格与能力的培养,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团队协作和奋发进取精神。在汽修理论课和实操课上,汽修教师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时,一方面是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相关的小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体会团队合作的力量;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多鼓励合作学习小组自主提出教学问题或研究课题,再自行讨论解决。这种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问题,自我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结合学生强自尊心、表现欲强的心理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平衡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关系,强弱互补。

第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合作与竞争教学法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如何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与同学教师交流;如何做报告做讲演都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学会清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善于与他人沟通合作,都是学生成长成才必不可少的能力。

第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汽车维修专业技能。汽车维修专业更多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维修操作能力,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及教学车间里,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但由于学习小组的采用,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时间及场地,让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中更多地施展手脚,真正动手体验、学习汽车相关的维修技能。例如在汽车发动机的拆装教学活动中,教师讲授相关理论知识、拆装动作要领及应注意事项后,学生按照学习小组分组进行练习。待各个小组基本掌握发动机的拆装要领及技巧方法后,教师可以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活动来更好地加强的学习记忆,对出现的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解答。如此,不但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缩短了拆装完成时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拆装技能,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成果。

合作与竞争教学法在各个学科已有实践,对于职业院校的汽修专业教学来说,同样有其运用的可行性及闪光点。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汽修教师能将思想转变为行动,真正把合作与竞争教学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共同与学生营造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学习氛围,并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培养适应市场发展的汽修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金灵.技校学生特点分析.职业,2010(21).

[2] 王坦.合作学习简论.中国教育学刊,2002(1).

[3] 劉福莲.合作学习在中职技能课中的应用.河南教育,2010(11).

猜你喜欢
汽修专业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究
深入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
关于中职毕业生汽修专业就业安置的若干思考
汽修专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调查与探索
对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策略
中职汽修专业“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汽修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