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诗歌,对中华美学的自觉传承与弘扬

2018-11-14 05:57张德明
山东文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托物言志新诗

张德明

当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从新时期跨入新时代的时候,中国当代文学也自然地由“新时期文学”迈入了“新时代文学”,与此相应,“新时期诗歌”也顺理成章地向着“新时代诗歌”迈进。如果说,新时期诗歌的发生还带有某种自发性的话,那么,迎面而来的新时代诗歌则是在高度文学自觉状态下生成的新的诗美景观,尤其在传统美学的传承上,新时代诗歌将体现出其他文学样式不太具备的文体优势,在继承和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和古典诗歌传统上作出巨大的贡献。

学者刘建军曾就“新时期”与“新时代”的历史差异作过精彩阐释,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新时期诗歌”与“新时代诗歌”的不同之处有着重要启发。他认为,“新时期”的开启带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被迫性,而“新时代”的开启则是我国事业顺利发展的自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始的,这个“新时期”的开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不得已之举,带有一定的冒险性,但又是不得不迈出的一步。而今天“新时代”的开启,则完全是另一幅景象。它是我们在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并在这条道路上乘胜前进的时候,历史为我们打开的大门,这是“新时期”向前发展的结果。可以说,“新时代”是成长和成熟了的“新时期”。依此推类,“新时代诗歌”也正是成长和成熟了的“新时期诗歌”,它既具有新时期诗歌的美学优长,还将在文学表达的深度、广度和宽度上远超越于后者。而且,随着国力的不断强盛和文化自信心的复归,对于古典文学与文化传统的历史认同与有效传承,必将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可以说,让中华美学精神参与新诗的艺术建构,这是新时代诗歌走向丰富和完善的重要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是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着重强调的思想内容,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学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情于理,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我理解到,习近平同志这段讲话中所指出的三个“讲求”,既是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精准概括,也是对当代新诗创作如何有效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所指明的正确方向。

讲求托物言志、寓情于理,这是文艺创作在审美运思上体现出的独特方式。在学者张晶看来,“从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的普遍情况而言,写物、抒情、言志和寓理是一体化的,而非彼此剥离互相分离。”这不仅表现在“中国的美学以比兴方式为代表的审美运思,都是托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而且也体现为“中国美学思想在艺术创作中并不排斥理性的感悟,但反对空言‘性理’。”也就是说,中国文学的审美表达首先是托物言志,其次也追求情与理的合一。其实,托物言志、寓情于理这种古典的审美运思方式,在新诗表达中也较为普遍。诗人艾青在《诗论》中曾指出:“诗人一面形象地理解世界,一面又借助于形象向人解说世界;诗人理解世界的深度,就表现在他所创造的形象的明确度上。”这里所说的“借助形象向人解说世界”,与古典美学中的“托物言志”是较为接近的。艾青还强调,诗人抒情时要懂得使用理性,要“用明确的理性去防止诗陷入纯感情的稚气里。”也就是说,寓情于理才能表达出更为丰富和细腻的情感来。在诗歌创作中,诗人抒情与所托之物多数情况下就是诗歌所选择的意象,诚如郑敏所言:“诗人的创造灵感与对生命的敏感与经验都凝聚于意象之中”,诗歌之意象如同小说和戏剧之情节,“它是诗歌独特的叙述方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穆旦的《春》有“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等佳句,郑敏的《金黄稻束》书曰:“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等等,其诗中的意象都是精彩而生动的,富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托物言志、寓情于理”的传统美学思想。不过,与古典诗歌中的美学意象具有高度的公共化和集体性不同,中国新诗中许多作品的美学意象更体现为个人性和私人化,这一方面折射出诗人个体创作的差异性和开放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读者阅读和接受上的障碍,读者往往抱怨新诗“晦涩”“艰深”“无法卒读”,很大程度上是与新诗意象凸显个人化的特性相关联的。在新时代里,中国新诗在有力继承托物言志、寓情于理的同时,还要既考虑读者的接受,在意象的公共性和私人性之间寻找更恰当的契合点,又要加强诗歌教育与宣传,不断培养和提升读者鉴赏新诗的能力,这样,新诗中的所抒之情、所言之志、所阐之理才能给读者带来影响,被读者理解与接受,读者才能真正从中获得教益与启迪。

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这是文艺创作在审美表现上所具有的独特方式。的确,在古代文论中,有关文学(主要指诗歌)创作必须追求含蓄蕴藉、言简意赅的论述极为繁盛,无论刘勰的“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还是欧阳修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以及严羽的“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无不言明了这一艺术规则。百年新诗史上也不乏含蓄蕴藉、言简意赅之作,如卞之琳《断章》、穆旦《春》、郑敏《金黄的稻束》、余光中《乡愁》、洛夫《边界望乡》、氩弦《红玉米》、舒婷《双桅船》、顾城《一代人》等,都是体现着“含蓄蕴藉”的古典诗学特征的新诗名篇。被誉为“新诗中的绝句”的《断章》,是卞之琳在1930年代写下的传颂久远的新诗佳构,全诗只有四句话:“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诗诞生以来至今,有关它的研究文章不计其数,有人将这首诗的主题阐释为“表现生命无法理解的悲哀”,有的人说它反映了万事万物之间的“相对性”,还有人认为它体现着现实与梦想之间无法逾越的距离,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断章》篇幅虽短,但内在的意蕴是丰厚的,简单的几句话很难说清。不过,相比古典诗歌,新诗在语言的锤炼和词语意义的容量,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常常显得拖沓和琐碎,总是不够含蓄和凝练,这成为了很多新诗作品的通病。上世纪末期,郑敏曾在一篇文章中很不客气地批评道,汉诗的一个较西诗更重视的诗歌艺术特点是简洁凝练,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今天的诗语大量的散文化,远离汉诗诗语的凝练、内聚合表达强度。诗愈写愈长,愈写愈散,愈写愈忘记汉语诗语对诗人的约束要求。”郑敏在这里所指出的新诗语言表达的散文化明显、缺乏凝练与内聚力等毛病,不只是九十年代普遍存在,到了21世纪初,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这一毛病变得愈发严重,以至于口水化写作的诗歌文本遍地都是,从而给新诗的大众形象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果说言简意赅、凝练节制是文学体现出较高艺术水准的美学尺度和创作原则的话,那么,到了更加重视自身发展规律的文学新时代,中国新诗必将在回眸反思百年历史发展的轨迹,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以言简意赅、凝练节制的含蓄美学来约束自我,从而创造出更有思想价值和艺术品位的诗歌作品。

