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中表示程度的模糊词语研究
——以《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中“基本”一词为例

2018-11-14 20:21
长江丛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语料词语语言

肖 燕

公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简明、无歧义,以便于相关政策得到正确贯彻执行。然而,为了使各种文件更具有可操作性,公文写作中离不开模糊词语的使用。模糊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的语言,正因如此,模糊语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弹性。而模糊词语则是指外延界限不明确的词语。在汉语词汇系统当中,模糊词语的数量非常多,比如“多”、“少”、“高”、“矮”、“胖”、“瘦”等等,这些词语的外延界限都不明确:到底多胖才算胖、多瘦才算瘦,不明确,因此都属于模糊词语。公文当中也存在着大量类似的模糊词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力度进一步加大,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文件。《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主要收录了2013年以来出台的相关廉政新规定,共计45项,包括《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等等。这些规定涉及强化干部监管、引导示范带头、提倡厉行节约、规范公务行为、严禁公款送礼等方面,具有极强的指导性、针对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是全面改进工作作风的基础。不仅方便广大领导干部和各级党政机关贯彻执行这些规定,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在这些规定当中,运用了大量的模糊词语,例如表示时间的模糊词语“长期”、“初步”、“始终”,表示性状的模糊词语“主要”、“严重”、“新”,表示范围的模糊词语“一些”、“广大”、“都”,表示程度的模糊词语“基本”、“根本”、“明显”等。本文主要以“基本”一词为例对公文中表示程度的模糊词语作系统研究。

一、概说

无须或不能量化、无法准确度量程度的事物,用具有层级性或比较性词语表述。例如:良好、优秀、优异;显著、卓越;十分、非常、特别等等,表示程度等级或档次。这些模糊词语在一般的书面语中常常出现。公文中表示程度的模糊词语数量也比较多,主要有“进一步”、“基本”、“重要”、“特别”、“高度”等,其中,“基本”一词出现频率较高。

二、模糊词语“基本”

(一)分布情况

在《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中,“基本”一词在正文中一共出现了47次。从公文类别来看,表示程度的模糊词语“基本”在“强化干部监管”中出现频率最高,一共出现了25次;在“规范公务行为”中出现了10次。从公文文种来看,“基本”在“意见”这个公文文种中出现频率最高,一共出现了18次;在“条例”这个公文文种中出现了17次。

(二)关于“基本”一词的相关解释

关于“基本”的相关解释比较少,《新华词典》第四版(商务印书馆,2013)中这样解释:①根本的;主要的。②大体上。义项①用“基本”一词的近义词根本、主要来进行解释。义项②则用了“基本”一词的另外一个近义词“大体”来解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华词典》在对“基本”一词进行释义时,两个义项都是在用模糊词语来进行释义,可见,对模糊词语的界定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同样,我们再来看看“基本”一词的其它相关解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三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①根本。②起基础作用的。③主要依靠的。④大体上。《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①根本。②根本的。③主要的。④大体上。《辞海》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①根本。亦指根本的;主要的。②大体上。可见,在对模糊词语释义时,许多词典只能抓住其核心部分来进行解释说明,而事实上,人们也只需了解其核心部分的意思即可,对于其边界部分,人们往往不加以深究。

(三)“基本”一词在公文中的模糊性研究

1、相关语料

“基本”一词在“意见”这一公文文种中出现频率高达18次,占其出现总频率的38.30%,在《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中的相关语料如下:

①认真落实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指导意见》。

②坚持博士后制度培养青年人才的基本方向,博士后申请者一般应为新近毕业的博士毕业生,年龄应在35周岁以下。——《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

③加强基本殡葬服务供给,完善惠民殡葬政策措施,规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

④加快修订《殡葬管理条例》,健全基本殡葬服务保障、殡葬服务市场监管、丧事活动管理执法等方面制度。——《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

⑤加大投入,重点完善殡仪馆、骨灰堂、公益性公墓等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

⑥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基本国情,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

⑦力争在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⑧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⑨要把有利于服务人民、有利于群众办事作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基本出发点,抓好清权、减权、制权、晒权等主要环节。——《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

⑩省级政府2015年年底前、市县两级政府2016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政府工作部门、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权力清单的公布工作。——《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

2、模糊性分析

由前面关于“基本”一词的有关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一词主要是一个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形容词性模糊词语,其所指比较抽象,如语料①②③④⑤⑥⑨。我们不能用确切的数字表示到底多少才算“基本”,也就是说“基本”一词无法量化,其外延界限不明,是一个典型的表示程度的模糊词语。

①既是模糊词又是模糊限制词

模糊词语是指内涵明确但是外延不确定的词语。模糊限制词是指表示不同程度“模糊意义”,或使得原本意义精确的词语模糊化的词语。1972年,美国自动控制专家、工程科学院院士扎德在A Fuzzy-Set-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Linguistic Hedges《对模糊限制成分的模糊集论解释》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模糊限制成分这一概念,扎德认为模糊限制成分的作用是限制模糊词语的模糊程度。扎德将模糊限制成分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修饰模糊词语的,例如非常、十分、很、极。这类词语不能修饰非模糊词语。另一类模糊限制成分的作用是说明它们是从哪个方面作用于模糊词语的,这类模糊词语主要有:事实上、严格地说、本质上、彻底的等等。显然,“基本”一词主要属于第一种情况,可以直接修饰模糊词语。

