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植物词语的翻译探究英汉思维差异

2018-11-14 20:21马菲菲
长江丛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英汉汉语差异

马菲菲 张 春

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历史中,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除了植物的实用价值,其独特的形态和习性也唤起了人们无限的美感,使人们产生种种联想,并借植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寄托感情,抒发理想。这样,植物就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不少文人歌咏植物,以物抒情;而英语国家由于受西方古典神话的影响,花木情结强烈。同一植物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而联想意义的差异恰恰体现了不同民族在思维上的差异。

一、英汉植物词语联想意义不同

由于思维差异,英汉民族对同一植物联想到的特性和引发的情感也不同,某种植物在一种文化中有丰富美好的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是糟糕丑陋的意义,甚至无联想意义。

(一)同一植物英汉不同的联想意义

在汉语的古诗词中,“垂柳”表示恋恋不舍,英语用“willow”象征勇敢,“weeping willow”则表示哀怨;汉语中用“雨后春笋”来形容新兴事物的快速发展,英语“sth is mushrooming”;汉语中常用“红豆”表示恋人之间的相思,英语“sell one’s birth right for red bean stew”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出卖原则,因此在汉译英中红豆译为“love bean”才不会出现歧义。Daffold是黄水仙,汉语里仅是一种花的名字,而在英语里则是春天、欢乐的象征,一些文学家常用daffold来描写春天以及春天带来的欢愉心情。梅花是我国的传统花卉,由于盛开在寒冬,顶风冒雪,在中国花卉中有很高的地位。毛泽东曾用“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来表达中国人民像梅花一样,不惧严寒与风雪作斗争的气概,王安石《咏梅》表达了梅花坚贞不屈、坚毅的品格;英语用plum来表达梅树或李树。基督教文化中用梅树表示忠诚,英美的俚语中,plum表示奖品、奖励,His job is a plum.(他的工作是一份美差)

(二)某些植物,英语有联想意义,汉语没有

苹果是人们十分喜爱的水果,英语常用an apple爱称自己的孩子,意为掌上明珠。栎树(oak)比喻勇敢顽强的人“a heart of oak”;用橄榄olive象征和平,求和;tomato象征美人,garlic比喻不受欢迎的人;’Cabbage(卷心菜)比喻钞票或少女,也比喻胸无大志的人;cherry(樱桃)指处女、童男,也可指新兵;onion(洋葱)比喻讨厌的家伙或棒球;to have a watermelon on the vine(藤上长了一个西瓜)实指怀孕,幽默无比。You are apeach.(你是个令人钦佩的人);He likes to play apple (他喜欢打棒球);A sucked orang(血汗被榨干的人,被充分利用而如今不再需要的人);a luscious tomato(一个甜美而迷人的女子);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多如牛毛)不能译为汉语的“多如黑莓”,但与汉语的“多如牛毛”的意义相等,apple -polisher(拍马屁的人)。

(三)某些植物,汉语有联想意义,英语没有

古文诗词中,常用杏眼,柳叶眉,樱桃小口来描写美丽的女子,英语则无此表达。杏,喻指医家,“杏林世家”;莲喻指廉洁正直,清新脱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粟比喻渺小的事物,“沧海一粟”;竹喻指高风亮节,谦虚坚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菊喻指淡泊明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英汉思维差异的根源

英汉两种语言对植物有不同的联想意义,以此为契机,从这一点进一步探究英汉两民族的思维差异。语言是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人类不仅在相互交际时需要语言,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也离不开语言。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离开语言,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也就不复存在;作为思维工具,没有思维更谈不上语言。因此,语言的结构特点与思维方式是一致的。

奈达指出,语言的组成不仅是符号和符号组成的意义,它基本是一种运作代码,为了发挥特别目的而发挥功能的代码。他认为语言要经过分析、重新编码、重组的过程。在英汉植物词语互译的实践当中,如果译者拘泥于词语的字面意思,那么译文必然偏离原文本,晦涩难懂,读者不知所云。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译者是某个具体生活环境当中培养的,打有该社会的烙印,母语语言规则的干扰使他只看到文本的表层结构,没有把握文本的深层含义,没有找到更为贴切、精到的词语。这大多是由英汉两民族不同的思维差异、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的。译者只有摆脱了原语的束缚,才能更忠实地传达译文的思想。因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具备各自的特征,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互译的实践中也产生了制约与影响。

(一)汉语重人称,重主动,英语重物称,重被动

汉语强调人要参与到活动中去,强调主客观的统一,以人为出发点;英语强调物,强调客观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汉语主动句多,多以人为主语,英语被动句多,以物为主语,在科技英语中尤其常见;(2)汉语中动词多,英语名词多,即使有动词大多都采用动词名词化的方法。

例1:红楼梦中林黛玉出场时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汉语以人为出发点,兼以主动句,用娇花、弱柳来比拟林黛玉,读者看到此句的描写,情不自禁地就会想到林黛玉的娇弱,惹人怜惜。

例2:It’s supposed to give kids a better start in life,and no body can object to that.