形神兼备、意境深远,这是文学创作达到高妙艺术境界的精准概括。“形神兼备是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对作品的至高期许,也是鉴赏家或读者(观众)衡量作品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的通行标准。这个命题至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具有颇为鲜明的民族色彩。诗歌、小说、散文、绘画、书法等领域,都以是否臻于形神兼备作为精品的标志,文学家艺术家也都以此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而作为重要的诗学范畴,“意境”在古典文学中所占有的独特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美学家叶朗指出,古诗中的“意境”会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由此可见,意境深远是对一部文学作品达到较高艺术境界的最充分肯定,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因此构成了一个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最高美学追求。百年中国新诗尽管取得了不俗的创作成就,但离“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的艺术化境还有很大的距离。新时代诗歌必将会以此为美学目标,为当代中国文学奉献出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精神产品。

事实上,近五年来,中国当代新诗已经在自觉继承古典文学传统、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上作出了较大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也向历史提交了不少不乏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例如被诗坛成为“自然”诗人的李少君,就自觉将古典诗学中的“自然”美学移植到新诗表达中,其诗显出简洁、素雅的自然之美,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主题。如《我是有背景的人》这样写来:“我们是从云雾深处走出来的人/三三两两,影影绰绰/沿着溪水击打卵石一路哗哗奔流的方向/我们走下青山,走入烟火红尘//我们从此成为了云雾派遣的特使/云雾成为了我们的背景/在都市生活也永远处于恍惚和迷茫之中/唯拥有虚幻的想象力和时隐时现的诗意”,正是诗人以山水为背景、观万物以深情而创作出的富有古典韵味的现代田园诗。我们知道,“自然”是古典诗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有一品专言“自然”,其曰:“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萍。薄言情悟,悠悠天钧。”司空图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是自然生成的,所谓“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意思是说:真正美的诗境是任其自然而得,不必着意去搜寻。李少君诗歌讲求景物的自然呈现和心灵世界的自由书写,文学表达自然而然而不矫揉造作,情由境生而不因情造景,主体情绪随物婉转与心徘徊,绝不无病呻吟、隔靴搔痒,不难发现,李少君诗歌的这种美学策略,与古典诗学中的“自然”观是极为切合的。换言之,“自然”其实是李少君秉承的一种艺术理念,虽然诗人并没有专门著文阐述这种理念,但从他一以贯之的诗歌风格中我们是能明确把捉到这一点的。李少君曾说过:“自然,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最高境界。”我认为,在“自然”这一点上,李少君较好地继承了古典诗歌的审美特长,也巧妙接通了古典文学传统。再如诗人胡弦,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对温润柔美的江南文化的现代诗意表述,他的诗歌也透露着精致、优美的江南文化气息。他写江南的“雨”:“雨落下时,想起一个故人,想起/距离当初的告别又已/过去多年。/雨落下来,熟悉又陌生,/晶亮的雨珠,来自一片我从不曾/企及的天空,但它/既不讲述远方,也不解读命运。//雨落着,细雨中的背影/将永远是背影。/每场雨都不会无缘无故落下,隔着/叹息般飘过的/漫漫岁月,再不会有人打着伞/从雨中归来……”婉约悱恻,情绪绵长,使人自然联想到戴望舒的《雨巷》、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等诸多诗章,这些都是在江南文化的滋养之下孕育的经典文本,又是在现代语境下对源远流长的江南文化的重新阐释,体现着对传统文化加以有效继承与弘扬的美学深意。胡弦的另一些诗歌,如《春天,九宫山吊闯王》《观楚舞记》《剧情》《后主》等,以“咏史”为题材来抚今追昔,从人们熟知的江南故事里找到现代情感生发的可能性,又从现代语境出发对传统加以新的烛照和领悟,这也可看作是有意识继承传统的某种诗学策略。还有陈先发、杨键、陈陟云等诗人,也都在承接传统精髓、弘扬中华美学、重铸现代诗魂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上述这些情形表明,以自觉继承古典美学传统为己任的新时代诗歌,其美学迹象已经在最近五年来露出了显而易见的端倪。

总而言之,以三个“讲求”为宗旨,新时代诗歌将会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上作出表率,并在新诗已经迎来的第二个一百年里展现出更为迷人的精神风范,结出更加丰硕的艺术果实。

猜你喜欢
托物言志新诗
遇秋红叶落新诗
张应弛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之 托物言志法
延续风雅
《2021年中国新诗日历》征稿
张进(一首)
石灰吟
“物”绘人生“吟”新篇
竹 石
新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