所举的十个语料中,除⑦⑧⑩外,“基本”的用法一样,均为形容词,修饰后面的名词。如语料①中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语料②中的“基本方向”,语料③中的“基本殡葬服务供给”,语料④中的“基本殡葬服务保障”,语料⑤中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语料⑥中的“基本国情”,语料⑨中的“基本出发点”。在语料⑦⑧⑩中,“基本”一词则作为副词出现,修饰后面的动词,如语料⑦中的“基本完成”,语料⑧中的“基本完成”,语料⑩中的“基本完成”。

1)作为模糊词语,“基本”一词的词义隶属度受制于后面与之共现的词。也就是说,因受其后所搭配的名词的限制,“基本”一词的词义隶属度有所不同。如语料①中的“基本保险”、语料②中的“基本方向”、语料⑤中的“基本设施”,很明显,三个“基本”的上下限是不同的。如果将“基本方向”中的“基本”一词隶属度定为0.9的话,在“基本保险”中,“基本”一词的隶属度可能就只有0.7或者是0.6;同样,在“基本设施”中,“基本”一词的隶属度可能也只有0.7甚至是更低。也就是说,若“基本”一词后面的名词所指范围越大,“基本”的隶属度越高;反之,若后面名词所指范围越小,前面的“基本”一词隶属度越低。

2)作为模糊词语,“基本”一词可以受它前面的模糊词语的修饰。例如“最基本”。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一词的隶属度又发生了改变。于是,按照隶属度递减的顺序有了以下这样一个排列:最最基本>最基本>基本。

②本身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模糊词语

关于是否存在客体模糊,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存在客观的模糊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客体不存在模糊。前者以伍铁平教授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客观世界里的事物或者是事物的种类,有很多本身就是模糊的,其边界不确定,所以反映在词义中,就形成了词义的模糊。后者以石安石教授为代表,石安石认为,模糊语义的产生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一个是语言符号的有限性、离散性与诸多事物连续性的矛盾;另一个则取决于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需要。这种观点认为,以客体的边界不明来说明语义的模糊是在语义模糊已成为事实之后,而以客体模糊为语义模糊产生的根源则是以模糊语义产生之前先有客体模糊为前提。虽然上述两种观点对于是否存在客体模糊看法不一致,但都承认主体认识上的模糊。例如,石安石认为,只有当人类认识客体,对客体加以概括而用词语标志一类一类的客体的时候,例如标志恒星、行星、人、城市、桌子、电灯、颜色等等的时候,这一类和那一类之间才有模糊可言。

③“基本”一词是一个带有主观判断性的词语

1)由于人们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以及所处时代等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基本”这一概念在不同人的眼中也就有所区别。如语料⑦⑧⑩中均提到“基本完成”,不同的人对此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假设一个要求严格的人认为完成98%及以上算是基本完成,那么,对于一个要求稍微宽松一些的人可能会认为完成95%及以上就算基本完成。但不管怎么样,不会有人认为完成60%就算是基本完成。

2)遵循“语言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准则。对于人类来说,在不影响思维的前提下,一个概念所能覆盖和储存的信息越多越好,所需要的概念越少越好,这就符合认知经济原则。像“基本”一类的模糊词语正是这样,它所提供的信息量很多,我们能够知道它的许多意思,但如果要深究其确切意思就会有一定难度。

3、语用研究

在本文所研究的语料范围中,“基本”一词在“意见”类公文中出现频率最高。这样一个模糊词语在公文中的大量使用有着重要意义。

(1)使公文语言更具有概括性,更加简明。例如语料⑦中,没有必要说明完成百分之多少才算差不多完成,用基本一词恰到好处,意思清楚明白。若换做是用精确的百分比来表示,反而显得不够准确。

(2)“基本”一词作为定性语言,在表述上是肯定的,因此能够较好地起到定性作用。如语料①中“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语料③中“基本殡葬服务供给”、语料④中“基本殡葬服务保障”,这些用定量语言很难表达清楚,“基本”一词的使用刚好能够堵塞定量语言的漏洞。

(3)利于突出重点,避轻就重。在公文中,一些没有必要详细阐明的内容,可以通过模糊语言一笔带过,将笔墨集中在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上。这样可以做到避轻就重,突出重点,让读者更好地领会文件的实质和核心。如语料③中,基本殡葬服务供给有许多,但在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这一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集中精力抓主要的。同理,在语料④中,基本殡葬服务保障也有很多,但在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这一过程中,应重点抓基本的保障。

三、其他一些表示程度的模糊词语

“特别”、“高度”、“明显”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出现频率仅次于“基本”,分别为23次、18次和15次。从公文类别来看,表示程度的模糊词语“特别”、“高度”、“明显”分别在“严禁公款送礼”、“提倡厉行节约”和“强化干部监督”中出现频率最高。从公文文种来看,“特别”、“高度”、“明显”分别在“通知”、“通知”和“条例”中出现频率最高。

在表达程度时,往往无法使用精确词语,因此,模糊词语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五条。

在《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中,诸如“基本”、“特别”、“高度”、“明显”这类表示程度的模糊词语比较多。尽管它们的隶属度、上下限都有所不同,但是,在对语言的精练性和准确表达这一点上都起着相同的作用。不仅有利于阅读者正确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文件的贯彻执行。

由此可见,公文中涉及到表示程度时,往往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十分精确,因此需要借助于某些模糊词语的使用。“基本”、“特别”、“高度”、“明显”等模糊词语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注释

①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0~43,153.

②石安石.语义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94.

③龙厚雄.公文中模糊语言问题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4):170.

④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0~82.

[1]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4]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张乔.模糊语言学论集[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语料词语语言
容易混淆的词语
海量标注语料库智能构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找词语
语言是刀
浅谈视频语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一枚词语一门静
英语教学中真实语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