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18-11-14 20:21
长江丛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华评估政治

钟 玲 王 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资源。因此,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为总体目标,以探索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为近期目标。

一、健全教学评估机制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便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理论。[1]长效机制,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是在某一独立领域协调各方面职能良性运行的中枢系统。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充分落实既定方针,达到预期效果,不妨借鉴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建立规范化的教学评估机制。当代高校多将公共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安排在本科课程相对较多的前两年,加之节假日调休及学生报考社会考试时间冲突等情况。课堂往往显得“头重脚轻”,即任课教师客观上在没能按照预设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时,选择加速讲授剩余课程。或“头轻脚重”,任课教师主观上更改教学计划,即兴施教,最终以“划重点”的方式覆盖原有教学计划。教学评估机制即要起到应有的“决算”作用,对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与各阶段期末教学完成情况进行动态体现与静态体现相结合的分析,以此促进未来期间教学计划的合理编制,发挥制度成果的导向性功能。在实际评估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的评估理念。转变原有“及格万岁,高分浪费”的分数量化考核方法,以是否切实做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是否全面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等,“是与否”的本质差别评估教学成果。作为教师级别评定依据并配合相应奖惩措施,使教育工作者积极接受评估机制,达到机制规划实务,实务检验机制的目的;也要保证评估资料来源的多维度,体制内纵向直接接受本级教学领导自上而下的评估。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接受任教课程学生匿名自下而上的评估。以及教学交流过程中,无利害关系条件下,同学科任课教师的横向评估。相比之下,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独立第三方的评估团队,以出具不同程度评估报告的方式进行体制外评估。在综合评估基础上,将评估机制对教师失职事件的查处、授课效果缺陷的揭示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与风险进行趋势性的预测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免疫系统”,进一步发挥长效机制对整合教学资源、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设性作用。

二、完善教学资源体系

文化发展要屈从于生产力的转变,当代中国仍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渡期,既不可用古人的价值取向来限定传统文化,亦不能用今人的思维方式来取舍传统文化。[2]中华传统文化融于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进一步完善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保护,促进二者融合要建立在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理会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关系,理清传统文化上升到教育层面应处于何种张力的基础之上。对物质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应推进保护传统文化法制化建设进程,不断完善其中细则,在法律的“保护伞”下,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与当代新兴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多领域、多方位、多渠道的合作研究,探索未知领域,革新故有认知。对非物质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应着力于对传统文化的实质性的核心内涵、相互间的勾稽关系、多样化的传承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而非外在表现形式。譬如应该对孝文化中“敬亲养亲、承志立身、移孝为忠”深入钻研,探究其发展至今的传承路径及其精神成果作用于当代生活的现实意义,至于孝敬父母要不要磕头等表层的输出形式都是随着社会发展及现实需要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作为制度马车的缰绳,长效机制不是暂劳久逸、持久不变的,其必须随着教育体系的完善、教学目标的提升不断发现并填补自身的漏洞,涤故更新,自我完善。通过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执行体制性规划,为实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三、结合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出:“实践决定理论,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理论产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真理和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使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是整个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社会实践部分,首先要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应发挥引导作用,家庭、社会机构、文化职能部门都以相应的方式构建文化实践平台,对大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中华传统文化发挥各自特有的建设性作用。其次,实践课程的形式要做到“百花齐放”,应当采取职能参与型、实地讲授型、文艺观赏型等多种形式。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例如参与协助公共场所秩序管理、定期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为体育赛事提供后勤服务等[3]。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中“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化育、繁荣万物的无私精神并没有随着时代更迭,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是以雷锋精神、白求恩精神等当代形式延续开来。让高校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无私奉献是值得树立为自身价值观念的美好品质,进而

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成果源远流长,其中蕴藏无价之宝;高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档案馆、事件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场所。例如引领学生参观九一八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了解悲怆的历史,追忆烽火年代爱国将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情怀。通过实物展现的冲击效果,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明辨是非,居安思危,埋下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参与传统工艺制品制作,观赏中华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或参与其他民族传统节日庆典,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设身处地地了解各民族的民风民俗,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在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增强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炎黄子孙五千年的文明成果,包罗万象。只有科学地健全教学机制,不断地完善教学资源体系,合理地结合课堂理论与社会生活实践,处理好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下寻找“路径自信”,才能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最终达到1+1>2的效果。

[1]于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2]郝书翠.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软实力优势的发挥[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3]张国选.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中华评估政治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