人们认为应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开端,谁都不会有异议。

例3:Science only leart why in the 1940s with the discovery of rejection.

直到20世纪40年代发现了排异反应后,科学家才明白了导致器官移植失败的原因。

例2体现出英语常以物为主语,it作为形式主语引导整个句子,翻译成汉语时,则按照汉语的思维习惯,以人为主语。

例3动词reject名词化变为rejection,with+名词短语结构。翻译成汉语,采用了动词“移植”体现出汉语多用动词,英语常用名词的特点。

(二)汉语重形象,英语重抽象

英语重视抽象思维,汉语重视形象思维,这两种不同的思维习惯深深扎根于两个民族的文化土壤。英语重视形合,有复杂的句态结构,用各种有形的结构来连接句子,实现句子的完整。逻辑清晰,组织严明。汉语则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词笼统,覆盖面广,常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达。

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稍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柳叶吊稍眉、粉面含春,用柳叶形容王熙凤的眉、粉面形容她脸庞白里透红十分美丽。

例4:The absence of intelligence is an idication of satisfactory development.

Absence、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都是笼统的抽象名词,而在翻译成汉语时,则用具体的名词表达这一抽象概念,absence译成“没有”;intelligence 译成消息;development意义并没有改变,但此句的翻译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对于习惯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来说,必须把抽象名词所表达的概念形象化,才能更好地理解目的语要表达的内容。

(三)英语思维重个体,汉语思维重整体

中国以它独有的辩证主义唯物观来看待整个世界,研究并解决问题,从整体出发;英文化强调以个人为中心,重视人的发展。英民族看问题是个体的,独特的,汉民族看问题则是整体的概括的。英语喜欢用具体细腻的词,注重词的形式灵活多变,汉语则采用模糊的词,无词形变化,组词造句依靠语义逻辑。汉语注重内在意念,不受形式的约束,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意合法,轻形式结构而重意义组合;英语则采用形合法,重形式结构协调句子常以主谓宾或主谓顺序排列,结构严谨、完整,各部分很少省略。

例5:would it not be possible for us to measure the right amount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in thr water to satisfy fish by creating man-made sea water?

对我们来说,通过测量海水中不同物质的精确含量,进而人工制造海水来满足鱼的生存需要是不可能的吗?

It是形式主语,第一个不定式短语for us to measure……才是真正的主语,句子部分完整。

例6:When the egine is completed,the assembly line on which it has been put together jpins the main one,where the classis and the body have been fitted together.

各分句间通过关系词或连接词进行连接,并体现出分句间的逻辑关系,而汉语译文则不用或少用关系词或连接词。

(四)英语重逆向,汉语重顺向

汉民族习惯顺向思维,描述事件先因后果,按照时间顺序,英民族擅长逆向思维,常采用否定、倒装结构突出强调部分,翻译时就要进行语序的调整,已符合汉语的思维方式。

例7:Among the objects brought to the surface were 7000 earthern vessels.

在带回海平面的物件中,有7000件陶土制的容器。

例8:Not so appeared is the fact that the power distribution in the sidebands is dirctly related to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in the modulating wave.

边带的功率分布与调制波的功率分布有直接关系,这一点并不明显。

三、结语

思维与语言关系紧密,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会表现在不同的语言结构表层。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译者在翻译植物词汇的联想意义时,提供了依据。翻译活动中,译者要留意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差异,把翻译看做跨文化的交际,在把握原文的基础上,按照目的语的思维方式,运用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译文符合源语的表达习惯,为读者所接受。

[1]陈宏微,李亚丹.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陈晦.英汉植物词汇对比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3]黄忠廉.翻译思维研究进展与前瞻[J].外语学刊,2012(6).

[4]熊蕾.英汉植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海外英语,2013(11).

[5]王燕茹.英汉植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原因[J].科技资讯,2008(28).

[6]张思洁,张伯然.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维反思[J].中国翻译,2001(4).

[7]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8]张玉琴.汉英植物联想意义的浅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7).

猜你喜欢
英汉汉语差异
学汉语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